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历,也叫干支历,就是用天干地支纪录年月日时。甲子历其实就在身边,一点也不冷漠。

一些到甲子历,不少朋友可能就想到地摊上,摇头晃脑掐手指的算命先生了。甲子历是看生辰八字用的。其实也没说错,算命看八字确实用到了甲子历,但倒过来就讲不通了,甲子历不等于是算命看八字的历法。

说到甲子历,就想起一些疯犹精、精日粉之类的货物,一个劲地喷甲子历是搞迷信用的。

这个,得要好好摆一摆龙门阵了。

历法就在身边,天天看得见

就像每天的吃喝拉洒一样,我们知道几点钟要起床,什么时间要上课或者上班,今天星期几了,什么时候下班或放假,或者几点钟要跟女朋友去看一场电影。这些都是时间,其实也就是历法,是生活的一部分。很难想象,没有时间,没有历法的话,我们的生活会乱成什么样子?这很难想象。

被公历覆盖的甲子历

公历,不少老人也称为西历或者洋历,是西方传入的一种历法。

明生笔记这篇文章发文时间是2021年6月26日,比如说,这个就是我们熟悉的公历时间了。公历也叫格里历,格里其实就是罗马格里皇帝的简写。因为这部历法最早由罗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852年批准颁行,后来音译过来称之为“格里历”。

甲子日柱的人性格(甲子历有一点古老)(1)

格里历是一部基督教历法,以耶稣出生日开始算历法起点。如上所述,明生笔记这篇文章发文时间也就是,耶稣出生历第2021年6个月零26天。

说白了,公历的日子就是耶稣的日子。所以说,老人家叫公历为“洋历”还确实是个道理。

甲子历原本是中国的传统历法。后来,因为文化上的传播强势和方便,国际上各种出版物,会议及交流都在大面积使用这种格里历法,于是格里历就便成一种通行的历法标准了。

这其实有点类似我们所说的华为5G。如果华为5G在全世界被广泛使用,那么所有上下游的硬软件都要对接华为5G接口,这也就形成一种国际通行标准了,类似格里历一样。

一旦变成的通行标准,再改变过来,代价就大了。难怪不少抹黑中国的一些国不惜将最后一块道德的遮丑布扔到地下,也要拼命阻止华为5G。

之所以婆婆妈妈地说一大通公历那回事,其实就是为了说说甲子历为什么退隐了。

甲子日柱的人性格(甲子历有一点古老)(2)

甲子历的创立和由来,有一点古老

甲子历的来历真的有一点古老,传说从伏羲氏就开始有甲子历了。别的不讲,就拿甲骨文考古来说吧,这种干支记录时就随处可见。

说到最早的干支纪日,从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2月10日)开始,一直到今天,都未曾间断。这一证据来自《春秋》第一次记录“日食”: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学者们通过现在的干支记录及天文规律进行反推,可以确认这一日食记录的准确性。

干支纪年,从战国周考王公元前427年开始有了,一直到今天,也未曾间断。这一佐证来自《史记.历术甲日篇》记录的太初元年的冬至子时合朔的记录。据张汝舟先生的研究,可以佐证公元前427年子月交朔日己酉的正确性。

甲子历有两点可爱

甲子历是一种公历,以地球绕日视周年来分年。甲子历可以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节令。看到寅月,就知道三阳开泰了,看到子月就知道入冬了。这是可爱之一。

跟现行西历不同的是,甲子历还是一种星辰历,甲子历还是可以记录星辰的位置,也就是说,有经验的古人看到干支历的记录就可以推断岁星(木星)、二十八宿、日月等在星空中的位置。这是可爱之二。

甲子历有三点魅力

正因为甲子历是一种星辰历,所以记录时令。甲子历还有一定记录气象规律的作用。对于古代的农业生产来说,这就有点重要了。比如一些农谚“甲子年来值水灾,流郎四季长青苔。乙丑年来雨泽奇,夏秋流郎水满提。”虽说这些农谚未必百分之百正确,但一定程度上还是展示了有用的气象规律。这是魅力之一。

在中医领域,甲子历的参与度就更深了。中医宝典《黄帝内经》脏象理论、五运六气、十二经络和天地之气相互感应等经常应用到干支历数学模型。可以说,离开了干支历,中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这是魅力之二。

干支历还是运气学说的推演工具。说到看八字算命这些封建迷信用天干地支,大家都没得疑问。至于说干支历是否与个体遗传体质、健康特征、相关疾病的不同年龄表达等有直接联系,这个就不讨论了,说来话长。信则有之,不信则无。但是,干支学说带来的风水,运气等人文学说已经很深地融入的中国社会,这是一个事实。这是魅力之三。

正因为干支历拥有自己的独特魅力,目前甲子历法还是在许多地方使用于民间,包括泰国、越南、朝鲜、韩国及日本等地。

最后,有朋友可能问了,既然你说甲子历这么多的好,为什么关心的人那么少?

镐夫只说这样说,当精盐派们钟情于愚人节、圣诞节和感恩节下的狂欢时,是否还记得干支历下的端午节、中秋和冬至呢?你多点关心,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多点爱护。

甲子历,确实有魅力,老人家这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