南安水头石材产业园(看福建南安市水头镇怎样发展石材业)(1)

“买石头,到水头”,已不只是一句广告词,而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需要石材  怪了———福建省南安市水头镇不产石头,却把闽南建材第一市场办得红红火火,不管是产量、质量、品种、销售总量在同行业中排行老大。去年,国家有关部门命名水头为中国惟一的“中国石材城”;不怪———“水头人”总比别人看得准、看得远、看得深。从运作“闽南建材第一市场”开始,南安市委书记陈庆宗就与水头镇党委领导谋划,把市场发展定位在高层次、专业化、国际化上。   启动市场 政府该“大为特为”   中国石材城坐落的水头镇,是全国小城镇示范镇,地处闽南金三角腹部,海、陆、空交通条件特别便捷。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十几年前就有零零散散的石材交易。但是,由于市场显得散、乱、杂,经营效益不佳,还污染了环境。此时,政府没有一味强调“堵”,而是拿出800亩土地,高标准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标准建设、高起点运作,为了作出示范还先期建设了100亩。启动市场之初,水头镇政府占40%股份,派出精兵强将推动市场的发育、形成、发展。首届南安(全国)建材经贸洽谈会举办,政府出面力邀各界要人和世界有影响的巨商与会,并发表演讲,对市场怎样形成、市场走势如何、国际石材需求等,进行全方位展望。此时,市场控股的镇政府,不以本地人为亲、外地人为疏,而是以实力为衡量杠杆、以发展前景为标准来提供商铺。这样,70%的好店面被海内外经营石材的名家所购所租用。   市场形成 政府“大为”变“小为”   4年的努力,水头的闽南建材第一市场成为中国惟一的“石材城”。现在,市场占地800亩,有10万平方米建筑,由“中国石材城”、“闽南石材荒料市场”、“闽南陶瓷水暖装饰城”组成。其中“中国石材城”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各种规格店铺1000间,出租率达100%,呈供不应求状态,共吸纳了来自新疆、内蒙古、四川、河北、河南、山东、江西、广东、浙江、东北三省和香港、澳门以及海外的矿山公司、生产企业、贸易公司和经销商500余家。其中,国内石材品种600余种,进口石材品种100余种,花岗岩、大理石、大规格板、条形板、异形板、薄型材、超薄型复合板、石雕、各式工艺品及机械设备、刀具磨料等一应俱全,日均直接交易额350万元以上,间接交易额500万元以上。  闽南荒料市场”占地20万平方米,配置30吨大型行吊20部,日设计吞吐量达千吨以上,年交易额达到50亿元以上,成为全国经营规模最大、花色品种最齐全的石材荒料市场。“闽南陶瓷水暖装饰城”是兴建并投入运营的大型配套项目,营业面积达2万平方米,仓储容量达3万平方米,汇集了美国的“科勒”、“摩恩”、日本的“东陶”、台湾地区的“三荣”、“亚细亚”、“乔登”、泰国的“高陶”及国内的“鹰牌”、“华鹏”、“新中源”等国内外知名建筑陶瓷、水暖洁具及巴西、印尼的原木地板等名优品牌,市场辐射面覆盖福建及东南沿海相邻省份。   水头区域石材产业的迅速崛起和集散功能的高速扩张,除了占有全国石材市场的最大份额外,正日益受到境外和国际上建材业界的关注。作为闽南乃至全国石材行业最大的窗口,该市场独享的区位优势和社会环境,正促使市场向国际性、外贸型转轨。自下半年以来,仅闽南建材第一市场就接待了来自美国、意大利、南非、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及台湾、香港、澳门等地的同业参访团体60余个,进行了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中国石材城更成为两岸石业合作发展,共铸大业的桥头堡。   政府推动市场形成后,其作用由当初启动市场时的“大为”开始变成“小为”或“不为”,让市场按照市场规律进行操作。政府原有的40%股份渐渐退到20%。明天就要举办的“第四届南安(全国)建材经贸洽谈会暨中国水头国际石材博览会”较前几届至少发生了这样一些变化:其一,活动的专业化程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强化突出了石材这一主题;其二,整个贸洽会运作的市场化程度提高,招展、宣传、筹备等工作由过去的行政行为转变为市场行为;其三,整个贸洽会的国际化程度提高,此次贸洽会来自国外的参展摊位占总摊位的15%,省外的占50%以上;其四,邀请的客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起步之初邀请的客人以政要为主,如今转为以石材巨人、行业公会为主,政要为辅。此次贸洽会,台湾石材同业公会、香港云石商会、意大利两大石材机械生产企业、挪威、巴西、印度的客商、康利石业、环球石业、高时石业等重点石材企业都将到会。不仅如此,海内外石材界人士还将利用贸洽会,举办“国际石材发展论坛”、“全国绿色与环境保护研讨暨产品推广洽谈会”、“福建省石材行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等,共商国际石材、绿色石材发展大计。   根在水头 道路越走越宽广   水头的石材业,促进了水头经济的大发展。水头的工商税收6500万元,此后每年均以千万元增长,水头的工商税收超过1亿元。其中,石材业占全镇的经济总量超过40%。怎样进一步发展石材业,镇党委书记苏煌辉有一番见解,他说,造就世界建材“航母”是中国石材城的奋斗方向。以前的销售方式是,发现哪里有项目,哪里有工程,哪里建了一幢楼,我们的推销队伍就赶到哪里。这样的做法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确实是小打小闹。现在的水头,已让全国乃至全世界需要石材的商人知道:要石头,到水头。   有人说,水头的石材“两头在外”。这一点确实不错。有人担心,为了降低成本,有些企业对外扩张,甚至有些厂已办到全国各地,有的企业甚至谋划到海外办厂。如果这样发展,水头的“中国石材城”的优势是否会弱化?苏煌辉认为,企业对外扩张,表面看水头受影响了,其实不然,他们的根在水头,大本营在水头。他们把中国、乃至世界的信息源源不断送回水头,不断促进水头的石材的产业升级和扩大生产、销售规模。   加入WTO了,不能再用狭隘的观念看发展,要立足全国、立足世界促发展。因此,第四届贸洽会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缔结全国骨干建材市场友好联盟,介绍友好联盟发起单位及联盟章程,通过并签署“水头联合宣言”。目的是造就中国乃至世界石材“航空母舰”,使水头“中国石材城”尽快成为世界石材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