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腾和马丽的“春晚作品坑”,触动了谁的心弦?

作者:九谷观世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沈腾和马丽什么时候上春晚的(沈腾和马丽的春晚作品坑)(1)

好的“小品”内容展现出来的含义,是能让社会引发思考,是能让某一群体清醒的。

一年一度的春晚,大家期待的节目便是小品,因为小品总是能够给观众带来快乐,以前我们期待的是赵本山老师的作品,因为只要他出场,指定能让你捧腹大笑,笑梗不断地艺术形式,也让小品的魅力在几十年间从未减少热度。

江山代有人才出,随着赵本山淡出春晚,沈腾的出现,让大家看到了小品的延续,沈腾的出演的小品,几乎不会让人失望。

从《今天的幸福》到如今的《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沈腾和马丽什么时候上春晚的(沈腾和马丽的春晚作品坑)(2)

今年的《坑》这部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展现出的正能量,更是带着讽刺韵味,当然,在这个节目播出之后,也引来了争议,部分人说这部作品不应该出现在春晚的节目,新年本身是开心的,快乐的,而《坑》展现出来的寓意,有些不合时宜,甚至是在指名道姓的说出了一些基层干部平时工作的细节。

在我看来,沈腾的这部作品,不仅详细的说出了一些基层干部的常态,也让很多人知道,这种作品,是值得观看的,因为大家喜欢这种形式的小品作品。

沈腾和马丽什么时候上春晚的(沈腾和马丽的春晚作品坑)(3)

沈腾的作品很有特色,除了“油嘴滑舌”,也不是那种让你看了很本分的人,沈腾并不适合演一些严肃的角色,而《坑》中的小领导角色,似乎像是量身打造的,当然,让他演一个称职的领导,未必能做到完美。

其实不难看得出,沈腾近些年来的表演形式,慢慢地向另外一个方向转变——反派!

在我们的印象中,沈腾是演喜剧的,而喜剧的形式是带给大家快乐的,是有笑点的,这几年沈腾的作品越来越不尽人意,尤其是在电影这方面,越来越出格,作品少了,质量下降了,当然人气还在的沈腾,票房依旧是有保证的。

沈腾和马丽什么时候上春晚的(沈腾和马丽的春晚作品坑)(4)

但在小品艺术中,沈腾拿捏的很到位,你想让沈腾一直以喜剧的形式去表演,未必能让观众满意,毕竟人是有审美疲劳的,沈腾的外在形象,注定不会一直演一个安分守己的老实人,能够慢慢地转变表演形式,也是对艺术的理解和个人表演的进步,当然,沈腾的每个角色,几乎都透露着不正经、油嘴滑舌,但这就是沈腾的表演特点。

当一个演员,把剧中的角色刻画的入木三分,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说明他的表演是成功的。

沈腾和马丽什么时候上春晚的(沈腾和马丽的春晚作品坑)(5)

而沈腾的外在形象,对“沈主任”这个角色的刻画,更像是本色出演,比如沈主任一周来什么事情都没做,所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撂下不管,甚至还觉得自己的这种常态,是正常的,毕竟是老职员,所谓的对手底下的人培养,无非就是偷懒,而自己的成就,则是“借”来的。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基层推搡的行为,在作品中可以说是一比一的展现了出来,敷衍了事,互相扯皮,漫不经心,甚至还有些无病呻吟,感觉自己每天都在忙,忙着看属下做了多少工作。

沈腾和马丽什么时候上春晚的(沈腾和马丽的春晚作品坑)(6)

有人说,基层不全是这样的,沈腾的这部作品,有些太过于针对性。

在我看来,基层像“沈主任”这样的人,还不少,尤其是在小乡镇,或者小县城,天高皇帝远,任谁也不管的心态,让这些人可以为所欲为,老百姓的诉求,永远是在推皮球中,真正办事的人领导有,但不能说所有的领导都是如此。

沈腾和马丽什么时候上春晚的(沈腾和马丽的春晚作品坑)(7)

这种不良现象,是需要像“春晚”小品作品中展现出来的,抨击的是不作为的领导,春晚更是面向全国的节目,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在这个时候有这样的作品出现的,没有所谓的不合时宜,如果春晚的作品都是逗乐,比如近几年来的“相声”,笑呵呵的就用了十分钟,然后大家看到的只是装傻充楞,那春晚还能有什么看点?

沈腾和马丽什么时候上春晚的(沈腾和马丽的春晚作品坑)(8)

而我在网上看到一些人对于春晚小品《坑》的评价,有些捉摸不透,到底是什么人,如此的抨击这部作品,沈腾的这个《坑》,惹到了谁的心弦,才会遭到如此费尽心思的批判?

装腔作势的人大有人在,甚至在一些评论家眼里,公务员也没有必要评先进工作者,守住节操,不贪不占,不怠慢百姓的诉求,在基层也能发光发热,忠诚履职,做一个基层好干部。

沈腾和马丽什么时候上春晚的(沈腾和马丽的春晚作品坑)(9)

其实我觉得这样的呼声是好事,面子工程太多,就没有真的了,因为你分不清楚什么是真假,好坏。

艺术源于生活,虚心接受,努力进步,和谐美好的社会,需要的是官民齐心,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