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这是黛玉初进贾府,呈现在她眼中的王熙凤。诚然,曹公对女性有一种特殊的偏爱,他借宝玉之口,说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可见其宠爱程度之深。

纵观整部《红楼梦》,曹公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做了太多笔墨。他爱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许她倾国倾城貌,兼具不食人间烟火的灵气;他爱举止娴雅的宝钗,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纵然无情也动人;他爱湘云,在家庭动荡面前,仍然保留一份潇洒,风流倜傥、肆意奔放。他爱探春,爱宝琴,爱袭人。

然而其中最光彩夺目的人物,当非王熙凤莫属。

评价红楼梦王熙凤的人格特质(解析红楼梦王熙凤)(1)

“泼辣”、“狠毒”、“强势”,凤姐身上有着太多类似的标签。确实,身为贾琏的妻子,王夫人的侄女,荣国府的大总管,她手握着家族的财政大权,做事雷厉风行,为人心狠手辣,令不少下人闻风丧胆。

凭借着一股强势和气魄,她把偌大的家族打理得井井有条。在外,她是翻云覆雨的英雄;可回到家,她也是一位妻子,是一个孩子的母亲,这一面,往往被大多数人所忽略。

今天,我们就一起解读王熙凤,看看她打拼事业的同时,如何打好了婚姻的保卫战。

一:面对事业:精明能干,她是众人眼中的“女强人”

放眼贾府,林黛玉前身是绛珠仙草,如此算来也是半个小仙女,姑且不计;那青年丧偶的李纨,立着贞字招牌,平日就在大观园里带带小叔子、小姑子;王夫人更是大家闺秀的典范,除了宝玉挨打那回真的触到底线,你看她什么时候跟贾政红过脸;宝钗明事理,论精明绝对不输凤姐,奈何打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旗号,有力使不出。

论工作能力,能真正跟王熙凤媲美的,寥寥无几。

当年贾王史薛四大家族风头正劲,撑起了上层贵族的半边天。凤姐是王家的闺女,嫁到同样位高权贵的贾府,门当户对,也算是从一家豪门进入另一家豪门。这样的女生,吃惯了玉盘珍馐,闭门当个阔太太她是不屑的。

王子腾为京做官,家里必定也是权势滔天。凤姐从小耳濡目染,常言道“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见了这么多年,又是如此聪慧一个人儿,好不容易嫁了过去,婆家男性这边就是个摆设,要说持家,还是要女人来担这个活。

评价红楼梦王熙凤的人格特质(解析红楼梦王熙凤)(2)

第13回秦可卿去世,尤氏难挑大梁,身为一家之主的贾珍一筹莫展,还是凤姐临危受命,协助打理宁国府诸项事宜,才使得葬礼免了许多混乱。尤其当其他重要宾客到访哀悼,贾府的女眷们一个个手足无措、唯唯诺诺,唯独王熙凤一人面色不改,说话依旧落落大方。

工作事物上独当一面,在处理上下级关系时,王熙凤同样让人自叹不如。

第3回黛玉初进贾府,从她的视角下,我们见识到了古代这种贵族的等级森严。虽然是在贾母房内,一众女眷,没有任何男性在场,可上到王、邢夫人,下到丫鬟婆子,无不屏气凝神,不敢多说一句。而凤姐一到场,气氛立马变了。

这王熙凤拉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只可怜我这妹妹这么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说完便用帕拭泪。

评价红楼梦王熙凤的人格特质(解析红楼梦王熙凤)(3)

贾母作为整个家族地位最高的女性,又是上一代的管家人,这样看,也算是王熙凤的顶头上司。上面这番话看似简单轻松,其实句句透着机锋,字字都在讨好着贾母。说黛玉像是亲孙女儿,瞬间拉近了她与贾府的距离,毕竟林黛玉姓的是“林”,不是“贾”;更高明的是,身为亲孙女儿的探春、迎春、惜春悉数在场,连带着被夸了一通,嘴上不说,心里必定是欢喜的。

贾敏是贾母唯一的女儿,奈何因病早逝,她把这份疼爱转移到了黛玉身上。凭凤姐的眼力,她早已参透,所以她会赶在黛玉抵达之前,早早量身做好了新衣裳;那日贾母带着刘姥姥参观大观园,看见黛玉的潇湘馆纱窗旧了,有些不悦,凤姐总管府内事宜,这当然算作她的过失。

王熙凤到底是王熙凤,她临危不乱,一面应承着一众老小,一面悄无声息命人早取了一匹纱来,贾母也渐渐舒展了眉头。

在推崇“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王熙凤确实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她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擅长将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年纪轻轻,她已经接管了家族的财政大权,面对贾府纷繁复杂的局面,她敢于迎难而上;为了制定严苛的规章制度,她从不怕得罪下人;他懂得如何处理与上层的关系,深得贾母和姑娘们的喜爱。

精明能干,于事业,王熙凤绝对是众人眼中的“女强人”。

二:面对婚姻:收敛光芒,她是丈夫背后的“小女人”

王熙凤嫁入贾府不久,就成为家族的掌权者。虽说娘家背景实力雄厚,又有姑母王夫人撑腰,但如果没有一定的手段和能力,断然无法做到这么高的位置。

在事业上,凤姐站在所能抵达的最高峰,指点江山;面对婚姻,她不再光芒万丈,而是甘心做起丈夫贾琏背后的“小女人”。

凤姐工作太狂,狂到几度让人忘记,她还是一个女人。只有在贾琏面前,她不再坚硬,柔软得像一滩水。当然后来夫妻关系恶化,暂且不提,但起初小夫妻还算是新婚燕尔,甜蜜之情羡煞旁人。

第14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贾琏作为表兄,一路护送黛玉暂返家乡。古代没有高铁,最快的交通工具也就是骑马和坐船,黛玉这次回家,少说也得小半月。“凤姐每到晚间,不过和平儿说笑一阵,就胡乱睡了。”“胡乱”二字,顿时将王熙凤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也让我们看到她作为妻子柔情的一面。

评价红楼梦王熙凤的人格特质(解析红楼梦王熙凤)(4)

在婚姻中,她从未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管家人,她也是最普通不过的小女人。

所以,在贾琏陪同黛玉回江苏老家祭奠病逝的父亲时,她会挂念;在派回来的人汇报在外情况时,她会一问再问;出门外在,天高地寒,她会在忙碌一天后,就着油灯打点贾琏的大毛衣裳。

凤姐见昭儿回来,因当着人未及细问贾琏,心中自是记挂,待要回去,争奈事情繁,一时去了恐有些失误,惹人笑话。少不得耐到晚上回来,复令昭儿进来,细问一路平安信息,连夜打点大毛衣服,和平儿亲自检点包裹。再细细追想所需何物,一并包藏,交付昭儿。

这一刻,她不是什么让人闻风色胆的管家,这一刻,她只是一个妻子,一个记挂丈夫的妻子。

第16回贾琏回家,书中有一段有趣的描写:“凤姐见贾琏远路归来,少不得拔冗接待。房内无外人,便笑道:‘国舅大爷大喜!国舅老爷一路风尘辛苦!小的听见昨日的头起报马来报,说今日大驾归府,略备了一杯水酒掸尘,不知赐光领否?'贾琏笑道:‘岂敢,岂敢!多承,多承!'”许久未见,夫妻俩见面竟是先开一通玩笑,互相打趣对方,这与平日高傲的王熙凤大相径庭。或许,关起家门,这才是他们习以为常的相处模式。

古代女性,大多是对丈夫的情感依赖,凤姐的“柔”,还有一种对丈夫的尊重。悄无声息,却让人莫名的舒服。

贾琏是个无能之辈,他的才华不及凤姐半分。女强男弱的设定,在当今实不少见,如何遮掩自己的锋芒,保留丈夫的面子,就显得至关重要。

评价红楼梦王熙凤的人格特质(解析红楼梦王熙凤)(5)

贾母委托凤姐替宝钗置办生日会时,她没有自作主张,而是关上家门,跟贾琏商量对策。她是真的不知道吗?前有黛玉的先例,宝钗将笄之年,定然是要多添些。这贾琏想到的,她都想到了。

我也是这么想着,所以讨你的口气。我若私自添了东西,你又怪我不告诉明白你了。

凤姐没指望贾琏给出多么高明的见解,不问,她一个人亦能把生日办得圆满,只是贾琏就少了一份参与感。商量,是对丈夫的尊重,也是凤姐作为妻子的隐性柔情。

在外,凤姐一个人撑起来一片天;在内,她为人妻,尽心尽力做好一个女人的本分。当最初的新鲜褪去,贾琏还是另娶她人,将发妻王熙凤无情抛弃,爱情事业双丰收,她没有做到。但至少,凤姐真的努力去做了。

收敛所有的光芒,努力,去做丈夫背后的那个“小女人”。

三:三处暗示,揭示了王熙凤忠贞的爱情观

宁国府的忠仆焦大,在一次醉酒中大骂“贾府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因为这句醉话,很多人怀疑暗讽的正是王熙凤。诚然,日常相处中,凤姐确实不太“避嫌”,但那多是性格原因和长期工作养成不拘小节的习惯。我认为,婚姻中王熙凤是一个专情的人,从文中一些细节来看,有三处暗示揭示了她的爱情观。

第一处暗示:第11回贾瑞假装与凤姐偶遇,借着四下无人,对她进行言语上的调戏。我们看一下王熙凤是怎么做的。

凤姐儿故意的把脚步放迟了些,见他走远了,心里暗忖道:“这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那里有这样禽兽不如的人呢!他如果如此,几时叫他死在我手里,他才知道我的手段。”

凤姐和男人打交道时,丝毫不落下风,但同贾瑞的对话,就像受了奇耻大辱,背地里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还发出狠话发誓要整死贾瑞。要知道,王熙凤手段虽绝,但也只是占个财物上的便宜,例如放高利贷、卖人情获利等,不至于置人于死地。而她这回,咬牙切齿地取贾瑞性命,可见其愤怒程度之深。当然,素日说一不二的王熙凤也是这么做的,贾瑞正照风月镜,命丧黄泉。

评价红楼梦王熙凤的人格特质(解析红楼梦王熙凤)(6)

贾瑞的出现,正是给了凤姐一个正名的机会,表明自己对婚外恋的痛恨,同时侧面表达了对丈夫贾琏坚定不移的爱情。

第二处暗示:贾珍私生活混乱,不仅逼奸儿媳秦可卿,更是与妻子的妹妹尤二姐偷情。而尤氏呢?虽为宁国府的当家奶奶,但并无实权,素日只是顺从贾珍。即便自己的丈夫与妹妹生出这等龌龊事,她依旧不敢多说一句话。

当事情败露后,凤姐没有假意安慰,而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尤氏的懦弱。

自古说“妻贤夫祸少”,“表壮不如里壮”,你但凡是个好的,他们怎敢闹出这些事来?你又没才干,又没口齿,锯了嘴子的葫芦,就只会一味瞎小心,应贤良的名儿。

凤姐和尤氏同是贾府的媳妇,贾珍年纪比贾琏大,按理凤姐还应叫尤氏一声嫂子。可在这番话里,凤姐直白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锯了嘴子的葫芦”,可见是发自内心的鄙夷。

评价红楼梦王熙凤的人格特质(解析红楼梦王熙凤)(7)

她看不起贾珍的不光彩行径,更看不起尤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纵容行为。对于婚姻的不忠,王熙凤的强烈态度在此可见一斑。

第三处暗示:贾赦要纳鸳鸯为妾,作为正房的邢夫人不仅没有流露丝毫不满,反而跑前跑后,极力撺掇这门婚事。诚然,鸳鸯是贾母的心腹,这么多年陪伴左右必然割舍不了,所以贾赦不敢说,想要妻子邢夫人出面。而邢夫人同样抹不开面,就折中找到了儿媳王熙凤。

按理说,公婆有命,身为儿媳鲜少有回旋的余地,而凤姐却婉言拒绝。

“我叫了你来,不过商议商议,你先派上了一篇不是。也有叫你去的理,自然是我说去。你倒说我不劝,你还不知道的那性子的,劝不成,先和我恼了。”

不管背地怎么想,凤姐跟人能保持表面上的和气,可这回,她却惹恼了邢夫人。对贾赦纳妾的消极态度,可以看出王熙凤内心是十分鄙视这种做法的。

外在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其实凤姐骨子里是传统的,她是一夫一妻制的坚决拥护者。她的爱,不像宝黛那样轰轰烈烈,却是细水长流、忠贞不渝,自始至终捍卫着婚姻的底线。

那便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结语:

“一从二令三人木”,在男子三妻四妾的古代社会,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太过理想,凤姐也终是为自己的爱情观付出了代价。当得知贾琏在外偷娶尤二姐,她毫不手软,设计这个闯入别人婚姻的第三者,逼得尤二姐吞金自尽。而这,也加速了他们夫妻关系的恶化,最终落得个被休的凄惨下场。

婚姻失败,我们无法把责任简单归咎于一方,凤姐将人致死是过于极端,但贾琏真的就可以以无辜者的身份置身事外吗?

评价红楼梦王熙凤的人格特质(解析红楼梦王熙凤)(8)

很多次我在想,倘若贾琏只是懦弱无能,没有继承贾府其他男人好色的毛病,或许凤姐真的可以经营好自己的家庭。

毕竟,她曾放下工作中坚硬的盔甲,放低姿态,用心去做一个好妻子。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有着太多王熙凤这样的角色涌现。她们既要徒手打拼自己的事业,做一个“女强人”,又要妥善经营自己的婚姻,做一个温柔的“小女人”。很多人总是习惯将家庭和事业放在对立面,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只是,你不尝试一下,怎么就知道不能两全呢?

像凤姐这般,勇敢追求事业,也誓死捍卫婚姻。接受这场爱情保卫战,“女强人”,一样可以迎来爱情的春天。

作者简介:马小牙/ 99年在校大学生,读书写作,简单生活,简单爱。

希望那些温暖过我的人和字,亦能温暖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