燠热难耐时节,有潘金莲的葡萄架,有李瓶儿的翡翠轩,亦有春梅的冰湃西瓜和酸梅汤。盛夏是似锦繁花,也是浓艳的工笔画。在夏天,李瓶儿有了身孕,西门庆升了官;也是在夏天,金莲对西门庆大失所望,终于开始和陈经济眉来眼去。夏日是混乱的,有一种隐藏着的躁动,总要发生些什么。

酸梅汤 神仙喝法(酸梅汤还是明朝的好)(1)

戴敦邦 绘

一到夏天,最想坐在井边树下,摇扇,看星,纳凉。

这时候,如果手边有一碗冰湃过的梅汤,那简直是神仙日子。

这样的日子,我只能想想,而西门庆却真的如此过。

他让小厮去叫春梅,为的是“有梅汤提一壶来我吃”。等春梅来了,我倒不在意她手里那壶“蜜煎梅汤”,而是春梅挽着的“银丝云髻儿”。“云髻”是一种高如云的发型,以金银丝或头发围成。春梅的这个发型,在《金瓶梅》的丫鬟中是独一份,怪不得西门庆喝梅汤,独独要春梅侍奉。

西门庆对春梅青眼有加,另有一个原因—那日上午,西门庆请来吴神仙为诸位女眷算命,到春梅时,说她“必戴珠冠”。吴月娘听了不爽,说:“相春梅后来也生贵子,或者你用好他,各人子孙也看不见。我只不信,说他后来戴珠冠,有夫人之分。端的咱家又没官,那讨珠冠来?就有珠冠,也轮不到他头上。”

《金瓶梅》里,我颇喜欢春梅。她虽然是吴月娘送给潘金莲的丫鬟,却并不对主母趋炎附势,反而对一无所有的潘金莲青眼有加,凡事愿意施以援手。她也是西门庆家里最有独立人格的女性。在吴月娘对春梅做了一番评价之后,春梅的回答却是:“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从来旋的不圆砍的圆,各人裙带上衣食,怎么料得定?莫不长远只在你家做奴才罢!”

这样的志向,西门庆家的女眷里,恐怕只有春梅独一份儿。后来西门庆去世,吴月娘要卖掉春梅,赶走潘金莲。听到要打发她,春梅一点眼泪也没有,反而劝哭成泪人的潘金莲:“娘,你哭怎的?奴去了,你耐心儿过,休要思虑坏了你。你思虑出病来,没人知你疼热。等奴去了,不与衣裳也罢,自古好男不吃分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走时,她“跟定薛嫂,头也不回,扬长决裂,出大门去了”。

这样刚毅果决的春梅,做事却十分伶俐。西门庆要喝梅汤,现时没有预备,春梅来时,特意准备下冰盆,把壶置于冰中。“梅汤”用蜜煎,是明朝人的发明。要知道,宋朝人的梅汤用的乃是盐卤,《武林旧事》述及南宋时期杭州的“诸市”中有卖“卤梅水”者,工艺较为粗糙。“梅汤”这个名字到了元代才正式出现,《饮膳正要》里记载的“白梅汤”,可以“治中热、五心烦躁、霍乱呕吐、干渴、津液不通”。另有一本《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听起来很玄乎的“醍醐汤”,其实就是用乌梅和蜜做主料,这和我们如今的乌梅汤,已经没有很大区别了。

《红楼梦》里,贾宝玉被贾政一顿打之后,闹着“只嚷干渴,要吃酸梅汤”。袭人因为“酸梅是收敛的东西”不让他吃。我第一次读时很为贾宝玉鸣不平,袭人真是讨厌,被打了屁股,连口酸梅汤也不让喝。在《红楼梦》成书的清代,酸梅汤非常常见。《清稗类钞》中说:“酸梅汤,夏日所饮,以冰为原料,屑梅干于中,其味酸。……行道之人辄止而饮之。”清朝的《证俗文》里说:“今人煮梅为汤,加白糖而饮之;京师以冰水和梅汤,尤甘凉。”可见那时候,酸梅汤的调味料已经由蜜转向白糖了。

梅汤所用的梅子,多半是乌梅,乌梅买回来需要清洗多遍,否则吃到嘴里,有煤渣味。梁实秋在《雅舍谈吃》对酸梅汤的要求是:“冰糖多,梅汁稠,水少,所以味浓而酽。”我不喜欢这样腻歪的梅汤,却喜欢在梅汤里点一点盐桂花,喝到嘴里,酸与甜,还有一点桂花的香,在舌尖上抵死地缠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