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能否实事求是地对待历史是考验一个民族最基本的修养,尤其是对于一个国家如何来看待自己的战败史。 

一般来说,任何国家在任何战争结束之后无论己方是否打赢了这场战争,学者们对于历史的书写都会相对偏向于自己的一方,然而,凡事都有例外,在德国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鉴于对二战时期纳粹暴行的揭露,新德国人对纳粹的那段历史可谓是深恶痛绝,年轻的一代更是不希望回忆,他们只想忘记并专注于新的目标发展科技与经济,因为在新德国的主流社会中,人们的共识是“永不战争”!  

二战德日开战谁赢(战败国书写的历史)(1)

二战德军

德国的教材中对于二战纳粹意识形态以及暴行的评判是毫无掩饰的谴责,除了史实照片与视频纪录片外,很多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前往纪念馆(通常为集中营遗址),并向德国的学生介绍并批判二战时期欧洲纳粹主义与种族仇恨问题等。

甚至有时还会向他们讲述关于犹太人的故事与文学作品,例如《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安妮·弗兰克日记》等,每个德国年轻人都此都非常熟悉。相反,二战时期隆美尔在非洲的战绩很多年轻人却茫然不知,倒是其他国家的人对此却是津津乐道。

在德国人的教材中,他们故意淡化关于战争领域的细节,原因是特意展示二战初期德国占领巨大版图与胜利可能会导致青年学生萌生对于“民族主义”的盲目自豪感。

二战德日开战谁赢(战败国书写的历史)(2)

二战德军

因此在德国老师教历史时,对《纳粹抵抗者》等书进行深刻的讲解,例如著名的抵抗组织“白玫瑰”等,都被德国民众视为反抗暴行的英雄,白玫瑰组织的索尔兄妹也被德国人誉为“我们的良心”。  

德国人对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二战所造成的重大破坏与生命代价不是同盟国造成的而是纳粹本身所造成的,纳粹是发动非正义战争的始作俑者。

而德国本土绝大部分破坏也都是二战最后一年所造成的,德国人认为这是纳粹顽固不投降所酿成的,他们认为这是纳粹对人民的生死而不顾,同时他们也认为希特勒、希姆莱等实权人物的自杀就是懦弱与不敢负责的懦夫行为。

二战德日开战谁赢(战败国书写的历史)(3)

二战德军

所以,在德国人的教材中,盟军在二战末期对德国城市的占领被他们称为“解放”,而且在过去几十年的德国战争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德国人对纳粹时期所犯下的累累罪行进行深刻的忏悔。

同样,都身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我们再来看看日本人关于自己历史教科教材的编纂。

即便是战败了日本人也绝对不会谴责他们视为神明的天皇制度,更不会反省“军国主义”带来全民狂热等意识形态,日本人喜欢强调自己那客观的一套,故意制造一种“模糊”。

二战德日开战谁赢(战败国书写的历史)(4)

二战日军

最典型的就是在日本的教材中,他们扭曲事实地描述“满洲事变”起因,是“经济危机”以及中国要收回国权运动等,这促使日本军部产生强烈的危机感,因此才不承认伪满洲是“傀儡”而是他们扶持的“新国家”。

日本人对“卢沟桥事变”则故意称是当局迫于军部的压力,而激化矛盾的则是因为中国方面做出的“坚决抵抗”的姿态。

在1937年,日本举国欢庆“南京陷落”,在他们的教材中写道:日中战争中对“南京事件”只是一笔带过,而过多的描述则为太平洋战争,内容大多为描述日军前期的胜利与美国人的反击再到后来日本战时经济崩溃直到战败等。

二战德日开战谁赢(战败国书写的历史)(5)

二战日军

其中一个重点,在教材中日本人不断甩锅,说日本人民“蒙受”的战争苦难,美国原子弹与东京大轰炸让他们死伤无数,关于这个方面,日本人则附加了大量的史实照片,纪录片等,将自己刻意雕刻成“战争的牺牲品”。

说到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在教材中对日本二战战败的直接原因直接强调了两点:第一点,是美国人扔了原子弹;第二点,是苏联“背约”直接向中国东北进攻。

上述我们可以看到,自始至终小日本就是给自己找借口然后各种锅,总的来说,小日本对于二战的反省以及对自身意识的反省与德国完全不在一个层面,愚蠢且无耻!

二战德日开战谁赢(战败国书写的历史)(6)

二战日军

本文参考资料:《世界通史》,《二战全史》,《战后的德国与日本》,《百度百科相关词条——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德国对于战败后的忏悔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