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看懂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观察从)(1)

一张图看懂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观察从)(2)

在《科技创新观察:国家重大基础科学设施聚集地——北京怀柔科学城》中提到,北京着力打造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怀柔科学城三大科技创新重镇。不同于怀柔科学城依托大科学装置带来的产业集聚效应,中关村科学城主要依托中国科学院有关院所、高等学校和中央企业,聚集全球高端创新要素,实现基础前沿研究重大突破。

截至2021年底,中关村科学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10604家、独角兽企业40余家、上市企业252家,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地级市(区)首位。在学术、产业、资本、人才等因素的汇聚推动下,中关村已经成为中国科技产业创新高地中符号性的存在。

一张图看懂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观察从)(3)

起源:为近代科技事业奠定基础

中关村,原名中官村,在北京海淀区东南部中心地带,泛指中关村路以东、清华园铁路以西、知春路以北、成府路以南地区。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共中央对科学事业高度重视,在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科学院成立后,迫切需要一个有足够发展空间的院址,经过反复调研、仔细推敲,最终确定了中关村地区。

当时,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已于1950年5月达成了将京西北郊(海淀、中关村一带)规划为文教区的共识。中国科学院领导认为,科学院应该靠近大学,促进高校之间人才共享和交流合作。因此,1951年在清华以南、海淀以东、京绥路以西、大泥湾以北,科学院规划出发展用地。同年11月,中国科学院第一座现代化科研建筑——近代物理研究所大楼在这里破土动工,迈出了“中关村科学城”的第一步。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大楼俗称“原子能楼”,是中国核科学发育成长的摇篮,为研制原子弹奠定了早期科学基础。随着时代的变迁,中科院近代物理所“裂变”出一大批重要核科学核物理学研究机构,如中科院系统的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等高水平研究机构。自此,一座座现代化科研大楼紧随其后落地中关村,科教兴国的引擎在中关村启动。

成长:注入创新驱动发展活力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激发了中关村的科技知识分子积极投身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驱动经济发展的全新尝试。中科院、北大、清华的一批知识分子纷纷走出“象牙塔”,创办科技型企业,京海、科海、四通、信通、联想等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在“两海、两通”巨大成功的带动下,中关村涌现了大批民营科技企业,1984年至1988年,从40余家增长到572家,一个被称为“民办科技实业家”的群体在中关村崛起,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逐渐形成。

在产业兴起的同时,中关村也做好了人才服务。1985年3月,为促进中关村人才交流有序进行,海淀区成立了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专门负责办理各类企事业单位的集体委托存档和个人存档的调入调出手续。自此,科技人员走出原单位、创办或加入新技术企业再无后顾之忧,人才自由流动为中关村的科技企业带来了新鲜血液和不竭活力。

1988年,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基础上,国务院划出100平方公里的土地,成立中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99年建成以中关村科学城、中关村西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核心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2011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获国务院批复同意。2012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由原来的一区十园增加为一区十六园。至此,中关村的产业版图雏形显现。

突破: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科技创新,关键在技术领跑。人工智能芯片、集成电路设计、液态金属增材制造……面向一个个关键领域,中关村拿出了一项项领先的科技成果。

为有效吸引全球前沿科技创新资源,中关村通过全球选拔、公开路演等方式,选拔出一批前沿技术企业,涉及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新兴行业。并在这些企业进驻中关村后,对其进行全方位加速升级孵化。截至目前,中关村聚集了联想控股、中科电子等高科技企业6000多家。

同时,作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中关村实行特殊政策、特殊机制、特事特办,大量聚集以海外高层次人才为代表的各类创新创业人才,并完善高层次人才发展的服务体系。目前辖区内汇聚了5000多名科学家和高级知识分子,仅两院院士就有130多位。

栗子敢言

中关村的变迁和发展,是我国科技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这里见证了基础建设的艰苦奋斗、科技实业的锐意革新、信息时代的多元发展,并一直在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地改变。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中关村创业大街”,从原来的电子大卖场到如今的创新工场,中关村正是在不断的迭代中,逐渐构建了自己的产业版图,保持自己科技高地的地位。

作家宁肯在《中关村笔记》一书中介绍滴滴出行的发家史时提到,“滴滴崛起于中关村,滴滴大厦坐落在中关村科技园数字山谷,不管它的命运如何,它走过的道路都体现着中关村的精神:创业、创新、百折不挠、锐意进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