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极拳界,总是互相指摘,互相诋毁,互相掐,你说我不是太极拳,我说你练的不对,另有一帮人出来打圆场,说太极拳没有什么标准,千人千太极,只要开心就好,只要健身就好。最近看到另外一种说法,说当年杨家传出两种太极拳,一种是养生的,一种是技击的。这倒也是一个办法,可以把互相攻击的人都劝和了。但事实上太极拳的混乱并不在有没有标准上,也不在认识的不同上,主要在基本常识的普及不够,普理宣传不够,人们只重视拳法的教学,不重视拳理的研究和教学,遂令太极拳出现现今这种混乱不堪的局面。

太极拳表面上百花齐放,门派众多,实际上是最混乱的拳种,究其原因就是宣传不到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认识,各说各话,人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太极拳的理想或者印象,他们把这个当作太极拳的标准,这些标准有的是太极拳的一个外部特征,有的是一个局部现象,有的是一个动作要领,有的是某个层次的练习要求,有的是众多特征中的某一个……但就不是它的能够从本质上区别于其它个体的特征,一个能够提纲挈领的标准。

太极拳的本质是什么?

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

武术的本质是什么?

武术的本质是击技,因此太极拳的本质也是技击,养生健身是附带的。

太极拳的历史并非某些人宣传得那么久,它就在明末清初才成熟。无论陈家创拳还是三峰创拳,当初的太极拳都是技击术,都是徒手格斗术。陈家历代人都是靠太极拳保镖护院,抗匪参战,无论是私斗还是军队打仗,他们的技术都是实用的。三峰夜梦大帝授拳,昼杀百贼。这都说明太极拳是实战的技术,它与其它武术一样,所以它的本质是武术,符合武术的一切共性特征。

因此,不能实战的太极拳不是真正的太极拳,因为它不具备武术特征。

太极拳的个性特征是什么?

很多。正因其多,也使其乱。

从表面看,太极拳慢练、轻练、动作圆转,世人一看就知道是在练“太极拳”。从对练看,其它武术是套路拆分对打,太极拳是推手。从战术上讲,太极拳是后发制人,借力打力,避实击虚,奇正相生。从技术讲,太极拳是八法。从理论上讲,太极拳理根太极,阴阳原理。

太极拳本质的个性特征是什么?

对立统一。

陈鑫先生在《图说》中说“太极拳理根太极”。王宗岳在《拳论》中先讲无极,再讲太极,讲动静、开合、刚柔、仰高俯低……太极拳的本质就是动静、开合、刚柔、进退……的对立统一的。在这方面,很多太极拳的大宗师都不如王芗斋认识得深入准确,他一直强调矛盾。太极拳就是矛盾,任何优秀的艺术、技术都必须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从理论上讲,太极拳的拳理就是阴阳原理,阴阳原理就相当于现代哲学的矛盾论和辩证法。

为什么这个本质特征没有被广泛承认?

因为很多人不知道,更不用说能通过动作演示了。以柔为主的武当派就不必说了,即使是号称刚柔相济的陈家也做不出来了,只有洪式极少数能演示开中有合,合中有合,动中有定,处处矛盾,处处夹剪,总有两个矛盾劲,但又共同作用于同一目标。

至于说太极拳没有标准的,那是太无知了,即使你不知道太极拳的标准,但应该知道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区别于其它事物的个性特征,否则它就不成立。太极拳的所有外部特征都只是表面现象,任何其它武术都可以这么做,只有对立统一的矛盾是太极拳独有的,拳名如此,拳理如此,拳法也应如此,拳法无法实现拳理那是学得不对,练得不对。

很多人都知道太极拳的理论是太极,但很多人并不理解太极是什么,有人把太极与道结合起来就把它引入了神秘的误区,其实道也并不神秘,只是难懂。太极拳更不神秘,它是非常实在的武术,是一种高超而繁难的技术。正因为其难才使其乱,有人说画鬼容易,因为谁也没见过。一些商品宣传都有这种现象,比如明火不叫火,叫远红外线,玻璃不叫玻璃叫石英,还有一些钛合金、熵、量子、纳米等,都是因为普通百姓不懂,他们才能够忽悠。太极拳也是因为它难,所以空间大,可以藏污纳垢,可以任人打扮,反正认识的人不多。

每个向往真理的人都应该放弃个人或团体的小利益,放弃自己的偏见,宣传真正的太极拳理论、理念、标准。不能为了一己之私就胡说八道,胡乱宣传。

太极拳最重要的特点(个性特征及标准)(1)

太极拳最重要的特点(个性特征及标准)(2)

太极拳最重要的特点(个性特征及标准)(3)

太极拳最重要的特点(个性特征及标准)(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