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有人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认为鲁肃是一位忠厚长者。但陈寿眼里,鲁肃却是一位奇才。他在《三国志》中说:“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那么,鲁肃这位奇才“奇”在哪儿呢?我以为,主要奇在以下几个方面:

单刀赴会鲁肃有多厉害(轻财好义武术高强)(1)

一、轻财好义

鲁肃,字子敬,出生不久父亲就不幸去世,只能与祖母生活在一起,但鲁肃“家富于财”,家庭还是很富裕的。在这种情况下,鲁肃如果安于现状,当个富家翁还是不成问题。

但鲁肃之奇就在于,他不想安于现状,而是胸怀大志,希望有所作为。因此,与历史上许多有成就的杰出人物一样,鲁肃也把家中的田产变卖掉,然后大散财货,以救济穷人、结交豪杰名士。

周瑜任居巢县令时,曾带着数百人去拜访鲁肃,请他资助一些粮食。当时,鲁肃家里有两大仓粮食,每仓各有三千斛。周瑜刚说明来意,鲁肃就立刻手指其中一仓,将三千斛粮食赠给了周瑜,连眼皮都不眨一下。

在此之前,鲁肃与周瑜还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他能如此爽快地答应资助周瑜粮食,而且一出手就是三千斛,可见鲁肃是何等的慷慨大方,轻财好义。

因为这次交集,周瑜与鲁肃这两位在中国历史上非同寻常的人,才逐渐建立起深厚的友情,成为守望相助的战友。

单刀赴会鲁肃有多厉害(轻财好义武术高强)(2)

二、武术高强

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谋士往往就像西汉的张良或三国的郭嘉一样,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鲁肃也是一位谋士,但他绝不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相反,鲁肃是一位武术十分高强的人,这也是鲁肃的奇异之处。

东汉末年,战火四起,鲁肃的家乡临淮东城也未能幸免。鲁肃因此决定带领愿意追随他的精壮及其家人共三百多人,前去居巢投奔周瑜。途中,鲁肃一行人被袁术派来的州郡骑兵追上。

鲁肃让追随自己的精壮张弓搭箭,护卫老弱,然后对追兵说:“你们都是男子汉,应该明白大势。如今天下纷纷离乱,(你们追讨我们)有功得不到赏赐,(不追讨我们)无功也不会受到责罚,为何要这样逼迫我呢?”

说罢,鲁肃还特意向追兵们稍微露了一手高强的武术,他将盾牌插在地上,然后拿起箭远远地朝盾牌开弓射去,结果箭箭射中盾牌,最后竟然把盾牌都射穿了,看得追兵们瞠目结舌,连下巴都找不到了。

总之,一方面,追兵们觉得鲁肃的话说得有道理;另一方面,他们估计凭自己的力量也拦不下鲁肃等人,只好退回,鲁肃一行人这才顺利到达居巢。

单刀赴会鲁肃有多厉害(轻财好义武术高强)(3)

三、见识卓越

1、提出汉室不可复兴的思想

在历史上,西、东汉先后统治了中国数百年之久。因此,在许多人的思想意识里,有着根深蒂固的汉室正统思想,即便智谋见识高超如荀彧、诸葛亮等,他们殚精竭虑辅佐各自的主公,终极目的仍然是希望复兴汉室。

但鲁肃与荀彧、诸葛亮不一样,他辅佐孙权,目的并非是为了复兴汉室,而是帮助孙权称帝,这体现了他卓越的见识,也是他异于常人的一奇。

孙策去世后,经由周瑜推荐,孙权答应召见鲁肃。孙权问:“如今汉室大厦将倾,四方战乱不断,我继承父兄基业,希望成就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功业,请问你有何良策助我成功?”

鲁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在这个对答中,鲁肃不仅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的思想,还“丧心病狂”地建议孙权应该趁机剿除黄祖,进伐刘表,占有长江以南地区,进而称帝建号,夺取天下。

鲁肃提出这样的观点和主张,在当时的许多人看来,是大逆不道,是要诛灭九族的。但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来说,这恰恰是鲁肃有别于常人的奇异之处,彰显了他的高瞻远瞩和卓越见识。

单刀赴会鲁肃有多厉害(轻财好义武术高强)(4)

2、力主抗曹

曹操收降荆州刘琮后,准备率大军与孙权“会猎于吴”。孙权召集部下商议对策,包括张昭在内的大臣们全都人心惶惶,纷纷主张向曹操俯首称臣,唯独鲁肃认为孙权不可以向曹操投降。

鲁肃认为,那些主张向曹操投降的人,都是在为各自的利益考虑,并非是在为孙权的利益考虑,是不足以与他们商议大事的。因为臣子部下向曹操投降,曹操也许还会善待他们,让他们当个一官半职,保住他们的荣华富贵,而如果孙权去投降曹操,曹操必定不会善待孙权。

“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臣子部下可以向曹操投降,但孙权却不可以,这也是鲁肃异于常人的见识,也是鲁肃被称为奇才的原因之一。

单刀赴会鲁肃有多厉害(轻财好义武术高强)(5)

四、气度恢弘

1、举鞭豪言,意气风发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周瑜与鲁肃能成为生死相托的挚交好友,是因为他们都是气度恢弘的人。唯一不同的是,周瑜对张昭、程普等东吴老人还能礼敬三分,而鲁肃却不怎么把这些老人放在眼里。或许正因为此,所以张昭才会认为鲁肃不够谦虚,多次在孙权面前非议、诋毁鲁肃,说鲁肃年少粗疏,不可重用。

赤壁之战,鲁肃以赞军校尉的身份助画方略,协助周瑜对抗曹操。曹操战败,鲁肃得胜归来见孙权,孙权起身迎接鲁肃,说:“子敬,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鲁肃趋前回答说:“还不够。”

众人闻之,无不愕然。孙权身为主公,持鞍下马相迎,难道还不足以彰显鲁肃的尊贵?小子未免太得意忘形,太猖狂了吧!但鲁肃对于众人的心思不加理会,就坐后徐徐举鞭,对孙权说:“愿至尊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更以安车挆轮征肃,始当显耳。”意即,等孙权统一天下当上皇帝后,再来迎接我,这才足以彰显我的尊贵。

这是何等的意气风发、气度恢弘?!难怪孙权闻言之后,会抚掌欢笑。

单刀赴会鲁肃有多厉害(轻财好义武术高强)(6)

2、借荆州

当然,鲁肃的气度恢弘,并非只是体现在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上,还体现在“借荆州”这件事上。

按照先前的谋划,鲁肃是建议孙权趁天下大乱夺取荆州的,但后来又为何主张把荆州借给刘备呢?

原因有二:

其一、曹操虽然在赤壁之战中战败,但其势力依然强大,不是东吴单方面所能抗拒的,故而必须联合刘备,共同抗拒曹操。

其二、赤壁之战后,东吴虽然占据了荆州,但恩德信义尚未施行于民众,未能得到荆州民众的拥戴。与其无法掌控荆州,不如把荆州暂时借给刘备,让刘备去管理荆州。这样一来,曹操多了一个敌人,而东吴却多了一个盟友。

关于鲁肃借荆州的各方反应:

刘备当然是求之不得,孙权起初也赞同把荆州借给刘备,但后来对此却颇有微词,说:“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

单刀赴会鲁肃有多厉害(轻财好义武术高强)(7)

曹操的反应最有意思。当正在写字的曹操获知鲁肃劝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时,竟然惊得连手里的毛笔都掉落到地上。

通过曹操的反应,我们不难看出鲁肃把荆州借给刘备对当时天下局势的巨大影响。否则以曹操的城府、气度,也不至于如此失态。而这一巨大的影响,说白了就是,如果孙刘联盟,曹操就无法在短时间内统一天下。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当孙刘联盟时,曹操确实无法统一天下。直到孙刘两家因为荆州问题大打出手,联盟破解,彼此消耗,势力受损,曹魏与西晋才有机会分别消灭蜀汉和东吴。这又从反向证明了鲁肃主张借荆州给刘备,联合刘备共同对抗曹操的远见卓识和恢宏气度。

鲁肃一出手就把三千斛粮食赠给了周瑜,这已经足够令人称奇了。而荆州的价值,又是三千斛粮食所无法比拟的,但鲁肃还是主张把荆州借给刘备,更是奇上加奇,没有恢宏气度和远见卓识,是不可能做到的。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灭国。鲁肃不仅轻财好义、武术高强、治军严谨,还具有非比寻常的远见卓识和恢宏气度,所以陈寿才会说他“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