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康辉

太极拳如何放松?

放松是各式太极拳的基本习练要求,甚至练了很久的太极拳习练者,得到老师的指点,仍然被要求继续放松。为什么要放松?如何放松?不少太极拳友对此很是困惑。

太极拳是“四两拨千斤”的艺术,说明太极拳很讲究经济用力。在习练过程中,只有放松才能“周身轻灵,节节贯串”而发力精准,只有练得松沉才能感知对方“来脉”,进而快速“转关”。拳谚云:“宁打一根棍不打一条绳。”放松在太极拳中的攻防意义重大。因此洪均生先生在《太极拳三字经》中指出:“每一动,螺旋形,其要求,圆而松。”杨澄甫先生也要求“周身骨节均需自然松开”。

简述一下太极拳对健康的价值(练习太极拳老生常谈的一些问题)(1)

关于如何放松,我的体会是先学会用力,再把力卸掉就可放松。人们往往在一开始学拳的时候太僵,通过我这么多年教拳的体会,我是首先让学员用力。我们练拳的时候如何放松?肯定不是到处都放松,都放松了你就站不住,再松就躺在地上了。

我是搞推手出身的,我教拳的时候讲求用劲,哪里用劲?你想让哪里放松你就先让它用劲,用劲以后才知道放松。怎么用劲?百会穴上顶,这个劲要顶起来先用力,一用劲明显升起来了,身体顶起来以后自然身体直了,直了以后你如果用劲,肯定气要向上浮,把这个劲顶住,就像用绳子把它悬起来,头颈顶起来以后从颈部往下一直放松,放松到两个脚腕。脚要有劲踩住地,感觉身体很直,顶天立地,柱子不能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对全身而言,头顶不能因放松而下塌,相反需要“悬”起来,仿佛有一根绳子将头挂在空中,从脖子以下节节松开至脚即可。

有很多人练拳的时候手放松,如果要我讲,练太极拳手法非常多,讲求八法,手不能松手,一松劲就过不去了,所以手的型要保证,我们不是练指力,但是劲一定要让它过去,你的意识要达到梢节。

太极拳是否练气?

练气是我国传统养生的精髓,历来为道家所推崇。太极拳是以道家阴阳太极思想为理论基础的内家拳,讲究气运周身,“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但在练习方法上是有讲究的。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据洪均生先生讲,太极泰斗陈发科先生一贯主张自然呼吸,“只要外形做得顺遂,内气自然畅通”。

所以,我们在习练太极拳中不宜刻意运气,要注重呼吸自然,久久为功。如果感觉力气不够,加大呼吸量即可。倘若有意识地运气,勉强以呼吸配合动作,弄不好反而憋气,不但无益于练拳,甚至会影响身体健康。

简述一下太极拳对健康的价值(练习太极拳老生常谈的一些问题)(2)

练太极拳如何保护膝关节,避免膝关节的损伤?

所有运动中,太极拳运动对膝盖的损伤是最小的。我们练太极拳大多是中老年开始,说句实在话,你就是不练太极拳也会膝疼的,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身体机能在退化。

如何保护膝盖,我有一些方法,没有经过科学的验证,但是我自己十几年一直在用,方法既简单也很好,大家要是愿意我可以分享给大家。天冷的时候,应该保护膝盖,首先要多穿点衣服,然后就是训练中学会保护膝盖。我们大多数人练的时候从来不活动,来了就开始练,膝关节是凉的,应该先预热。把手搓热,敷在膝关节上,手上下搓,不要太过使劲,慢慢通过外力,把里面的滑膜预热,这样就不容易受伤了。

然后是要注意练拳姿势的正确,膝盖要与脚尖的方向保持一致并防止出现跪膝现象.即膝盖超出脚尖。

注意循序渐进练拳。不要一开始就把身法下得太低,特别是体弱、年长的习练者要先练高架,待身体健壮后再进行低身法练习。

膝关节如果磨损了,是不可修复的,所以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少做绕环,或不做绕环的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