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提到吕布,大家一定马上想起吕布英姿凛凛地挥动“方天画戟”的模样。不过,你有没有想过史实中的吕布其实不用“方天画戟”呢?

吕布辕门射戟是不是真的(历史上的吕布能辕门射戟)(1)

编辑

戈和矛的结合体:戟

吕布辕门射戟是不是真的(历史上的吕布能辕门射戟)(2)

编辑

戈演变成戟的进程。(图片撷取自:百科词条)

戟这种兵器常见于古代战场之上,历史甚至可以远溯至商朝,是由戈演变而成的长柄多用途兵器。

吕布辕门射戟是不是真的(历史上的吕布能辕门射戟)(3)

编辑

戈。(图片撷取自︰百科词条)

吕布辕门射戟是不是真的(历史上的吕布能辕门射戟)(4)

编辑

早于商代的文献或考古文物已有“戈”的出现,据说灵感来自鸟啄。戈本来是一种跟战车战斗一起发展而来的兵器,图中便为先秦战车的的模拟图。(图片撷取自互动百科)

吕布辕门射戟是不是真的(历史上的吕布能辕门射戟)(5)

编辑

战车上的戈兵。(图片撷取自︰网上图片)

戈和戟都是华夏文明独特的兵器,戈最早发现于夏末商初,后因车战而盛行,末于汉代。它是在长柄的末端加装横向刃器,用以啄击、勾击对手,尤其便于战车士兵高居临下攻击敌人。

吕布辕门射戟是不是真的(历史上的吕布能辕门射戟)(6)

编辑

从左至右,联装戟、一体戟、戟刀、方天戟。(图片撷取自网络)

而戟则是在戈的形制基础下发展而成。最早期的“戟”还未称之为“戟”,而是以“戈矛联装”的形制出现,即是在戈头上方另外加装“刺矛”,使戈增添了“刺击”功能,使矛增添了“啄击”功能。直至西周时代为止,都仍未见“戟”字出现,但这种联装方式明显导致后来“戟”的出现。

吕布辕门射戟是不是真的(历史上的吕布能辕门射戟)(7)

编辑

戟取代戈成为步兵的主要兵器。(网上图片)

吕布辕门射戟是不是真的(历史上的吕布能辕门射戟)(8)

编辑

戟的演变。(网上图片)

吕布辕门射戟是不是真的(历史上的吕布能辕门射戟)(9)

编辑

戈戟的演变过程。(图片摄自:《战略战术兵器事典【中国古代篇】vol.1》)

后来随着锻冶技术进步,一体戟成为“联装”的另一种方式,把联装戟的各部份铸造为一体。及至铁器逐渐取代铜器,长戟的形状便更进一步得以定形,并渐渐取代戈成为战场上的主力兵器之一。

战国末年,冶炼技术进步,铁制的戟开始出现,戟刺亦变得尖长。随着冶炼技术进步,戟的铸造亦逐渐讲究起来。不过到两晋以后,盔甲日趋坚固,戈刃的杀伤力下降,更有可能被卡住,所以戟逐渐被刺击兵器取代,例如枪、矛。到唐代时,戟已经不再用于征战,反而成为一种仪仗用具,表现封建等级制度。

吕布辕门射戟却不可能用方天画戟作战?

吕布辕门射戟是不是真的(历史上的吕布能辕门射戟)(10)

编辑

电影《真‧三国无双》剧照。

东汉末年、三国时代,戟作为“汉代五兵”之一,仍活跃在军阵之中。谈到三国及戟,大家可能第一时间联想到《三国演义》中吕布手执“方天画戟”的形象,但其实历史中的吕布未必使用“方天画戟”。

吕布辕门射戟是不是真的(历史上的吕布能辕门射戟)(11)

编辑

周曰校插图版《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吕布辕门射戟。(图片撷取自:百科词条)

吕布辕门射戟是不是真的(历史上的吕布能辕门射戟)(12)

编辑

在《三国志・魏国・吕布传》及《后汉书・吕布传》都描写了“辕门射戟”的故事。吕布为平定袁术及刘备之间的争战,“令军候植戟于营门”,并以“射戟”作为赌注,“诸君观布谢戟小支,中者当各解兵,不中可留决斗。”然后吕布一战射中戟的小枝,于是袁术军按照约定退兵。

吕布辕门射戟是不是真的(历史上的吕布能辕门射戟)(13)

编辑

吕布辕门射戟是不是真的(历史上的吕布能辕门射戟)(14)

编辑

三国演义中的吕布画像。(图片撷取自:百科词条)

然而,在正史中的记载却显示吕布应该以矛作兵器,如《三国志》载“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又《后汉书》谓“布应声持矛刺卓”,很有可能《三国演义》是为了营造人物形象才指吕布惯用方天画戟,结果吕布的形象也确实深入民心。

吕布辕门射戟是不是真的(历史上的吕布能辕门射戟)(15)

编辑

武备志内有戟刀。(图片摄自《武备志》)

吕布辕门射戟是不是真的(历史上的吕布能辕门射戟)(16)

编辑

左一是“戟刀”。(图片摄自《武备志》)

吕布辕门射戟是不是真的(历史上的吕布能辕门射戟)(17)

编辑

“戟刀”属于“刀八种”之一,跟三国时代盛行的“卜字戟”完全不同。(图片摄自《武备志》)

吕布辕门射戟是不是真的(历史上的吕布能辕门射戟)(18)

编辑

最初的戟刀是在矛头下,一侧加上月牙形刃,后来更衍生出两边俱有月牙刃的戟刀、在刀头刀柄加上装饰的戟刀方天画戟。(图片摄自《武备志》)

而真正的“方天画戟”实际上要到宋代才真正出现,名为“戟刀”,据《武备志》记载属于“刀八种”之一,跟三国时代盛行的“卜字戟”完全不同。最初的戟刀是在矛头下,一侧加上月牙形刃,后来更衍生出两边都有月牙刃的戟刀、在刀头刀柄加上装饰的戟刀——方天画戟。

所以,纵使三国时代诸多猛将,如典韦、甘宁、张辽,都以戟作为兵器,但吕布就不可能“穿越时空”以方天画戟作为兵器

包括中国在内,现时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的武术爱好者,尝试重塑大枪技法。他们的不少技法,便是取材自《手臂录》。

吕布辕门射戟是不是真的(历史上的吕布能辕门射戟)(19)

编辑

扎枪-动作1:先以平枪姿势持枪,前手托起整根枪杆,后手握住枪根。

吕布辕门射戟是不是真的(历史上的吕布能辕门射戟)(20)

编辑

扎枪-动作2:后手向前直送,捅出枪杆。前手、身躯、脚步先固定位置,纯粹以后手移动枪杆。

吕布辕门射戟是不是真的(历史上的吕布能辕门射戟)(21)

编辑

扎枪-动作3:顺着捅出之势,前手放开让枪射出,腰及脚步亦随之转动,完成扎枪。

吕布辕门射戟是不是真的(历史上的吕布能辕门射戟)(22)

编辑

紫燕投林-动作1:我采取滴水枪的架式对敌,由于枪杆向下,对手遂顺势往我面部扎枪。

吕布辕门射戟是不是真的(历史上的吕布能辕门射戟)(23)

编辑

紫燕投林-动作2:我随即以拿枪的方式,两手向外转动,使枪由下而上、顺时针划出半圈。将对手过来的枪错往右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