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信息这么发达,有超市宣传册还能在手机上看促销信息,哪家价格便宜就去哪家”,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大型超市经营模式图?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大型超市经营模式图(超市业态迎来了调整期)

大型超市经营模式图

“现在信息这么发达,有超市宣传册还能在手机上看促销信息,哪家价格便宜就去哪家。”

4月19日,家住在太原市三墙路某超市附近的一位手里提着几小包蔬菜的大妈说道,家周围有几家超市,自己会时常买些特价商品。超市刚兴起时,对这种有别与菜市场的购物方式感到很新鲜,但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随着省城大型超市越来越多、便利店分布越来越广,她能熟练采购、挑选各类商品,有了更大的消费选择空间。

本土超市热度高于外来客

如今,每个购物中心都少不了超市大卖场的身影,细心的消费者不难发现,近几年新开业的商场里入驻的几乎都是本土超市,沃尔玛、永辉、家乐福、家家利等“外来客”的热度明显低于本土超市。

4月17日下午,在长风街沃尔玛超市内购物的人并不多,“我们约在旁边吃饭,顺便买几瓶饮料和酒,家附近有超市,东西也都差不多,平时采购时候肯定是就近选择。”一位正在购物的大哥说,他的手里拿着几瓶气泡水,连购物车都没有推。结账时,用自助机完成了扫码、收款,人工收银台前也没有出现排队现象。“这个时间段顾客不会太多,晚上会多一些,沃尔玛刚在太原开店时候我来的多一些,那时候太原叫得上名字的只有山姆士、美特好、华联超市,当时沃尔玛装修比较现代、生鲜品类多、其他货品也全,自营商品也挺多,每次都是开车来大采购。”王女士就在相邻平阳路的某小区居住,长风街上这几家超市距离小区都不远,她告诉记者,家乐福长风店上个月停业,据说是要搬到别的地方,但最近也没了动静,之前去采购时候观察到顾客并不是很多,停车场内多数车辆都是去天美新天地和附近购物的人。家家利超市长风店也贴出“店面升级、敬请期待”的告示。沃尔玛超市长风店则是因为停车场老旧、停车不方便的问题去的数次也渐渐少了。

此外,永辉超市虽然来太原比较晚,应该是目前连锁店较多的外来超市,尤其到晚上7点以后,特定商品5折的促销吸引不少消费者光顾。

而在美特好迎宾店,相比则热闹些,整个购物环境显得更为忙乱,不少顾客已经推着手推车开始选购,顾客多、促销人员也多,在乳制品销售区试吃、打折、买赠等活动引得不少人驻足。还有不少人等待购买馒头、花卷之类。收银台也是全面开放,有的柜台已有排队的顾客。“我常来,美特好大大小小好像有30多家连锁店,店多而且就开在家门口,所以买个东西特别方便,过条马路就是,无论蛋菜肉奶,还是馒头面条,都在这里一站式采购了。”王女士就住在长风街东风佳苑,距离美特好迎宾路店不到200米,很是方便。

差异化促进精品超市走俏

“买贵了退差价”这句话很多消费者都听过,是超市在竞争中宣传促销的一句话,而精品超市多以进口商品或优质生鲜类为主打商品,在购物场景和商品品质、品类上做文章,并不以低价来吸引消费者。

现代商业运营中,超市肯定是其中必备的,很多消费者习惯下班后去超市买些生活用品再回家。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不仅仅满足于日常生活所需,更愿意花钱去提升生活品质,这样定位高于普通超市的精品超市也就逐步走入大众视野。华润万象城负一楼的Ole’精品超市就以这种差异化经营,从中高端和年轻消费群体中分走一杯羹。

“我平时就买些乳制品和水果,这种树莓别的超市没有,这里可以挑选的品种更多一些。”4月18日,一名正在购物的女士说。记者看到,在她的购物车内已经放了几瓶小容量的牛奶和切好的西瓜、香蕉等水果。在这里,虽然进口商品和生鲜的价格略高于普通超市,但仍然抵挡不住消费者的热情。家住绿地小区的边女士经常去购物,“这里进口商品多,不用走出国门就能尝到国外美食,而且老公喜欢吃纳豆,这里品牌多能挑选,我们每周来一趟,集中采购一次。”她表示,自己和老公年薪都不算低,每次购买千元左右的商品并不会觉得贵。

“感觉超市更注重购物体检,在整体环境、装修,还有货品陈列上都有所体现。不少商品虽然价格偏高,但可以提供试吃,先体验再购买。这点我感觉特别好。”柴女士表示,生鲜、水果、肉、菜等大多都经过精加工,以小包装销售为主,让消费者购买更方便、回家处理起来也便捷。

资料显示,精品超市起源于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时,美国出现了“零售革命”,人均可支配收入迅速增长,活跃的消费市场催生出众多的高端食品超市,为中高收入家庭提供更高品质的食物和日用品。我国当前的发展状况类似于美国那时的发展状况,经济迅速发展,消费者对日常消费品的品质要求逐渐提升,出现了Ole’、City shop和Taste等精品超市,为消费者提供精选食材和中高端日用品。省城目前较出名的就是Ole’精品超市,此外在一些商业项目中,不少商超也配备有精品超市,这其中,包括了天美新天地、茂业天地、富力广场等。

一位招商资深人士表示,精品超市一方面能给顾客带来不同的购物体验,另一方面也在适应本土顾客的消费习惯,适应市场变化。目前超市零售业同质化严重,市场也趋于饱和,差异化经营无疑就成了其中的一个亮点。

超市业多重压力竞争激烈

3月份,在长风街千禧世纪广场地下一层的家乐福超市内,货品正在打折处理。4月1日,其发布停业公告,称“为了更好服务太原市场,进一步优化地区的商业布局,太原长风店于4月1日停止营业。”并公布停业后,各种售后服务处理办法。有人说是要搬迁到晋阳街,有人说因为亏损被迫撤店,无论何种原因,这个入驻太原近十年的超市转眼之间关门了。更为残酷的是,其附近的众多小店铺也纷纷关门。

从最新出炉的数据看,今年超市业一季度市场表现不佳,分析原因,大致是三大因素所致:大环境不可抗力、超市自身经营问题,以及竞争因素。

撇开前两个因素,消费者能明显感受到的肯定是竞争因素。“超市之间在竞争、超市和便利店也在竞争、超市和线上电商企业还在竞争,这样下去超市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常奔波于各大超市的供货商刘先生通俗地解释了这种竞争关系。他表示,超市的商品结构同质化现象严重,因为他们供应商体系大同小异,所以不可能有明显差异化的商品,这样他们之间的竞争就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价格竞争,很多消费者就会在众多广告中选择低价商品。唐久、金虎等便利店扎根于各街各巷,除了营业时间比超市长,还推出从电卡、煤气卡充值等便民服务,抓住了超市无法提供的经营方式。还有消费习惯的改变,很多消费者已经习惯网购或者就近购买,从去年开始,很多消费者都加入了社区团购,今年很多互联网巨头们都开始对社区拼团投入很多精力,迅速以低价占领市场,从实体零售业分食了更多消费者。

“竞争激烈,优胜劣汰在所难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超市、便利店各有千秋,针对不同消费的人群,也都能在其中找到合适的消费品,超市在面临多重压力下,出现衰退或者倒闭的现象很正常。”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称超市业将会迎来残酷的调整期。

本报记者李若男采写、拍摄

(责编:李琳、褚嘉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