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12月2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乘用车市场日均零售为6.2万辆,同比增长5%,环比增长3%乘联会表示,新能源车、豪华车与合资车均会延续增长态势,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发展新阶段)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12月2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乘用车市场日均零售为6.2万辆,同比增长5%,环比增长3%。乘联会表示,新能源车、豪华车与合资车均会延续增长态势。

最近一段时间,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强劲增长。记者走访北京新能源汽车门店时,销售人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最近销量不错”。与此同时,财政部提前下达了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资金预算,增幅达234%,总计375.85亿元,无疑又给新能源车市场加了把火。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明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增量动力很强,预计较今年将产生40万辆增量。

新能源车销量持续增长

今年以来,随着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码,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复苏势头强劲,下半年月度产销量皆高于去年同期。

中汽协数据显示,10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双双超过16万辆,分别达16.7万辆和16.0万辆,单月产销量刷新今年以来最高纪录,环比增长19.6%和13.9%,同比增长69.7%和104.5%。

一方面,限购城市松绑释放了一定消费力。8月份北京出台了一次性增发2万个新能源汽车指标的政策,10月份上海启动了禁牌新政,直接拉动了这两个城市新能源汽车消费。

记者走访时了解到,一名蔚来的销售顾问仅10月份就卖出了近40辆车。而最近大热的汉EV,在北京已经脱销,必须要提前预订。

“接近年底,新增指标陆续发放,现在买车的明显比看车的多。”广汽埃安销售人员表示,受新增指标影响,最近来买车的消费者明显增加。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在全国的销售同样表现抢眼。11月份比亚迪“汉”销售10105辆,上市4个月累计销售28467辆;11月份五菱宏光MINI EV销量达33094辆,此前该款车型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连续两个月蝉联销量冠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我国汽车产业链具备较强的垂直整合能力,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同时,疫情也没有影响中国人买车的热情。

进入新的“两头挤”格局

“随着市场回暖,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和去年不会有太大变化。”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表示,当前各个价格档位的新产品层出不穷,私人购买逐渐增多,新能源汽车开始进入新的“两头挤”格局,即从高端和经济型电动车这两头挤向中间性价比车型市场。此前,产业“两头挤”格局呈现为从大客车和微型车两头挤入中间的轿车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品牌汽车企业在经过数年市场历练、技术积累、产业升级后,纷纷推出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例如,北汽蓝谷推出ARCFOX高端电动品牌,东风也发布了高端电动品牌“岚图”。为何大部分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从中高端车入手?业内人士表示,先以高端车入手,打开知名度后再慢慢降低至普通人群能够接受的水平,先入为主的高端车印象可以打好品牌基础。

日前,特斯拉与大众汽车这两家头部电动汽车制造商相继发布了研发低价电动汽车的计划。据了解,两款车型定位均是A级车,起售价在2.5万美元到3万美元之间。同时,丰田、本田等日系车企也将最新的新能源蓝图公之于众,中端车型悄然在列。多家新能源头部车企都在加码中端车市场。

新能源头部车企加码中端车市场,与市场对中端车型需求旺盛密不可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截止到11月份,A级、A0级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已成为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复苏的重要推动力量。

崔东树也表示,新能源车企向中端车型发展是大势所趋。因为A级车,尤其是A级家用轿车仍是市场主流,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去碳化是新发展目标

有机构预计,2030年全球纯电动车会在3000万辆到3500万辆之间。对此,欧阳明高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产品到企业都已迈入新阶段,未来的发展预期会比想象中更好。

同时,欧阳明高强调,我国提出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对能源供给和能源消费提出了更高要求。“能源体系去碳化要靠新能源汽车储能,这是下一步新能源汽车的目标。如果我们把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再把新能源革命带动起来,传统的汽车、能源、化工行业都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欧阳明高说。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此次汽车革命并不是孤立进行的,与之衔接的是新能源革命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是交通革命和智慧城市;支撑汽车革命的是移动互联网、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在由发展的初级阶段迈向中高级发展阶段,未来将转向以更多精力关注相关行业和高技术的协同。”陈清泰表示,跨界融合、协同创新,重建产业链、创新产业生态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记者 刘 瑾)

来源: 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