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冥想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后感(如何在混乱中保持状态)(1)

《正念的奇迹》一书,作者是越南的一行禅师,是一本一行禅师和友人的来往信件合集。

一行禅师是一位修行很高的出家人,所以他这些书信写的都特别优美且有深意,但此书读来毫不滞涩,反而是把高深的道理阐述在一菜一饭中的那种感觉,读起来很舒服。

而且它非常薄,只有100多页,两三个小时就可以读完。

但是如果把作者的中心思想参透并在生活中实践的话,你将受益良多。

1

首先,什么是正念?

作者讲“专注工作,保持警觉和清醒,准备好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状况,随机应变,这就是正念。”

我的理解,正念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把歪掉的思维,走掉的心神收摄回来,这就是正念。所以正念是一个觉知自我,觉知自己在做什么的过程。

我们总说要保持专注力,一个人只有做到专注在一件事上才能成功,那些成功的人,无一不是有着惊人的专注力,比如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先生,在5岁时,每天居然可以阅读10小时,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专注力,他是怎么做到的。

专注力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在儿童教育中专门把它列了出来,加以训练。

在这本书中我了解到,其实保持正念,就是保持专注力。

正念就是不活在过去,不活在未来,只专心活在当下,比如如果你需要洗碗,但你很不喜欢这件事,在洗碗的时候心里一直想着,赶快把碗洗掉,好去玩手机,那么,这就没有活在当下,没有活在正念中。

活在正念中,就是全心全意做好手中事,这世上不存在你不该做的事,每一件你不想做但必须做的事都是你的生活,你的生命的组成部分,如果你没有全心全意去做,那么那一刻你就没有真正活着。

因为我们既不能把握过去,也不能把握未来,我们只能把握当下。

所以,首先要对正念这件事保持觉知,因为“觉知是件生死大事”。

2在日常生活中修习正念

这世上不存在你的时间,或别人的时间。

书中有一个好例子,作者的朋友每天都要陪孩子写作业,每当此时,他就觉得自己的时间被侵占了,他为此苦恼不已。

后来这位先生说,他不再试着分割时间,他把陪孩子的时间也当成自己的时间,他在陪孩子写作业时,想办法让自己对正在做的事感兴趣,这样,所有时间都是自己的时间。

一行禅师说,这些不是那位朋友从任何书上看来的,而是他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发现的。

这真是一种了悟,其实这就是正念。

正念就是把自己随时都放在当下的时间上,对待所作的事不要有分别心,因为因缘际会,你必须要做这件事,所以,这就是你的生命。你得把自己放在上面。

并且可以随时切换,不受打扰。

莫扎特就是这样一个人,莫扎特是一位天赋异禀的音乐家,在他的传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他非常喜欢打台球,而在打完一杆,休息的间隙中,他居然可以趴在球桌上写两个小节的谱子。

这就是典型的活在正念和心流中的状态,切换自如,不受打扰,他的心神每时每刻都能保持高度的专注和清明,试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这样一种状态中,我们的生活质量将是何等的高啊。

3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有尝试保持正念,至少要先把莫扎特的“特异功能”学来,正和人说着话,一转头,迅速进入了读书状态,而且可以完全沉入进去。

这真的也是可以练习的,我记得我一开始写作时,要进入状态特别难,因为写作和其他工作不同,你必须要进入一个特定的情景,将自己从三维世界抽离出来,然后把自己放进去。

这在一开始是一个艰难的挑战,要喝点水,保持精力充沛,要找一个安静的环境,不受打扰,肚子不能饿,否则会很想吃东西,要打开喜欢的音乐,帮助我进入情境。

那时最长需要一到两小时我才能完全进入到写的状态,有时可能光刷淘宝就刷掉了一个小时。

那时我还没读《正念的奇迹》,也不知道要让自己保持正念状态,只是觉得非常焦虑,非常痛苦,觉得自己真是没用,为什么管不住自己,明明要读书写作,怎么就刷起了淘宝?

后来我写了一段时间,这个进入状态的时间逐渐就缩短到了半小时,10分钟,最近半年,基本一两分钟我就可以进入状态了。

这是一个长足的进步,但我的目标是像莫扎特那样,可以做到随时切换自如,并且不受环境影响。

因为我的工作,白天要在超市收银,环境非常的嘈杂,如果收完银,再和人说几句话,再回到电脑,切换到写作状态,有时还是会感觉十分痛苦的。

痛苦的不是工作,而是两个工作中间的转换过程。

可能很短,但就是很痛苦。我想修习正念可以帮到我。

4 修习正念

关于如何保持正念,书中提到最多的方法叫做“随顺呼吸”。

人要学会使用工具,这里的随顺呼吸,其实就是把呼吸当做了工具。

一行禅师说“有觉知的呼吸本身就是正念”。

所以,如果你觉得烦躁,觉得不能保持专注,那么这时你可以用有觉知的呼吸来提醒自己,我需要保持正念了。

所谓有觉知的呼吸,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呼气的时候,你要觉知到自己在呼气,吸气的时候,你要觉知到自己在吸气。

当你专注在呼吸这种很容易被忽略的小事上时,你的正念就很容易回来,你就活在了当下。

书中建议初学者学习“随息”法,摘录如下:

①尽管吸气与呼气都靠肺来运作,并且范围在胸腔一带,但是胃部也发挥一定作用。胃会随着肺的充气鼓起来。刚开始呼吸时,胃会开始往外鼓,但是吸气运行到大约三分之二时,它又开始憋下去。

②为什么呢?你的胸腔和胃部之间有一层肌肉膜,叫做横膈膜。在你正确呼吸时,空气会先充满肺的下半部。空气充满肺的上半部前,横膈膜会往下推到胃,使胃部鼓起来。当肺的上半部充满空气时,胸腔会向外扩张,使得胃又憋下去。

③这就是古人所说:“呼吸始于肚脐终于鼻尖。”

初学者,按这个方法练习是极好的。

5

看到没,出家人也讲究科学。

一行禅师真的是一位温柔又可爱的老师。

《正念的奇迹》是一本初见就击中了我的书,在书中我首次知道了正念的概念,并了解到呼吸是一个工具。

早起,或者睡前都可以使用这个工具,借由觉知,开启接下来的事情。

这是一本可以随时打开阅读,都能受益的书,它绝不是什么高深的佛法,而是每个人都能学会的实用方法。

好了,保持正念,每一刻,每一天,随顺呼吸,活在当下。

《正念的奇迹》再次推荐给您,我们下本书再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