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寒假,在家里呆了许久,家里鸡毛蒜皮的小事总是堆了一堆又一堆,我作为别人故事的旁观者,看着有些事自然觉得是主角太过矫情,但是又都是我最亲近的人,心疼之际,难免会想要劝他们看开一些,不要自己为难自己但自己的话自然是没有什么用的,家中的亲戚,都是比我多活几十年的人,人情冷暖见得多,道理自然也懂得多, 道理都懂,可就是做不到释怀我劝了一两次, 并没有什么用,也只好做好一个聆听者,不再发表什么高见有时候我坐下来细想,我没有经历他们的经历,自然是没有什么立场劝他们放开些,或许换做我经历了全部,也不见得会比他们做的好些,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九八,常想一二?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九八,常想一二(人生不如意之事)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九八,常想一二

放寒假,在家里呆了许久,家里鸡毛蒜皮的小事总是堆了一堆又一堆,我作为别人故事的旁观者,看着有些事自然觉得是主角太过矫情,但是又都是我最亲近的人,心疼之际,难免会想要劝他们看开一些,不要自己为难自己。但自己的话自然是没有什么用的,家中的亲戚,都是比我多活几十年的人,人情冷暖见得多,道理自然也懂得多,。 道理都懂,可就是做不到释怀。我劝了一两次, 并没有什么用,也只好做好一个聆听者,不再发表什么高见。有时候我坐下来细想,我没有经历他们的经历,自然是没有什么立场劝他们放开些,或许换做我经历了全部,也不见得会比他们做的好些。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这句话,我是在很久之前便听过,可当时年少轻狂,自是觉得这句话太过悲伤了些。这世间百态,所经历的事情,有好有坏是不假,可十之八九却不见得是真。这世间事,还是幸福愉悦占得多些,就算再不济,这悲与喜也应是:一半,一半。

那时的自己肯定是无法懂得:那些年长的人的脑海中,这不如意的事情当真是占了十之八九,以至于他们无论何时与旁人讲起过往,说的都是些悲伤的事。

我也曾细想过这种现象的原因:或许是因为这痛苦的事情,给人带来的打击总是比较直击心灵,而幸福的事情所带来的欢乐却总是容易让人遗忘;也或者是人们总喜欢向别人诉说一些悲伤与痛苦,只是为了从别人那儿找到一些不是解决办法的办法,或者是博取一些同情。而幸福的事情,你与并非很亲近的人讲起,就总是有炫耀的嫌疑,所以你讲起悲伤经历总是比讲幸福经历的次数多。而人的记忆又很是奇怪,过去的事情无影无踪,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你总是能很快地忘记,最后我们记得的,就是自己一遍一遍重复回忆的,重复说起的,那可能已经失真了的过往。所以那些年长的人们,经历了那么多的岁月,美好的事情总是忘得剩下一一二二,可痛苦的事情由于经常想起,确是记得清清楚楚。这记忆中的事,也就真的是,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了。

如果这个想法成立的话,其实让自己变得开心点这件事,或许容易许多。比如我们晚上写日记的时候,就拼命从自己的一天记忆中搜刮出几条幸福的事儿,哪怕是很小的事,记下来,睡前就回忆这些事情,会不会觉得这个世界更加美好一些?比如明天和朋友讲起自己的事儿,不说那些悲伤的事,努力地炫耀一下自己的幸福。

试想一下,如果你中午吃了一份不怎么样的午餐,当你还沉浸在这种痛苦中的时候,你的同事问起你:“中午吃的怎么样?”你考虑到如果狠狠地吐槽一顿,并不能让你的心情变得美好,然后转念微笑着回复了一句:“还不错,没那么糟糕。”然后再自己安慰一句,“嗯,没那么糟糕”。你的心情是不是会比吐槽之后,更加美好一点呢?如果不行,至少可以想成:“很好,把这家餐厅拉进黑名单,再也不会在这里浪费心情了,还好,这一顿,浪费的并不太多。”

不过,每个人性格不同,发泄情绪的方式不同,所以可能,试图说服自己这种方法对一些人一些事不太好用,不过我还是想要试试。冷静来想,其实‘欺骗自己’这种事,有的时候,并不是那么糟糕。如果我没钱吃饭,一连好几天吃白馍馍,我可能会说服自己“吃的还不错,还有吃的”。如果我工作不顺利,却又一时无法改变,只能忍耐的时候,我可能会说服自己“做得不错,至少有一份工作可以养活自己”。如果我和对象吵架了,可能会说服自己:“没事,至少自己还有对象可以吵。”

这个世界挺残酷的,社会也挺无情的,越长大,我的梦想就越渺小,因为我发现自己能改变的事情太少太少了,太多的事情,就算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也无能为力。长大,让我适应了很多的无能为力。说服自己,有的时候欺骗自己一下,能让自己不再沉浸在痛苦之中,能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能给我们继续好好生存下去的勇气。这种方法,虽然有的时候是粉饰太平,可在你绝望的时候,却是真的有用。我们改变不了这个世界的样子,能粉饰的只是自己的眼睛,所以就算做不了太多,也想努力让自己过得更开心一些。

“这世间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或许并非是真。但“常想一二”却是真心的劝告。很多事情或许我们无法左右,可是我们过成什么样,活得开不开心,却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