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北上还是南下(北上巨轮南下上海)(1)

作为“演艺大世界,艺聚大上海”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季的首场演出,由陈薪伊执导、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创排的话剧《北上》今晚将亮相上海大剧院。

话剧讲述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诚邀并护送爱国民主人士,从香港出发北上东北解放区参加人民政协筹备工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故事。具有意义的是,整个舞美被设计成了一艘大船,承载着所有的戏剧冲突和人物情感,在接受本报采访时,陈薪伊说,”这条船就是中国的象征,国家命运的象征,我看着它不断前行,我也有幸陪着它走过了83年。”

上海是北上还是南下(北上巨轮南下上海)(2)

去年8月,陈薪伊接到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邀约,她的第一反应是拒绝,“当时我的工作计划排到了2021年4月之后。”不过,当她拿到剧本的一刹那,却被《北上》二字深深打动了,“这两个字极具诗意和行动力。”

1948年4月30日,是中国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天。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发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这是一段重要的党史故事,但很多人对此是陌生的、缺乏了解的,”《北上》编剧、作家津子围还原了这段历史,“当时,10批300多名民主人士、爱国人士和各界精英响应了号召,从香港出发北上,其中就有我们熟悉的剧作家曹禺先生、洪深先生。”

上海是北上还是南下(北上巨轮南下上海)(3)

话剧《北上》以1948年9月至1949年2月中国共产党人护送香港民主人士成功“北上”这个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为背景,以香港、上海、沈阳三地为基本场景,以我敌双方“护送”与“反护送”的明暗斗争为主线,以三位主人公爱恨情仇交织演进为副线,突出展现中共基层党员及知名民主人士在“北上”历程中的初心与使命。

为了还原这段历史,话剧《北上》剧组整理出30多万字的基础材料,创作期间,剧本曾四易其稿,其中大小调整不下20次。以陈薪伊为首的整个主创团队,希望在两小时的时长中,能让各界观众“看完、看懂、看进”北上故事,让这段重要的共和国历史有更好的展现和传播。

上海是北上还是南下(北上巨轮南下上海)(4)

“我的舞台美学就是郑板桥的一句诗——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不要搞灯光秀,舞美展览,我希望《北上》的舞台品质是简洁高雅的,”为了贯彻自己的舞台美学,陈薪伊请来了自己心仪的设计师王纪厚,让本剧舞美呈现厚重大气的写意风格,通过一条巨轮,将“北上”的动态感、空间感、层次感最大程度地展示出来。

话剧《北上》由贾毅宁、齐昕欣、李旗山、杨威然等辽艺老中青三代演员联袂主演。”辽宁人艺的特点就是名演员多,演员的表演能力很强,这一次,东北人要在舞台上说‘广普’,可把他们激动坏了,也为此颇费了一番心思。”陈薪伊说。

全剧凝重洗练,气势恢宏,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有机融合,具有史诗风格。该剧还综合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有机融入了舞蹈、歌曲、京剧、粤剧等艺术形式。情真意切的歌曲《一首儿时的歌》贯穿全剧,推动着剧情发展,充分体现革命战士及仁人志士的献身精神与家国情怀。

此次《北上》驾驶巨轮“南下”来到党的初心之地,靠岸上海“码头”,在今明两晚,为上海观众重现“北上”往事,带领观众回望初心使命,也为新时代里新的远航增添乘风破浪的力量。

上海是北上还是南下(北上巨轮南下上海)(5)

剧照由出品方提供

作者:童薇菁

编辑:汪荔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