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呼吸道病原菌构成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文章来源: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2, 3(3): 209-215

doi: 10.19983/j.issn.2096-8493.20220001

作者:冼少静1, 陈燕2, 马义铭2, 罗丽娟2, 龙颖姣2

作者单位:

1海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海口 570311

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长沙 410011

通信作者: 龙颖姣,Email: longyingjiao@csu.edu.cn

基金资助: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JJ5818)

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建设项目(2012-65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历模板(论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呼吸道病原菌构成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

冼少静,硕士研究生,海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海南医学会呼吸系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常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睡眠分会委员。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8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历模板(论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呼吸道病原菌构成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

龙颖姣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治医师

湖南省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联盟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

主持省科技厅课题一项

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3部

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第六完成人)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通信编委

摘 要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住院患者的呼吸道病原菌构成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51例住院慢阻肺并进行痰培养检查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总结病原菌构成特点,比较痰菌阳性组和痰菌阴性组患者临床特征,分析痰检阳性的危险因素。

结果:共送检标本1353份,阳性检出率为35.33%(478/1353)。检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52.51%,251/478)及真菌(43.72%,209/478)为主,其中检出率最高的5种革兰阴性菌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54株(21.51%)、肺炎克雷伯菌53株(21.12%)、铜绿假单胞菌48株(19.12%)、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6株(14.34%)、流感嗜血杆菌14株(5.58%);真菌为念珠菌128株(61.24%)、曲霉菌81株(38.7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慢阻肺患者检出病原菌与年龄、既往1年有无急性加重史、入院前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体质量指数(BMI)、慢阻肺评估试验(CAT)、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异常(OR=3.158, 95%CI=1.503~6.634)是检出病原菌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慢阻肺住院患者易合并革兰阴性菌和真菌感染,对于BMI异常的患者应积极完善病原学检查。

关键词: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真菌; 危险因素

全文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dbname=CJFDAUTO&filename=FBJK202203007&uniplatform=NZKPT&v=DtTs2FxFbW1HUad5Qrr5CSVl_jsCsbYiKGqmRhzSYvM9E2DuLiDiexdD1qLsbu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