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四年前爆火的“冰花男孩”吗?

2018年初,云南贫困山区的8岁男孩王福满,因为一张满头冰花的照片,迅速走红网络,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冰花男孩”。

80后男孩重返20年前的校园(那个走10里山路上学)(1)

每天5公里的漫漫上学路和贫困的原生家庭,让王福满迅速引起网友热议,社会各界也开始大量捐款捐物。

紧接着,在热心媒体的帮助下,他还第一次走出大山,抵达了北京 。

然而,当随行媒体将他的所有行程、一颦一笑记录了下来发布到网上后,却掀起轩然大波。

有人支持:“这是帮孩子圆去北京的梦,挺好的!”

有人质疑:“这是消费穷人,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恶!”

连央视官方媒体也发出“疑问”:“这是在做善事,还是赚眼球?这是在圆梦,还是过度消费孩子?”

如今4年过去了,当年这个被推到风口浪尖的“冰花男孩”,怎么样了?

80后男孩重返20年前的校园(那个走10里山路上学)(2)

2018年1月8日,家住云南昭通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村的王福满,正读小学三年级。

因为这一天要参加期末考试,他早早起来,做了些家务,吃了几口前一天剩下的红薯,摸着黑就出门了。

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几天前又刚下过雪,路很不好走。

但王福满怕迟到,跌倒无数次,连走带跑地赶到了学校,全程4.5公里,用了将近2个小时。

进了学校,他也没有停歇,直直地冲到教室门口,推门而入,不想,却在瞬间引来了哄堂大笑。

他一下愣住了,心里很纳闷:“这是怎么了?”

纳闷儿的同时,他本能地抬起右手,摸了一下头,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好硬,好冰!

就在孩子们嘻嘻哈哈的时候,一旁的老师拿起手机,给王福满拍了一张照片,王福满一看,才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一路冒着严寒奔跑而来,他头发上已经满是冰霜!

后来,老师把这张照片发给了校长,校长又发到了一个社交平台上,当时也没太在意。

就是这么不经意间的一个操作,带火了王福满。

有网友亲切地称王福满是“冰花男孩”,这个名字一出,又引发了全网更多的关注。

很快就有记者找到了学校,这个还没采访完,另一个又来了,一所山区的希望小学,一个8岁的小男孩,就这样被镜头“围攻”了。还有人带着钱和物资,直接去了王福满家里。

80后男孩重返20年前的校园(那个走10里山路上学)(3)

不仅如此,“冰花男孩”还火到了国外。

英媒《每日邮报》转载了王福满的故事,有英国网友留言称:“这个孩子,就是中国为什么能称霸世界的原因。”

2019年初,该“冰花男孩”事件还入选了“《慈善蓝皮书》2018年十大慈善热点事件”。

一时之间,赞誉与关怀纷至沓来。

但很少有人知道,站在热度顶端的“冰花男孩”王福满,有着十分不幸的童年。

80后男孩重返20年前的校园(那个走10里山路上学)(4)

2010年,王福满出生在云南昭通鲁甸县的一个小山村里,上面有一个姐姐,再加上父亲王刚奎、母亲路大凤,还有奶奶,一家五口相依为命。

那个时候的鲁甸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在村里很难有什么收入,2013年,父母去昆明打工,把王福满和姐姐也带去了。

王刚奎在一个工地上打零工,一家四口挤在一间租来的不到10平米的房子里,日子过得很窘迫,但还是从牙缝里挤出钱来,先让姐姐上了小学,后来让王福满去了幼儿园。

在幼儿园,可以看动画片,还可以玩变形金刚。后来有一天,恰逢一个小朋友过生日,王福满人生中第一次吃到了生日蛋糕,糯糯的,甜甜的。

那天回到家后,王福满兴奋地对爸爸妈妈说:“这真好,真想一直呆在这!”

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有好吃的,有好玩的,就是最好的时光。但遗憾的是,20天后,因为实在交不起学费,王福满和姐姐就被送回了老家。

爸爸王刚奎继续在工地打工,妈妈去了一个饭店收拾卫生。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鲁甸县突发6.5级地震,所幸一家人都安然无恙。

这次地震后,王福满家拿到了县里国土局补贴的搬迁避难建房款,共4万元,然后拿出仅有的1万多元积蓄,又借了六七万,在镇上盖了一个二层楼。因为没钱,就没有装修。

欠着好几万的债,夫妻俩的收入却不见涨,所有的钱都用来还债,两个孩子在老家也过得越来越苦。

80后男孩重返20年前的校园(那个走10里山路上学)(5)

80后男孩重返20年前的校园(那个走10里山路上学)(6)

当别的同龄人还在父母的呵护下,不知道艰辛是什么滋味时,王福满已经是个小当家了。

他知道奶奶身体不好,总是抢着干活,有次看到奶奶在扫地,一只手一直扶着腰,他就知道奶奶又腰疼了,一把抢过扫把,说:“奶奶啊,以后扫地这活就归我了!”

吃了饭,他总是抢着洗碗,脏衣服脱下来,也力所能及地去洗,除非是大件的,确实洗不动,才会留给奶奶。

夏天即使再热,他放学后也会跟着姐姐去割猪草,冬天就算再冷,他也会早点起来拌猪食,尽可能地多做一些家务,才放心地去上学。

有这么懂事的孙子,奶奶总觉得未来充满了希望。

80后男孩重返20年前的校园(那个走10里山路上学)(7)

2016年9月,王福满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又把一家人给愁住了,先不说学杂费,学校在4.5公里外的镇上,其中包括3.5公里的山路和1公里的公路,怎么去?

奶奶送不了,爸爸不在家,小小年纪的他,走得了那么远的路吗?

即便有姐姐相伴,这条山路上的安全也是个问题,尤其是在冬天,出门的时候天还没亮,回来的时候天又黑了。

奶奶很担心,有些犹豫,王福满的爸爸却很坚定,他觉得只有上学才能有出路,小小年纪的王福满也说:“我不怕远,不怕苦,我想去上学!”

就这样,王福满开始了他的每天“9公里”求学路。

起初,他连路都认不准,遇到不好的天气,要走2个多小时才能赶到学校,有时候鞋子破了,他会故意躲藏着,不想让奶奶看到。

苦是苦了些,但一家人在一起,王福满也不觉得什么。直到2016年10月的一天,他听到爸爸和妈妈在屋里争吵。

就是这一天,路大凤提出要离婚,王刚奎没有同意,可是第二天一早起来,发现她已经不见了。

6岁的王福满,就这样失去了妈妈的爱,爸爸又常年在外打工,只有过年回去几天,剩下的日子,就是他和姐姐,跟着年迈的奶奶艰难度日。

80后男孩重返20年前的校园(那个走10里山路上学)(8)

小小年纪的王福满,从不会哭着要妈妈。他把对妈妈的思念深藏于心底,无数次梦到她,醒来时悄悄擦掉眼角的泪花。

80后男孩重返20年前的校园(那个走10里山路上学)(9)

不知不觉,王福满都上三年级了,个头比以前高了,人也更结实了,在每天9公里的上学路上,也是一个“老手”了。

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王福满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从一年级开始,他一直名列前茅,校长每次见了都会为他竖起大拇指。

2018年1月8日早上,王福满早早起来,啃了块剩红薯,摸着黑就出门了,心里想着:“今天期末考试,可千万不能迟到!”

在王福满的求学生涯中,这只是很寻常的一天罢了。

唯一不同的是,这一天要更冷一些,经过一路的奔波,他的头发被打理出了一个别致的发型——满头冰花!

王福满万万没想到,正是这个“发型”,还有老师随手拍下的一张照片,竟然在他的生活里掀起了“巨浪”,也如同施了魔法般,把他带入了一场奇幻之旅。

社会各界的关注,纷至沓来,先是大大小小的媒体,他们争前恐后地来到王福满所在的学校。

镜头下,话筒前,王福满一次又一次地被问着同样的问题。

有个记者问:“你一天要走那么远的路去上学,不觉得上学很苦吗?”

王福满倒也不怯,笑着说:“不觉得,一点感觉都没有,冬天就只感觉到冷,夏天就感觉到热!”

80后男孩重返20年前的校园(那个走10里山路上学)(10)

在王福满的心里,“苦”和“冷”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被问到梦想是什么,王福满说:“最想去北京,然后,长大了我想当警察,抓坏人!”

从前,这些话他也不是没说过,跟爸爸,跟姐姐,跟同学和老师,但凡谈到梦想,他都会这么说,但也只是说说,没人会太当回事儿。

但这一次不同了,因为一张照片,他成为了励志的小网红,有热心的媒体,全程策划、出资、陪同,带他和爸爸、姐姐,去了北京。

80后男孩重返20年前的校园(那个走10里山路上学)(11)

第一次走进人潮涌动的地铁,第一次去到北京最繁华的街头,第一次站在了伟岸的长城上,甚至还走进了中国公安大学,跟那些未来会成为警察的哥哥姐姐们近距离在一起,王福满觉得像是在做梦。

80后男孩重返20年前的校园(那个走10里山路上学)(12)

而这些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都被媒体拍摄下来,发布到了网上。

原本网友们都在为“冰花男孩”的励志点赞,而这一次,舆论的焦点对准了这些“做好事”的人和单位。

有人说:“这是在帮助孩子圆梦,很好啊!”

但也有很多人说:“这是在过度消费孩子,也是在消费贫穷!”

2018年1月22日,也就是王福满结束“北京三日游”的那一天,央视官方号也发文质疑:一些媒体打着“爱心”的大旗,在“冰花男孩”身上大做文章,似乎很正能量,但总觉得有些别扭。其实,还有很多“王福满们”需要关注和帮助。

这些质疑虽然扎心,却也说出了不少事实。

80后男孩重返20年前的校园(那个走10里山路上学)(13)

相比之下,来自社会各界的捐款捐物,要实惠得多。

80后男孩重返20年前的校园(那个走10里山路上学)(14)

2018年1月9日,云南省以闪电速度启动“青春暖冬行动”,第一批10万元爱心捐款,在1月10日就送到了王福满所在的学校,以及附近的高寒山区学校。

王福满那一张“满头冰花”的照片,让无数网友感动、心疼、落泪,他们无法想象,一个才8岁的孩子,每天是如何一个人奔波在4.5公里的山路上,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伸出援助之手。

有人捐钱,有人捐物,还有人悄悄给王福满寄过去一个篮球。一些公益组织和有爱心的企业,更是慷慨解囊。云南省团委和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实时统计捐赠情况,并落实了后续的帮扶工作。

随着捐款数字从30万增长到70万,却有网友发帖称:“冰花男孩只得到500元!”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鲁甸县教育局的负责人做出了澄清:

王福满所在学校的81个孩子,每人得到500元“暖冬补贴”,而王福满家共得到8000元,其余部分来自个人和机构的上门指定捐款,至于70多万的善款,将用来帮助更多的鲁甸县“冰花男孩”,包括改善办学条件。

2018年6月,王福满一家搬进了镇上的新家,从这里到学校,只需要十分钟。

与此同时,王福满所在的小学盖起了新宿舍楼,离家远的小伙伴们再也不用每天奔波了。

中建三局昆明分局还为王刚奎提供了一个新的工作,就在昭通市区,每天的收入有200多元,也能经常回家了。

但最让王福满开心的是,离家出走多年的妈妈也回来了,妈妈说:“其实早就想回家了,但觉得没脸回来。”

80后男孩重返20年前的校园(那个走10里山路上学)(15)

妈妈有妈妈的无奈,年幼的王福满选择原谅她,选择一家人一起“走向未来”。

80后男孩重返20年前的校园(那个走10里山路上学)(16)

当年“冰花男孩”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后,有一位来自印度的网友发帖说:“当我知道这个‘冰花男孩’的时候,有些难过,但现在看到一个美好、暖心的结局,我很开心,中国,做得好,爱你!”

一转眼4年过去了,回头再去看当年的“冰花男孩”网络事件,不能否认,一些人和媒体的热情确实是“别有用心”,但绝大部分人的关注还是出于心疼和爱惜。

今天的王福满已经上初中了,“冰花男孩”已经长成了少年模样。

冰花之寒,爱心暖化。

从顶着寒风上学的小小男孩,到如今拥有更多选择的少年,与其说是网络成就了王福满,不如说,是他自己成就了自己。

面对困难永不放弃,面对挫折永不妥协,这样的精神,成为照亮世界的一道光。

80后男孩重返20年前的校园(那个走10里山路上学)(17)

而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善意,也让这道光照得更亮,更远。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样的爱心关注下,会有更多的“冰花男孩”们,走出大山,走向光明的未来!

-END-

作者:心海

编辑:淡淡翠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85后入殓师:每年处理5000具遗体,从不参加婚礼,亲妈嫌弃不吉利

宁夏包工头耗尽千万家产,19年在沙漠种树100多万棵,声称不图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