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惠安石雕茶壶(论惠安石刻茶壶的艺术与鉴赏)(1)

摘要:石刻茶壶是集—雕刻艺术的观赏性收藏魅力及在现代的茶席、茶空间的运用跟个性化的展现为一体的惠安南派石雕艺术独有的一门雕刻技艺。

关键词:茶壶的历史 惠安石刻茶壶 石壶的特点 石壶的艺术鉴别及保养


一:茶壶的前世今生

我国古代的茶壶历史悠久,从广义上说,自从茶被人类利用到生活上以来,相关的茶具就应运而生。早期茶的饮用相对粗放,因此茶具也以陶制为主,并存在一起多用的现象。渐渐地随着饮茶的进一步精致化,到了唐代开始出现了专用茶具。茶圣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列举了28种茶器,可见唐代茶具的多样和讲究。到了宋代,饮茶更加普及,上至王公贵族,下到乡野村夫,饮茶已成为宋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明代开始饮茶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延续几个朝代的团饼茶被散茶所代替,散茶冲泡的饮用方式开始渐渐取代所谓的“唐煮宋点”。此时,真正意义上的茶壶开始产生,紫砂茶具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大行其道,并且以其与茶叶之间某种契合而成为明清两代最主要的茶具。那么从茶壶的制作材料来看,陶瓷及紫砂是最重要的一类,也是现存数量最多的茶具品种。除了陶瓷紫砂茶具外,其它的如:金、银、铜、锡等都是茶壶这个大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饮茶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二:惠安石刻艺术之茶壶

惠安石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技艺巧夺天工,久负盛名。千百年来,惠安先民历千年之岁序,融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为一体,汲晋唐遗风,宋元神韵,明清风范之精华,是源于黄河流域的北派逐渐蜕变成精雕细刻,智巧灵动的南派艺术风格。惠安石雕在雕刻风格上,讲究星神兼备,富有动感和气势,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动态美和神态美,在艺术特征上,突出智巧,流丽,精细,神奇,含有细节语言,富有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体现南派石雕婉约精美的特色。惠安石雕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历经一千多年的的发展,仍然保留着非常纯粹的民族艺术传统,保持着很完整的延续性,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惠安石雕多以实用为基础,从建筑园林装饰雕刻,室外大型雕塑到室内摆设观赏品、日用器皿等,用途非常广泛,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石刻茶壶的出现在惠安石雕近代的发展史中是不可不提的一种特殊的雕刻艺术。惠安石刻石壶诞生于80年代末,盛行于90年代初期。石刻茶壶的诞生源于惠安的特殊地理位置,惠安与台湾隔海相望,90年代左右,台湾到大陆经商的渔船一般都选择经武码头靠岸,正因为这样才滋生了小范围的货物来往,加上台湾地区的大力兴建寺庙的缘由。作为惠安石雕的代表发源地—崇武石雕自然而然的被有远见的台湾商人带到台湾去。著名的台湾饮茶文化推动了惠安石刻茶壶的盛行。惠安石刻茶壶就源源不断的被运到台湾去。也让惠安本土产出了诸多制壶能手,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林向阳和李惠青两位艺人。当时主要的制壶地区分布:林向阳老师为主的洛阳派,李惠青老师为主的惠安县城派,以及辐射周边的辋川、泉港、黄塘、螺阳的一些小作坊。在这里不得不提对惠安小件工艺品做出极大贡献的原东园玉雕厂的创始人—来自京城的中国玉雕大师-王金兰前辈。是她的出现使惠安石雕进入了另外的一片灵巧精细的新天地。她对惠安石雕艺术的贡献功不可没。石制茶壶盛行初期都是以小作坊,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出现的,所以那个时期的石刻茶壶大部分器型讲究,做工精细,质量上乘。但是因为雕刻工具品种稀缺、价格昂贵,所以产量很小。几乎供不应求。到了90年代初期,随着雕刻工具的改建跟普及,制壶的效率大大提高,而这时台湾地区对石壶的需求也很快的盛行起来,很快的,惠安的石壶产量开始跟不上了。加上利益的驱使。很多学徒就开始慢慢的从师傅身边剥离出来自己制壶。徒弟再带徒弟,以致石壶的质量逐渐下降。疯狂时期,在黄塘南坑村整个村庄家家户户都在彻夜赶工。许多没经过专门培训的工人也加入了制壶大军,导致了这个时期的茶壶质量严重下降,次品比比皆是,价格也直线下降。最终,惠安石壶也在疯狂后走向衰亡。最后只留下几位坚持创作的手艺人还一直守护着惠安石壶的尊严。


福建惠安石雕茶壶(论惠安石刻茶壶的艺术与鉴赏)(2)

木鱼石茶壶


三 惠安石壶的特点

惠安石壶的制作可谓是异军突起,集收藏观赏性和实用性为一身的壶艺品,无论从选材与制作、造型与品质都能充分地体现茶与石文化的艺术蕴涵。 惠安石壶的制作又可堪称为惠安石雕六大雕刻工艺分类中微雕(小型工艺品)的代表,它集圆雕、浮雕、沉雕、线雕、微型雕刻于一身,石壶的主要选料有惠安玉昌湖青石、泉州黑胆石、山东的木鱼石、蒙古的麦饭石及华安玉等硬性石材。特别是惠安本土的青石,山东的木鱼石、蒙古的麦饭石,以及最近流行的安化冰川石都是石刻壶艺的首选材料,早期的石壶材质选材较多的是泉州黑胆石,是其材料本质中所特有的密度与硬度(摩氏硬度6.5-7度)和材料的自然属性所决定。其以细腻坚硬的质地而闻名,以柔润幽黑的光泽而著称。它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如:(钙、锰、铁、磷、碘、镁)等,其中为含铁量最高。以天然地开石为材料的黑胆石茗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石材分子结构大,石壶表面没有泥泡浆,茶香更易渗透壶壁中,用石壶久泡茶后茶更香。而我所选的制壶材质更偏爱青草石跟木鱼石,特别是产自山东的木鱼石:木鱼石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锌、钼等,补充一定的微量元素,可提高机体代谢和多种酶的活性,产生扶正固本和补益作用。在使用功能上,木鱼石有着可以与紫砂壶相媲美的透气性功能,而且防腐功能特别好,被称作为“可以呼吸的天然石头”。泡茶次数越多,壶吸收的茶汁就越多,等吸收到一定程度就会透到石壶表面发出润泽如玉的光芒。特别适合武夷岩茶跟普洱茶的冲泡。个人觉得木鱼石是目前国内最适合做壶的一种天然优质材料。

随着近期茶道文化的兴起,全民物质水平的提高,较之一壶泡多种茶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很多茶人开始注重品茶的质量以及茶味的专一,于是一壶专泡一种茶种的茶壶已经不是啥鲜事了。一个茶人大多同时拥有好几把茶壶。茶壶已经不能停留在泡茶的功能体现更应该是茶人的精神寄托。而在茶壶的选择上也不会一直停留在以紫砂为主的茶具上。特别是茶道茶席的流行趋势必会带动更具玩味更具特色的茶壶上。而在材质的选择上,石制茶壶是众多品种当中的最具特色的。加上匠人精神的再次推崇,惠安石刻茶壶必将再次焕发出新的光彩。


福建惠安石雕茶壶(论惠安石刻茶壶的艺术与鉴赏)(3)

木鱼石南瓜壶


四:石壶的艺术价值

(一)石壶实用价值

1.石壶透气性强。制壶的天然石材分子结构大,石壶表面没有泥泡浆,茶香更易渗透壶壁中,用石壶久泡茶后茶更香。

2.石壶夏季泡茶不易变质。因为制壶的天然石材物理性能属于凉性,石材的临界温度也低。

3.用石壶饮茶有益健康。因为制石壶使用的材料是天然原石,有相当一部分石材中含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如黑胆石、青石、麦饭石、木鱼石等。常用这些石材制作的茶壶饮茶,有保健作用。

(二)石壶的观赏价值

1石壶在造型艺术上的创作余地较大。石壶的造型艺术除了可以表现传统的茶壶造型外,还可以根据石材的自然形态、色彩图形的自然形状来设计制作各种造型的石壶,真可谓淋漓尽致。

2.石壶在雕刻艺术上的创作余地也较大,由于材料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石壶的制作材料是硬性的,给工艺师在石壶艺术创作手法上提供了相当的余地,可以采用浮雕、圆雕、线雕等雕刻手法,可以充分地表现作者的思想与精神,使石壶更富有艺术生命力。

3.石壶艺术的独特性,在作者创制每枚石壶过程中,石壶材料的自然属性决定了设计制作石壶的独特性。 石壶的构思艺术是作者的社会阅历、文化修养、思想情感、艺术功底的综合体现。一枚石壶的设计制作,构思的成功是否壶设计制作成功的一半。一枚艺术价值高的石壶制作时间并不长,而构思的时间是制作时间的好几倍,好作品不是技艺因素来决定的,而更多的石技艺背后的思想高度创造了作品。有思想的石壶作品,才是真正的收藏价值所在。

五:石壶的保养

玩家讲究“器用即美”的境界。一把好的石壶也需要经过沸水与茶的洗礼才能焕发出它最精彩的一面。石壶通过用能越来越光亮,颜色会加深,产生一种玉质滋润的美感,更显壶的古朴,高雅和丰富的质感美。通过使用能陶冶性情,提高情操。因天然石头相对陶瓷类的茶壶较易磨损,建议在使用的过程在壶底垫块柔软的材质做壶承,每次冲泡之前先用温水淋壶身,再用沸水进行真正的冲泡程序。每次品完茶后,用温水冲洗干净内外壶身,再把表面擦拭干净晾干。为了达到养护的最佳效果,茶壶不适合一直使用,最佳使用周期为连续使用一周左右后再停一周左右,等壶身完全干透了再接着使用,这样养壶的效果最好。养壶能忘却烦恼,达到心平气和,修心养性之目的。石壶的最后一道工艺即是养壶的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