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小就听过一首歌叫《世上只有妈妈好》,而细心观察后也会发现,好像所有的孩子小时候都喜欢和妈妈亲近,毕竟我们每个人都在妈妈的肚子里“住过”十个月。

但这种对妈妈的亲切感和依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根据妈妈对宝宝的亲切程度和陪伴而改变,因为哪怕是再紧密的亲缘关系,想要保持亲密,也需要双方去共同维护。

“母子情深”是天性?家长如果经常“缺席”,双方也能成为陌生人

周晴是一个标准的女强人,可以说不论什么事情都要给工作让步,因此当初她生孩子时,产假刚一结束就重新投入了工作,把孩子交给了自己的妈妈带。

宝宝的依恋期(宝宝进入依恋期)(1)

孩子还小的时候,经常会想要找妈妈,看见周晴回来兴奋得手舞足蹈,但是周晴太忙了,对陪伴孩子这事也是有心无力。

后来,她妈妈也常跟她沟通,让她换个轻松点的工作,趁孩子小多陪陪孩子,要不然将来孩子都不跟她亲。

周晴却不以为意,孩子是自己生的,怎么会不跟自己亲?后来有一次周晴放年假,她妈妈回了老家,周晴开启了全天候独立带孩子模式,结果头一天晚上就崩溃了。

宝宝的依恋期(宝宝进入依恋期)(2)

快要睡觉的时候,孩子哭着喊着找姥姥,还不让周晴抱,周晴和老公轮番上阵,用尽了各种方法都不管用,周晴这才相信当初母亲叮嘱过的话,孩子真的跟自己不亲了。

亲子关系的提升是“依赖心理”一点点积累的结果

小宝宝并不像大家所以为的那样,什么都不知道,他们从出生开始就认识妈妈的声音和心跳,因此会表现出来跟妈妈很亲密,也会相对依赖妈妈一些。

宝宝的依恋期(宝宝进入依恋期)(3)

从2月龄开始,宝宝可以清晰地区分熟悉的人和陌生人,对于经常照顾自己的人更是格外亲切,如果是妈妈亲自照顾宝宝,那么宝宝对妈妈的依赖度也会逐渐加深,亲子关系也更加亲密。

相反,若是父母经常不见人影,那么小朋友也会将这种依赖情绪关联到其他抚养人身上。

当宝宝进入“依恋期”后,家长们要记得多刷存在感

宝宝在8月龄左右,会进入依赖期的高峰期,这个阶段宝宝对于经常陪伴自己的人十分亲近,甚至是一刻都不愿分离,如果看不见那个人,宝宝就会表现得十分焦虑,甚至大哭。

宝宝的依恋期(宝宝进入依恋期)(4)

所以要想让宝宝以后跟你更加亲近,家长就算再忙,也要记得在娃面前“刷足存在感”,让宝宝感受到爸爸妈妈的陪伴,这样才能在孩子心里拿高分,否则等这个时期过去之后,宝宝对父母的亲密感就会大大降低。

如何正确“刷存在感”呢?

一方面,对孩子进行有效的陪伴与互动

“刷存在感”并不是陪在孩子旁边做自己的事,而是要走进孩子的世界,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跟孩子进行有效互动,让孩子感受到你的陪伴,这样才会加深和孩子的亲密度。

宝宝的依恋期(宝宝进入依恋期)(5)

另一方面,努力帮孩子们解决他们的自身需求

孩子年纪小,身体发展和社会认知都不完善,在生活中、游戏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家长要学会关注孩子,当他们需要帮助时,及时帮他们解决。

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被父母关注的,被父母爱护的,父母在孩子心里的地位也会“水涨船高”,日后跟孩子之间的关系也就更加亲密。

宝宝的依恋期(宝宝进入依恋期)(6)

妈咪爱唠叨

父母身为成人,总是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所以容易忽略很多来自孩子的爱,但其实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很简单,一个亲亲,或是看见爸爸妈妈时亮起来的眼神。

所以家长哪怕再忙,也不要忽略对孩子的陪伴,也要抽出时间来回应孩子的爱,不要等到发现孩子跟你“不亲了”,才想起来弥补,那时候恐怕已经就来不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