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文化寻宝#

记得儿子一岁多的时候,经常发烧感冒,每次都是打针输液才好。而且每次生完病,体质都不好,让我也不能安心工作。

记得他一岁半的时候,正好是夏天,因为我在公司上班,都是空调的环境,回到家就感到热,就爱打开空调。

晚上睡觉前给他洗了澡,就把他放在空调屋里了,我老公说,屋里有点凉,过了一会儿我就把空调关了。

到了早晨,老公摸着孩子有点热,一测体温37°,觉得烧得不高,我们都上班去了,把孩子留给了保姆。中间打电话给阿姨,阿姨说没烧起来,我们就都放心了。谁知晚上下班回到家,孩子就烧起来了,38.5°,而且状态也不好,到我怀里就睡着了。

我和老公赶紧抱着孩子开车去医院了,医生说嗓子肿了,有白泡,就让住院,又输液又抽血,住了一星期院终于烧退了。

这次烧退了,孩子咳嗽了一个多月都没好。吃饭也不行,爱吃不吃的,一吹风就流鼻涕,变得很瘦。

看着孩子这么受罪,我也辞职了,自己在家带孩子。在我的精心照料下,体质终于慢慢好些了。

事后,我一直觉得孩子这次生病治疗错了。虽然烧退了,但是体质弱了,肯定是医生治错了。

因为儿子明显是着凉后引起的发烧,医生却用的药都是消炎药,大家都知道,消炎药都是寒性的,感觉明显的不对路。

所以,有些妈妈一看孩子生病就手忙脚乱,着急找医生,看来有时候医生也不靠谱。

辞职后,我就买了一些中医育儿的书自学,什么罗大伦的书,小儿推拿的书都买了不少,后来附近有了一家小儿推拿馆,技术不错。孩子发烧了,给个退烧贴,推拿几天就好了。这段时间很少给孩子用消炎药了。

孩子上幼儿园后,特别容易得病,一个孩子生病,全班大部分孩子都跟着生病。有年冬天,流感病毒特别厉害,孩子高烧不退,咳嗽,流黄鼻涕。推拿3天后,高烧变低烧了,但一直不退,吃消炎药也不管事,后来两耳朵流黄水,还咳嗽。

就这样,我也没让孩子去医院输液,我是怕了那些西医了。

最后,我觉得应该去找中医大夫试试。最后,我和老公带着儿子来到了北京中医院,挂到一个儿科主任医师的号,叫彭云的。也不知道医术怎么样,孩子病得这么厉害,我也没抱太大希望能一下子看好,有好转就行。

彭大夫看完后,开了中药,说,拿3付药就能好。我说,拿5付吧,来一趟不容易,其实当时我想,都发烧半个月了,能5付药也不错了。

回家傍晚了,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给孩子熬药了,一副药喝两次,早晚各一次。熬好给孩子喝了一勺,我问儿子,药苦吗?

儿子说:“不苦,有点像可乐的味道,我还要喝。”

我一听,对路啊!接着喝!

儿子一口气喝了5、6勺,不喝了。过了一会儿,儿子的两个耳朵就不流黄水了。

晚上孩子睡了,我摸着额头也不烧了。我实在太高兴了,从来吃药就没好这么快过!

第二天早上,又吃了一次药,鼻子也通气了,不流黄鼻涕了,咳嗽也明显见好。到第三天喝完药,儿子的病都好了,而且吃饭也特别香,不再挑挑捡捡的了。

果然,像大夫说的,3天就好了!

第四天,还剩早上一次药,我再给儿子喝,儿子说,好苦!不喝了。

我说:“你不是说好喝吗?怎么又苦了?”

儿子说:“我都好了,不用喝了。”

我说,:“行,好了咱就不喝了。”

我心想,这么小的孩子就能吃出对症的药是味道好的,还能知道病好了就不吃了,真的是人的天性不分大小啊!

孩子这次病好了,胃口也好了,慢慢孩子还胖了,体质也好了,有大半年没再生病。

我打心里佩服彭云彭大夫的医术,也感到中医的神奇,如果儿子从小就找中医大夫看病,少走多少弯路,少受多少罪啊!我这个妈妈一开始当的真是不称职啊!

过了一年多,孩子咳嗽厉害,又去找彭云大夫,正赶上彭大夫请假,就让一个著名的老中医王应霖给看的,虽然吃一付药就好了,但是这次脾胃没调,整体效果没有彭大夫看的好。

后来,彭云大夫好像不在北京中医院坐诊了,真是可惜!

最近几年,我迷上了中医,自学。我买了许多中医书籍,最根本的就是《伤寒论》,也看过郝万山的讲课视频。

还买过一本万寿永著的《中医脉诊》,脉象讲得不错,也学会了点,浮沉迟数滑弦,基本能摸出来了。

还有《医宗金鉴》一套,也不错。但是就是感觉离自己会开药方还差得很远。

前些日子,在头条上看评论,有人说倪海厦老师讲的《伤寒论》不错。我找出视频一看,果然不错,浅显易懂,有一种看了不舍得再看的感觉

其中,有提到小朋友受寒发烧咳嗽,倪老师说,他经常用葛根汤,效果不错。

建议家长们有兴趣,看一下倪海厦老师讲太阳病篇的葛根汤的视频,夏天小孩子吹空调很容易发烧咳嗽,如果能用经方治好的话,也不枉费老祖仲景和倪师的苦心。

男童冬季风热咳嗽艾灸(夏季小朋友吹空调发烧咳嗽)(1)

视频

男童冬季风热咳嗽艾灸(夏季小朋友吹空调发烧咳嗽)(2)

倪海厦老师讲葛根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