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忌器材编辑丨梁爽

自去年12月发布Z 28-75mm f/2.8以来,尼康开始在“F2.8大三元”和“F4小三元”之间,打造了一套F2.8“中三元”。今年9月20日,“中三元第二弹”Z 17-28mm f/2.8如约而至。值得注意的是在最新发展路线图上赫然出现“70-180mm”,这款远摄变焦镜头将在2023年内亮相,届时“中三元”将完成集结。

尼康此次推出Z 17-28mm f/2.8,理念与Z 28-75mm f/2.8相同,给Z5、Z6、Z6II用户带来一款F2.8大光圈、小巧轻便的广角变焦镜头。

尼康z系列超广角镜头(尼康Z17-28mm2.8)(1)

Z 17-28mm f/2.8是一款小巧轻便的F2.8大光圈广角变焦镜头

- 01 -

外形设计紧凑、简洁

设计上Z 17-28mm f/2.8与Z 28-75mm f/2.8类似,镜身采用光滑的缎面涂层,型号上方配有尼克尔标识,非“S-Line”系列双环设计无任何开关按键。

尼康z系列超广角镜头(尼康Z17-28mm2.8)(2)

Z 14-30mm f/4 S与Z 17-28mm f/2.8

由于镜头采用内变焦设计,在变焦时不会伸出或缩回。笔者对比了Z 14-30mm f/4 S,虽然收纳状态Z 14-30mm f/4 S更短,但在实际拍摄时,Z 17-28mm f/2.8比Z 14-30mm f/4 S的14mm端短,与30mm端相当。在视频拍摄中Z 17-28mm f/2.8不会因为镜筒伸长缩短而改变重心。

尼康z系列超广角镜头(尼康Z17-28mm2.8)(3)

Z 14-30mm f/4 S与Z 17-28mm f/2.8广角端长度对比

这款镜头采用“双环”设计,变焦环更宽采用条棱,控制环(对焦环)则是十字纹纹理的滚花,不同的纹理有助于加以区分,而且控件之间被分隔开,以防止意外误操作。这一变化是自Z 微距 105mm f/2.8 VR S开始的新设计。

尼康z系列超广角镜头(尼康Z17-28mm2.8)(4)

对焦环

尼康z系列超广角镜头(尼康Z17-28mm2.8)(5)

控制环

Z 17-28mm f/2.8采用步进马达 (STM),无论是拍摄照片还是视频,都可以快速、安静的对焦于移动主体。需要注意的是这款镜头并没有对焦(M/A)开关,需要手动对焦时需要用户在机身界面上设置。

尼康z系列超广角镜头(尼康Z17-28mm2.8)(6)

- 02 -

中心锐度表现较为突出

下面进行Z 17-28mm f/2.8的光学素质测试:笔者测试使用尼康Z 7II机身,拍摄使用RAW JPG格式、AWB设置、ISO 100。为了测试这款镜头的解析力,我们采用远距离拍摄建筑的方法,该拍摄距离常被一般用户用于拍摄风景。(图左为中心位置,图右为边缘位置)

尼康z系列超广角镜头(尼康Z17-28mm2.8)(7)

17mm中心和边缘锐度截取位置(无限远)

尼康z系列超广角镜头(尼康Z17-28mm2.8)(8)

光圈F2.8

尼康z系列超广角镜头(尼康Z17-28mm2.8)(9)

光圈F4

尼康z系列超广角镜头(尼康Z17-28mm2.8)(10)

光圈F8

尼康z系列超广角镜头(尼康Z17-28mm2.8)(11)

光圈F11

尼康z系列超广角镜头(尼康Z17-28mm2.8)(12)

光圈F22

17mm端在全开光圈下,镜头的中心锐度不错,而最边缘建筑则明显肉一些;光圈收到F4时中心锐度小幅提升,边缘由于暗角减轻,画面有一定改善,但锐度提升不明显;在F5.6-F8.0两档光圈上中心依旧出色,边缘锐度稍有改善,但即使在最佳光圈范围,边缘也谈不上锐利;F11-F16时,画面锐度有轻微下降;F22时整个画面已经比较肉了。

尼康z系列超广角镜头(尼康Z17-28mm2.8)(13)

28mm中心和边缘锐度截取位置(无限远)

尼康z系列超广角镜头(尼康Z17-28mm2.8)(14)

光圈F2.8

尼康z系列超广角镜头(尼康Z17-28mm2.8)(15)

光圈F4

尼康z系列超广角镜头(尼康Z17-28mm2.8)(16)

光圈F8

尼康z系列超广角镜头(尼康Z17-28mm2.8)(17)

光圈F11

尼康z系列超广角镜头(尼康Z17-28mm2.8)(18)

光圈F22

28mm端在全开光圈下中心锐度不错,画面最边缘画面明显变肉,甚至比17mm边缘更差;光圈收到F4时中心锐度变化不大,边缘画面由于暗角明显减轻,有一定改善,但锐度提升并不明显;F5.6-F8之间中心依然保持高锐度,边缘画面明显改善,F8时边缘锐度较好;当光圈收到F11-F16时,镜头锐度开始出现轻微下降;F22时,该镜头受到衍射影响锐度已经比较差了,笔者并不推荐使用这档光圈进行拍摄。

- 03 -

畸变可通过机内进行校正

尼康z系列超广角镜头(尼康Z17-28mm2.8)(19)

17mm端畸变控制效果

尼康z系列超广角镜头(尼康Z17-28mm2.8)(20)

28mm端畸变控制效果

这款镜头17mm端存在较明显桶型畸变,而28mm端则有一定的枕形畸变。这款镜头机内畸变控制可选择开关,比较在意变形的用户可以开启矫正。

- 04 -

镜头存在色散,28mm端表现更好

我们用镜头拍摄室内灯,由于灯光与周围暗环境形成大光比,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灯光边缘,来判断色散程度。

尼康z系列超广角镜头(尼康Z17-28mm2.8)(21)

17mm端,光圈F2.8/F3.2/F3.5/F4紫边情况

尼康z系列超广角镜头(尼康Z17-28mm2.8)(22)

28mm端,光圈F2.8/F3.2/F3.5/F4紫边情况

镜头17mm端F2.8下灯边缘有明显紫边,光圈收缩紫边会逐步减轻,F4.0之后紫边已经比较轻微,可以忽略;28mm端F2.8全开下有轻微紫边(比17mm端轻得多),光圈收缩F4.0时紫边可以完全消除。总的来说,这款镜头采用2枚ED镜片、1枚加强型ED镜片,确实可减轻一定色差,尤其28mm端抑制的比较好,17mm端则比较严重。

- 05 -

抗眩光表现相对一般

尼康z系列超广角镜头(尼康Z17-28mm2.8)(23)

17mm端光圈F2.8抗眩光表现

尼康z系列超广角镜头(尼康Z17-28mm2.8)(24)

17mm端光圈F8抗眩光表现

尼康z系列超广角镜头(尼康Z17-28mm2.8)(25)

28mm端光圈F2.8抗眩光表现

尼康z系列超广角镜头(尼康Z17-28mm2.8)(26)

28mm端光圈F8抗眩光表现

从实拍来看17mm端全开存在明显鬼影,光圈收缩鬼影进一步外扩,扇面杂光更明显;28mm端全开有明显鬼影,而收缩光圈(F8)眩光和鬼影会进一步加重。从实拍来看,这款镜头实际抗眩光效果比较一般,建议用户还是带上遮光罩,尽量减少杂光影响。

- 06 -

彗差存在一定变形

光轴外的某一物点向镜头发出一束平行光线,经光学系统后,在像平面上会形成不对称的弥散光斑,这种弥散光斑的形状呈彗星形,即由中心到边缘拖着一个由粗到细的尾巴,其首端明亮、清晰,尾端宽大、暗淡、模糊。这种轴外光束引起的像差称为彗差。

我们用Z 17-28mm f/2.8广角端全开光圈(F2.8) 、ISO100、AWB拍摄远处的路灯。

尼康z系列超广角镜头(尼康Z17-28mm2.8)(27)

彗差测试图局部放大

Z 17-28mm f/2.8全开光圈,点光源就有一些星芒,边缘点光源出现明显变形,呈现“十”交叉状态。尼康官方并未强调这款镜头点光源还原能力,用户也不必对这款镜头在这方面抱有过高期待。

- 07 -

星芒效果尚可

尼康z系列超广角镜头(尼康Z17-28mm2.8)(28)

星芒测试图局部放大

在 F11小光圈拍摄时,可以看到这款镜头的18条星芒,如果深究星芒形态,光芒还是有轻度分叉散发问题。

- 08 -

镜头呼吸效应控制有助视频拍摄

笔者使用17mm和28mm端全开光圈拍摄纵深栅栏,对焦位置在远近不同的情况下,17mm端画面视角变化不算明显,28mm端有轻度变化。这款镜头较低的呼吸效应有助于视频录制视角稳定。

- 09 -

实拍样片

尼康z系列超广角镜头(尼康Z17-28mm2.8)(29)

尼康z系列超广角镜头(尼康Z17-28mm2.8)(30)

尼康z系列超广角镜头(尼康Z17-28mm2.8)(31)

尼康z系列超广角镜头(尼康Z17-28mm2.8)(32)

测评总结

通过测试,我们可以看到Z 17-28mm f/2.8整体素质与“S-Line”高端镜头存在差距,与腾龙17-28mm F/2.8 Di III RXD表现相似,中心锐度出色、低呼吸效应以及拥有近摄能力,镜头内变焦设计、轻便小巧,而极限边缘锐度、广角端色散控制、抗眩光能力是最大的短板。

尼康试图打造一个F2.8“中三元”系列,相比“大三元”价格更低、小巧轻便,比“小三元”则拥有F2.8大光圈,低光照和虚化能力更强。该系列价格适中、体积小、重量轻,且满足用户对F2.8大光圈的需求。目前8299元的官方定价与“小三元”Z 14-30mm f/4 S相近。但与腾龙17-28mm F/2.8 Di III RXD有着近2500元的差价,且腾龙也不太可能推出它的Z卡口版本。因此尼康方面有必要下调Z 17-28mm f/2.8的售价,才能获得市场更好的反馈。

- end -

编辑 | 毕超

图片拍摄 | 梁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