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自己童年时期的回忆,往往与吃、玩有关,大概是“衣食足而知荣辱 仓廪实而知礼节”之故。也许是从小生活在中原养成的生活习惯吧,我喜欢吃面食,特别是面条。在我的印象里,在豫西老家,一天三顿饭必有一顿是面条,要么中午是捞面条,要么晚上喝稀面条。小时候,家里条件差,捞面条的卤子自然就是蒜汁了,哪像现在,炒个西红柿鸡蛋,或者来个肉丝炸酱,还要讲究色香味俱全呢。

蒜汁味道(蒜汁的味道)(1)

做蒜汁的好处是,又便宜、又省事。小时候,在农村,基本上家家都有菜地,大蒜种得也最多,因为它整个生长周期,蒜苗、蒜薹和大蒜,都可以吃。想想吧,剥几瓣大蒜,几片生姜,几颗干辣椒,一把盐,盛放在在蒜臼里,叮叮当当一顿捣,倒点水,滴几滴香油,方便的话,再加点葱,一切就妥当了。小时候,吃的都是母亲手擀的面条,其中,白面很少,主要是红薯面。我常常想起那个时候,捞起宽宽的黑面条,浇几勺子蒜汁,在咸中带微辣的味蕾刺激中,吸吸溜溜地、狼吞虎咽的样子。

蒜汁味道(蒜汁的味道)(2)

从前的年代,在我们的老家,除了吃面条,食用蒜汁外,馒头蘸蒜汁也是很流行的吃法。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在家做饭,炒几个菜,最不济也用黄瓜、萝卜等调个凉菜,若让现在的人只吃馒头,别说小孩,大人都是是难以下咽的。在物质贫乏的年代,蒜汁代替各种美味菜肴,也是无奈之举。为了饱腹,蒜汁有时候也不一定有,也照样吃得下去。我曾经在高中的时候,晚上下自习,饥饿难耐,吃着中午在食堂买的四两馒头,就着盐粒,还吃得津津有味呢。

蒜汁味道(蒜汁的味道)(3)

今年国庆节期间,回老家,我专门去一位高中同学家探望他的父母。当年,因距家遥远,我住校,而这位同学的家距离学校很近。于是乎,在周末,我经常去他家里,他的父母待我非常热情,竭尽所能招待我。我常常回忆起在他家吃饭的情节,拿着刚出笼的花面馒头,大家围坐在一起,蘸着一碗蒜汁,里面有些油花,那个香啊,至今让我怀念。

蒜汁味道(蒜汁的味道)(4)

据历史记载,大蒜起源于中亚和地中海地区,汉朝时期被引种到中国。山东种植大蒜面积比较大,有名的如金乡、兰陵大蒜。山东人吃大蒜也是有名的,大葱、大蒜就着煎饼、馒头,粗狂、豪爽,在并不斯文的吃相中,大蒜的味道也深深地根植进了山东人的泥土和血脉里。在这样的“舌尖的味道”影响、熏陶下,我自然也入乡随俗,虽不属于狂热的吃蒜一族,但自小生活的经历,让我难舍蒜汁的诱惑。

蒜汁味道(蒜汁的味道)(5)

古诗曰:“皮堪鸡毛,肉比白玉。辛辣气冲斗牛,佐餐名号子虚。去秽重任在肩,消毒不记功利。试金砥石,何论洗礼。封神榜上代子牙,蓝关栈口说韩愈。满汉席前,一位当先驱胡马;百姓院中,团圆齐围展神力!大哉大蒜,小且小溪。”悠悠的蒜味,浓浓的乡情,承载着历史,伴我一路前行。

蒜汁味道(蒜汁的味道)(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