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下山完结版(道士下山人生何以安下)(1)

对于陈凯歌大导演的这部最新力作《道士下山》,其实很像是每个人最初步入社会的人生经历与体验过程。当观众一直被王宝强饰演的年轻小道士何安下的视角所引领,从他眼中的世界以及涉猎的人生百态、乱世不堪而了解当年那个年代市井与江湖的险恶、男女之情、门派恩怨的冤冤相报与人心不古,其实从内心中的感受多少是有些凄凉与悲哀的。

电影《道士下山》,从最初的何安下比武胜利被李雪健饰演的师父奉劝,作为道观里最有本事的徒弟,理应下山讨一份生活,把更多的留在道观中继续修行的机会给其他师哥、师弟,到他前途未卜,不知所措地下山,从一张白纸般到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感,以及不断的历练与磨难,且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开始,它的内心在不断变化与成长,给他以及观众在这段下山体验中找寻着人生不同的境界与奇遇。

《道士下山》中除了王宝强饰演的何安下是整部电影的主线,一直穿插在几段故事中,其他演员饰演的部分都是何安下生命中的匆匆过客,他们用实际的经历或多或少的都在为何安下上了人生中的最重要的几课。救命之恩、男女之情、师徒之义,这些在何安下的心中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几笔,而相对在江湖中混乱的恩怨再加上民国时期的动荡时局也同样激发与触动了何安下的内心,在如此短暂的下山时间,在每段经历都不算大的地点空间中,何安下承受与成长着。

对于陈凯歌导演的作品,很多观众一直是抱有着太多的期许,在每一次印有陈凯歌风格的电影标签上,观众往往都愿意找寻自己对于他惯有的印象与定义,这包含导演本身的在电影艺术领域的底蕴,也包含他鲜明的对于电影艺术的把控和自己的理解,当然这部电影《道士下山》也不例外。故事的取材是来自徐浩峰的同名小说,而故事中的章节是导演介于自己的理解和需求而节选出来的。电影的手法与风格,不管是前半部分讨喜的范式幽默的搞笑,还是林志玲的美艳与吴建豪的阴柔,再到后半部分最引入入目的郭富城与张震的兄弟情谊都给这部电影带来了很多的惊喜。陈凯歌导演用自己对于武侠的理解以及想阐述的无论是江湖的生存道理还是世间的不平恩怨,都带给了观众不同的观赏感受。

细心的观众一定会发现,在这部电影《道士下山》中,导演在里面通过不同角色的嘴中,讲述了不同的人生道理,而随着这些不断输入给何安下的道理,才渐渐的把贯穿整部电影的精髓部分浮出水面。“不择手段是豪杰,不改初衷真英雄”是最初何安下下山时奉行的宗旨,到“及时行乐”的生活真谛,再到“生死轮回,无非花开花落”“唯有放下才能解脱”的生命意义,再到“不离不弃,不嗔不恨”的武学宗旨,似乎都在不断的点化着何安下,让他逐渐的在人生中真正的理解从山而下,下山再上的生命就是在不断轮回,生死之间的深刻道理,当然这些道理不仅仅是给何安下讲的,更多的是给看电影的观众说的。

优美的景致、精彩的场面、深刻的道理、幽默的桥段是《道士下山》最能体现其品质的几点要素,除了人生哲理的深刻以外,武打部分处理的精致好看是这部电影赏心悦目的关键所在,郭富城饰演的周西宇与张震饰演的査老板在对失传许久的武学绝技“猿击术”以快致胜,唯快不破的武学秘钥的展示中,可以说绝对是给这部电影加了分的。

何安下,何处可以安下,既是人的安下,也是心的安下,何安下最后仍然是选择重新上山安下自己的人与心,这倒让旁观的人们有几分羡慕,世俗的险恶在于让世俗中的我们无路可退,无山可上;道可道,非常道,《道士下山》里的道,虽然看起来精彩、眩目,但又如此的可望而不可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