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说:在这个物质战胜灵魂的年代,几乎所有人,都搭上了欲望这趟列车,却把心遗留在了站台。

一个人只要有欲望,没有开悟,心便无处安放,注定活在痛苦之中。欲望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就像是一把双刃剑,进一步需要它,毁灭因为它。

天道丁元英对人性的分析(一人一字一结局)(1)

欲望是双刀剑

就如《天道》这本书,是一部可遇不可求的完美佳作,也是一部让人成长的经典作品,它探讨着文化背景对人的影响、探讨着哲学和宗教、探讨着一种纯粹的人生观,带领读者觉悟觉醒觉知。

有人说,这部著作已经过去了18年,现在看这部书,还是被其中的思想所震撼,主人公丁元英是强势文化的代表,他俯视众生,是一个高人、做局者、驾驭人性的高手。也有人说这本书是玄学,丁元英故作高深莫测,故弄玄虚,他是一个规则的破坏者,精装版的“歹徒”。

天道丁元英对人性的分析(一人一字一结局)(2)

遥远的救世主

甚至因为这部剧太过于现实,直击人性和欲望,出现了许多同道交流爱好者、企业效仿者。被誉为一部傲然独尊的长篇小说,值得大家细细品味。

我以女性的角度来看《天道》原著,发现作者豆豆的整体思路就像我们看过的《西游记》。

就如《西游记》开篇写到: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天道》故事的主线就如吴承恩通过西天取经(王庙村扶贫)的神话故事,引领我们在人生路上不断地去克服内心、去除心魔,最终取得真经、成就人生的过程。

天道丁元英对人性的分析(一人一字一结局)(3)

《西游记》师徒五人其实就是一个人

《天道》中的人物,也暗喻《西游记》中的人物。一人修一字,一字一结局。丁元英的残忍让人细思极恐,他的三次被骂也是点睛之笔。

十、王明阳:“行”,误入歧途的走火入魔者

王明阳和丁元英是修道之人,他们的出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揭开了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序幕。其中作者豆豆在书中也暗藏了许多谐音梗,可谓是字字有含义,处处有隐喻。

就比如犯罪集团首脑王明阳与圣人、心学大师王阳明仅一字之差,思维却颠倒黑白。王阳明一生践行的是“知行合一”,即觉到悟到才能做到。

而王明阳也是学道之人,精通法律跟社会学,也是一名造诣很深的“高人”,但却离经叛道,误入歧途,跟法律对着干。他的谋生手段,走的是强盗逻辑,是捷径,是破格获取。他短短的一生,更像是哲学思想走火入魔的反映跟外延。

天道丁元英对人性的分析(一人一字一结局)(4)

王明阳被捕

作者也在这里暗喻王明阳是一个没有修炼到家的悟道之人。

剧中王明阳的戏份很短,主要集中在芮小丹审讯他的那一段,也是全书中比较精彩的一段。

王明阳的结局,预示着他的精神道路是条死路,他的身体道路也是死路。对王明阳来说,思想到达了一定境界,不会在意肉体上是否延续,他追求的是自己 “独特思想”的传承。

丁元英的降维打击、芮小丹的点拨,完成了王明阳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从存在到消亡,从追求物质的外在满足到灵魂解脱的内在升华。小丹也为王明阳生命的最终一刻,给他的心灵找到了一方净土。虽然无法洗涤他的罪孽,至少让他的精神是站立着的,灵魂有了依附,心有了归处。

天道丁元英对人性的分析(一人一字一结局)(5)

王明阳用枪指着芮小丹

九、刘冰:“贪”。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刘冰是小人物,唱片店的小老板,无核心技能,擅长低买高卖,像极了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人。

他是个极度自私自利,好高骛远之人,对应的是《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刘冰向往的生活就是好吃懒做,衣食无忧,过上让人羡慕的生活,想靠着丁元英躺赚一把,实现一夜暴富。

他抱大腿加入格律诗公司后,凭借少量的资金获得了股东身份。公司有危机时,他怨言满腹,害怕蒙受损失,立即撤股。退股后他又厚着脸皮继续以打工者的身份留在公司。他意识到自己并无所长,离开公司他就废了,他舍不得开着宝马、走在人前、狐假虎威的美好生活了。

天道丁元英对人性的分析(一人一字一结局)(6)

刘冰手拿空白档案袋要挟欧阳雪

然而能不能继续留在公司里,完全取决于公司新控股人肖亚文的态度。他想用丁元英保住他工作的“空白文件袋”,赚一笔大的,保住工作不说,还想重新获取股票,做回股东。

刘冰无论做什么事,都在期待别人来救赎自己,一个人若是拥有这样的思维,心里必定是极其脆弱的。

他天生愚钝,以致于他看不懂丁元英的布局。直到跳楼的最后一刻,还以为自己被丁元英设计陷害了。

刘冰的自杀,是把“贪”发挥到了极致,像极了《红楼梦》中的贾瑞之死,道士给了贾瑞风月宝鉴。贾瑞若是欲望适可而止,或许以后的生活还可以平平淡淡。而他错在于执悟不悟,只见红粉掩佳人,不知青冢骷髅骨。风月宝鉴如此警醒,却难以让他摆脱美色的诱惑。

天道丁元英对人性的分析(一人一字一结局)(7)

刘冰跳楼自杀

八、叶晓明:“嗔”,水至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谋

叶晓明聪明,有能力,有着如“孙悟空”的72般高强武艺。他俩的相同之处,都有一颗骚动不安的心。

叶晓明是音响发烧友,精通音响市场。他听从丁元英指挥,带领股东、村民开创公司、买设备、生产销售。因为聪明,他能第一时间识别丁元英在展销会上“打劫式降价”的局面。也正是因为太过于精明,让他的眼界短浅,格局太小,造就了他对局势的错误判断。

他想借王庙村扶贫,实现阶层跳跨,成就个人商业上的成功,但又不愿承担相应的责任风险,遇到危机时只会全身而退。正所谓人们经常所说:“水至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谋”。

天道丁元英对人性的分析(一人一字一结局)(8)

叶晓明在王庙村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一个人越是聪明,反应能力越强,越会察言观色,越会受到周围人的欢迎,在生活工作中,这种人会越受欢迎,会得到很多实际好处。也正因为这样,他们只会贪图眼前的利益,不愿在一个领域里深耕细作,更不会对自己进行一个系统的自我成长,去提高自己的格局认知,好好去创业。

所以说,叶晓明的聪明就成了小聪明,在某种程度上,智慧方面将会受到限制。他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只是扒开“井沿”看了一眼,又重新又掉回到井里。

天道丁元英对人性的分析(一人一字一结局)(9)

叶晓明破解丁元英“打劫式”降价的局

七、冯世杰:“痴” ,无眼界和胆识,弱势文化中的觉醒者

冯世杰是“井沿”三人组”里最实在的人,他对应《西游记》中的沙僧,忠厚老实,少了一点眼界和胆识,也曾在王庙村致富这条道路上迷失过。

王庙村的扶贫神话,是冯世杰挑起来的,他接触丁元英和芮小丹,和刘冰想一夜暴富、林晓明想成就自己不一样,他的私心杂念是最少的,他只想带着王庙村村民一起致富。

冯世杰有自知之明,他没有能力,便请叶晓明当总经理,负责全面管理。没有社交能力,便请刘冰开着宝马车,载着叶晓明周旋于人际关系。他只知道干最差最苦最累的活,跟村民打成一片。

天道丁元英对人性的分析(一人一字一结局)(10)

叶冯刘三人找欧阳雪退股

他临阵脱逃跟着叶晓明退了股份,依旧于两人不同的是,只有他有羞愧心,有良知,他认为退股坑了欧阳雪,他是因为担心全体村民的风险损失。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他用自己的股金抵下了农户的生产设备,留下了一丝希望,让村民将来有口饭吃。

如果没有叶晓明和刘冰,他肯定会选择相信丁元英的。他的“痴”,随着格律诗的胜诉,歪打正着,保住了王庙村的生产体系,最终使冯世杰和村民成功上岸。

冯世杰的成功,是被动而上,是运气,但更重要的是,冯世杰遵循着被大多数人谋利的原则,他也成为弱势文化代表人物里的觉醒者。

天道丁元英对人性的分析(一人一字一结局)(11)

冯世杰帮王庙村村民致富

六、欧阳雪:“慢”:不争不抢,专注于自己认定的事

欧阳雪的慢,也可以说是执,对应的西游记中的白龙马,欧阳雪父母离异,孤苦伶仃,起初就像一匹野马,肆意地向前奔跑,通过慢慢地摸索,终于稳定好了方向。就如欧阳雪经常说的那一句:我没有别的能耐,只会开饭店。

她信芮小丹,当初自己开饭店缺少资金时,是芮小丹说服母亲用别墅做抵押,她才盘下这个酒店,她知道芮小丹对经营饭店没兴趣,小丹的所作所为,是为了她好。

天道丁元英对人性的分析(一人一字一结局)(12)

欧阳雪和芮小丹谈心

她因为信芮小丹,所以也信丁元英,只要你们说得对,我就就听你的,跟着你做,即使有不好的结果出来,我也无怨无悔,承担信你的结果。她答应丁元英投资格律诗,做公司的董事长,答应冯叶刘入股和临阵退股。

她有一种阿Q精神,我慢,我执,我信,我不争不抢,只专注自己认定的道路。她总有一套“精神胜利法”,在自我的小世界里寻求满足。她的不争不抢,赢得了她打开眼界的机会。

天道丁元英对人性的分析(一人一字一结局)(13)

欧阳雪

五、林雨峰:“疑”,锋芒毕露必将毁人毁己

林雨峰是乐圣公司的掌门人,是丁元英“劫富济贫”布局中的核心人物。林雨峰是个经营管理能力、大局观特别强的人,唯一不足的是性格争强好胜。

叶、冯、刘三人的集体退股,让他的“疑”心再次得到印证,他相信了格律诗公司空有其表,是一只纸老虎,更坚信他能打赢官司的信心和决心。他还不忘给在场的媒体夸下海口,如果官司输了,他就从乐圣公司的九楼跳下去。

天道丁元英对人性的分析(一人一字一结局)(14)

林雨峰

然而就是这句话,让他再也没有回头路可走,他万万没想到格律诗公司是个扶贫公司。是王庙村农户小作坊,一个不隶属于格律诗公司的独立个体。

败诉的他,生产销售、媒体的争相报道把他逼上了绝境,一身傲骨的林雨峰选择了“体面”的自杀。

林雨峰的死,正应了那句话,认知决定了你有多少财富,心性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天道丁元英对人性的分析(一人一字一结局)(15)

林雨峰用枪指着丁元英

四、肖亚文:“见”,阅历和见识,最终成为人生赢家

摒弃了前面五个人的 “贪嗔痴慢疑,从肖亚文开始,这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丁亚文做了一年多丁元英私募基金的助理,她见识了丁元英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赚钱智慧,也在相处的过程中,看准了丁元英的“高人”身份。

肖亚文不远万里飞到德国,只为嘱咐芮小丹关照自己的前老板丁元英,她告诉小丹,认识这个人,能让你思考觉悟,让你成长。

天道丁元英对人性的分析(一人一字一结局)(16)

肖亚文帮格律诗打官司

见识和阅历,也让肖亚文知分寸,懂进退,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和丁元英的差距在哪里。她惜缘随缘不攀缘,只想能和丁元英说上话就不错了!

后来,丁元英因为格律诗公司要打官司,丁元英想起了她,当肖亚文知道了冯世杰三人退股后,她果断地向欧阳雪要了公司的股份。

肖亚文以敏锐的商业眼光,多年工作积累的经验,加之对丁元英的了解和信任,成功地赌了一把,一步登天从小白领当上了格律诗的董事长,成为人生最大赢家。

天道丁元英对人性的分析(一人一字一结局)(17)

肖亚文和欧阳雪

三、韩楚风:“知”,知人识人用人,你将无所不能

韩楚风和丁元英在德国同一所学校上学,获得工商管理博士学位,是一个事业有成,风度倜傥,重情义的事业成功者,他的成功也是靠丁元英的指点,当初丁元英带着外国人在中国股市搜刮财富的时候,韩楚风也跟着丁元英大捞一把,实现了财富自由。

他是丁元英的知已,丁元英所有的运筹帷幄,韩楚风都知晓,也在背后全力以赴的支持,丁元英回国的时候,他也帮丁元英安排好了一切。

天道丁元英对人性的分析(一人一字一结局)(18)

韩楚风请芮小丹吃饭

正天集团的总裁因病去世,遗嘱中虽提出韩楚风担任正天集团的总裁,但实际困难重重,他的上面还有两个资历比他更高的两个副总裁。韩楚风一时不知如何选择,所以请教丁元英。

丁元英给出的建议是退一步,给两位副总裁让出空间,让他们去斗,去内耗,然后自己坐收渔翁之利,韩楚风接受了丁元英的建议,果然坐上了老总的位置。

在识人知人用人上,韩楚风是大智慧,正如人际关系专家哈维麦凯说的一句话:“你一旦掌握人了解人,你将无所不能”。

天道丁元英对人性的分析(一人一字一结局)(19)

韩楚风输给丁元英一辆宝马车

二、丁元英:“性”,修心养性,才能做自在之人

丁元英解散私募基金后,是来到古城是修心养性的。

他之所以解散私募基金,一是私募基金已经让他名利双收,他见好就收。二是私募基金是从狼嘴里夹肉,得适可而止。三是丁元英扰乱融资市场,他把在德国募集的资金,全部投入中国市场,利用法律真空和中国人的弱势文化属性,掠夺中国股民的钱财,被国人所不耻,他良心不忍,关掉了公司。四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自卑感,融入不到人群,所以他想到古城清静清静。

天道丁元英对人性的分析(一人一字一结局)(20)

丁元英安抚患有“精神绝症”的刘冰

他的三次被骂,也是点睛之笔。第一次是芮小丹自杀后,小丹的战友、尤其是小丹父亲是非常愤怒的,他们认定丁元英应该为芮小丹的死负责,因为在小丹最需要的时候,丁元英选择了沉默。

第二次被骂,是王庙村扶贫,他的“劫富济贫”的局,不是一种大智慧,而是一种算计,致使让他背上了道德的骂名。许多有识之士、媒体的炒作,他们认为丁元英对乐圣公司的“杀富”,是个人的英雄主义,是扰乱市场规则。再加上林雨峰微妙的死,更让丁元英这个名字在古城臭名昭著。

最后一次地挨骂,是刘冰的自杀。丁元英想在离开古城时,安抚一下刘冰的心,让他好好工作。于是给了刘冰一个空白文件。可因为刘冰的贪婪,使刘冰抱着档案袋跳楼了

天道丁元英对人性的分析(一人一字一结局)(21)

丁元英上五台山问道

丁元英到底是什么人?丁元英跟王明阳一样都是悟道之人,也是规则的破坏者。王明阳破坏法律,丁元英破坏道德,如果王明阳是暴力歹徒,丁元英则是精装版的“歹徒”。相比之言,丁元英破坏更大些,王阳明破坏的是已经完善的制度,丁元英则游走于道德和法律之间,是对人心的摧残,是对与错的区别,他也带了不好的头,效仿者众多,坏了社会风气。

站在道德边缘的他,丁元英的德性虽然到了一定境界,但让自己的内心游刃有余,心灵得以安宁,还差一步。进则净土,退则凡尘,而就是这一步却难如登天。

天道丁元英对人性的分析(一人一字一结局)(22)

丁元英

一、芮小丹:“空”,摒弃“贪嗔痴慢疑”、自在自然来

芮小丹外表美丽、高智商、高学历、有德国永久居住权,自主意识强,回国后成为一名刑警,长期奋战在一线。

她是完美的化身,天国的女儿,没有贪嗔痴慢疑,面对爱人,友情,以无我之心对待。面对工作,她敬业勇敢,被罪犯炸伤双脚和脸后,她觉得自己没用了,选择了自杀。

小丹死后,丁元英的那句自语:当生则生,当死则生,丫头,不简单!也是这句话,证明了芮小丹的境界是高于丁元英的。

天道丁元英对人性的分析(一人一字一结局)(23)

天国的女儿芮小丹

人生,大部分时间就是在扎根。王庙村扶贫神话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如西天取经的师徒五人,一路修贪、嗔、痴、慢、疑这五毒,只有摒弃它,留下空性、见、知,才能修得真经。

《史记》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这个快餐式的社会,小丹这种完美的人几乎没有,更多的人都有着慕强心理,欣赏比自己强大的人,寻找庇护,获得无形中的利益和声名。就像叶冯刘三人,觉得丁元英是个高人,不仅会扒拉灵魂,也会扒拉铜板。

天道丁元英对人性的分析(一人一字一结局)(24)

摒弃贪嗔痴慢疑

当一个人一旦有了贪嗔痴慢疑,是非常危险的,当能力配不上自己的欲望时,心必将被遮蔽,进而随波逐流。

周国平在《守望的距离》中说,人有欲望是很正常的,但要合理使用它。成熟的标志就是要有自我认识,认清了自己的天赋方向,这样外在的虚荣心和内在欲望,才会被内在的目标取代,从而遇见真实的自己,吸引丰盛和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