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3年4月6日,伴随着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喊出“冲啊!”,数万土耳其士兵向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发起了猛攻。

伊斯坦布尔是亚洲还是欧洲城市(土耳其首都是伊斯坦布尔)(1)

5月29日只听“轰轰”的巨响,君士坦丁堡城墙轰然倒塌,土耳其士兵如同潮水般涌入城中,并用手中利刃肆意的攻击迎面而来的东罗马士兵。

千钧一发之刻,东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亲自披甲上阵,冲击土耳其士兵的“人海”,无奈寡不敌众英勇牺牲,随着他的倒下,传承千年的东罗马帝国迎来了终结。

土耳其人在君士坦丁堡的废墟上修建起了伊斯坦布尔,构造了疆域囊括巴尔干半岛、中东及北非之大部分领土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成为西欧诸国难解的心头大患。

俗话常说“万事盛极而衰”,土耳其在19世纪初由于对工业革命的反应慢了半拍,跟西欧诸国的国力对比,在此消彼长之中越来越大。

伊斯坦布尔是亚洲还是欧洲城市(土耳其首都是伊斯坦布尔)(2)

时间扭转到20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国力更是衰微到了连其后花园中东地区也无法守住,不但附属国纷纷对它渐行渐远,法国、英国等工业强国还将战舰开到了其首都伊斯坦布尔附近执行“炮火威胁”。

面对如此困局,奥斯曼土耳其也不是没有想办法改变,它在1914年联合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组建同盟国掀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希望通过重新洗牌的方式,让自己重回巅峰状态。

可惜它站错了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是为同盟国完败。作为战败国的代价,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被迫在1920年8月接受了《色佛尔条约》,将包括巴尔干半岛在内约五分之四的土地割让出去,且经济税收以及军事武装统统接收英法监督。

面对如此苛刻的条约,土耳其人民彻底的疯狂了,他们认为政府签署的这个条约极大的损害了土耳其人的利益,因而在土耳其民族主义领袖穆斯塔法·凯末尔的倡议下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在安卡拉成立,取代“卖国”的苏丹政府。

伊斯坦布尔是亚洲还是欧洲城市(土耳其首都是伊斯坦布尔)(3)

根据该议会“誓死捍卫”国家利益的精神,大批土耳其军队开始重新武装了起来,并发言只要西欧诸国敢让土耳其人生活过不下去了,他们就跟谁拼命。

那时作为战胜国的盟友希腊,计划强行执行《色佛尔条约》,结果被土耳其军队击溃于沙卡利亚河。考虑到战事继续延展下去,极有可能诱发下一次世界大战,而持续数年的一战早已打空了欧洲各个主要大国。

所以作为战胜国主力的法国和意大利在1921年9月宣布重新和谈,进而在1923年正式签署了取代《色佛尔条约》的《洛桑条约》,确定了当今土耳其的国境,并准许穆斯塔法·凯末尔建立土耳其共和国,取代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政权。

与此同时由于新确定的国境线下,旧的首都伊斯坦布尔几乎完全位于边境地带且四面通海,是个易攻难守之地,相对的共和国也没有足够的军力去保卫它。

所以凯末尔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选择将首都放在了自己为土耳其民族力争利益的起点安卡拉。

伊斯坦布尔是亚洲还是欧洲城市(土耳其首都是伊斯坦布尔)(4)

配图来源网络,版权人若觉不妥,联系我们!立马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