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如歌岁月,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八十九十年代流行歌曲大全,在最好听的八九十年代流行歌曲中度过青春岁月?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八十九十年代流行歌曲大全,在最好听的八九十年代流行歌曲中度过青春岁月

八十九十年代流行歌曲大全,在最好听的八九十年代流行歌曲中度过青春岁月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如歌岁月

小时候,父亲买有一部录音机,记得那时我大概也就是六七岁左右,那部录音机是父亲和海渊街上的一户人家买的,那时刚读小学,母亲在乡下,在辅导站从事教育工作的父亲平日里去哪总喜欢带上我。我清楚的记得在那户人家里的那个人向父亲介绍说这录音机是香港那边生产的,录音机不大,黑色手提式的,外形和质地都很考究,父亲仔细地试了好几次那部录音机,包括收音录音放盒带,我还记得那户人家的房子比较狭矮。出来后,父亲也就把这部录音机给带回来了。现在想想,那部录音机应该是时下所说的走私货(水货)。

买回来的录音机父亲保管得好,不听的时候,平时都锁在书柜里。父亲和全公社老师们开会时,拿录音机去录音,父亲开会讲话的声音很高亢,记得录音机录下父亲的声音听起来和开会时讲的一模一样。有了录音机的一个晚上,父亲在他的办公桌上看书,我对父亲说:爸,我要听录音机。父亲于是打开了书柜取出了录音机插上电,拿下两盒盒带,我于是刚读小学一年级时便第一次听到了盒带歌曲,听到了《南屏晚钟》《相思湖畔》《绿岛小夜曲》《采红绫》这几首记忆中最深刻的歌曲,还有一盒香港罗文关菊英版的很好听的盒带粤剧《粱山伯与祝英台》,纯正的香港粤语粤剧唱腔,我听过几遍后就能模仿得非常地道!此后,我每次说要听录音机,父亲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我拿出来让我开来听个够,虽然只有两盒盒带,但我每次都反复地听来听去,以至于现在到KTV包厢K歌时,我把上面那几首记忆中的歌曲以及梁山伯与祝英台粤剧曲目唱得行云流水般自如时,让很多稍有音乐爱好的人也为之感叹:这么老的歌你也唱得这么好啊!因为有了这部录音机,小学时我不仅听到了电影《刘三姐》盒带录音剪辑,至今里面的每一个片段耳熟能详,还听到了徐小凤盒带《风雨同路》, 里面的每首歌还有徐小凤别具一格极富磁性的声音现在听起来是那么的亲切和熟悉。还清楚地记得那时的每个星期日上午9:15分我一有空就用来收听广西电台的听众点播节目.听众点播里《边疆的泉水清又纯》优美的旋律,《满山红叶似彩霞》和《雁南飞》淡淡哀愁的乐曲仍不时回荡在耳边!每次暑假寒假,我晚上都把录音机放床头,一睡醒就打开听收音机,中波和短波节目都不停的调频来收听。暑假在打谷场上帮家里晒稻谷,列日炎炎下我就坐在晒场边那棵茂盛竹子下收听广播剧,最难忘的就是完整的收听了小说连续广播节目《夜幕下的哈尔滨》,工作后给派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培训时,我自己走了好几遍著名的中央大街,此情此景,我仿佛小学时候就在收听广播的时候来到过了!每年寒假春节,我更是收听到了全国各地的春节文艺晚会,以及京剧戏曲相声等曲艺节目,享受到了欢乐祥和快乐无比的春节时光!这部录音机这几盒盒带伴随着我度过了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的无数个空闲时光,并给我带来了几多欢乐!

初中一年级的时候,那时候正好是费翔《冬天里的一把火》最流行的时候,那时收音机里还有有录音机的地方无处不在放费翔的歌,我也在早晚放学的时候把这盒磁带几呼给听烂。班里一个姓陈的同学有亲戚在美国,经常下课了偷偷抽他家人从美国带回的万宝路香烟,有时也约上我和他躲到校园里老师不会经过的地方大胆的抽烟,我现在虽然不抽烟,但是有人给烟我一定不会拒绝,而且人越多我就越想抽,大概就是那时和他在校园里在很多同学面前抽过烟的习惯。他见我喜欢听歌,有次对我说起了谭咏麟并问我没有听过《爱情陷阱》《创造命运》《爱的根源》,知道我没听过时,他第二天就从家里给我带来了一盒谭咏麟的磁带,于是我便听上了当时香港的偶像明星啊伦的在现在已经成为经典的很多歌曲,从此我喜欢上了谭咏麟和他的歌,听他的歌我居然听到了中师毕业,直至当上老师的最初三年里,但凡有他的新磁带新歌,我依然会买回来听,有几首竟成为自己至今能在大众乃至登上晚会舞台演唱的保留曲目。当年我在柳州教院读书,由于教室在十楼,夜晚九点多和同学一起走下楼梯去吃螺丝粉时,我在楼梯迈着轻快的步伐高歌《忘不了你》里的那句:如何喜欢你~如何结识你~....一旁的同学看着我惊叹:哇,不会吧!你的声音那么有磁性啊!上县城工作了,有次参加晚会,我是工作人员,应邀上去唱了一首《酒红色的心》, 一旁的观众说刚才你唱得很好,声线有种神似的地方,其实不知道记忆中的谭咏麟的歌无时不在陪伴着我。那个时候也听过张国荣的《莫妮卡》,但感觉只喜欢歌的旋律和节奏,对张国荣的歌始终没有很喜欢听的感觉,也曾听在广东当过兵回家探亲的一个大哥说起香港乐坛当时的谭张争霸一些趣事,心里想到的自然是站在心中偶像谭咏麟这边。当那年听说张国荣自杀的消息时,觉得非常可惜,但很快就忘记了。其中,还听过许冠杰的《尖沙咀》《日本娃娃》《打雀英雄传》等一些歌,真切体会到香港市民的市井生活,凡是听过的我都能用纯正的粤语给唱好。那时还看过一部电影《霹雳情》,电影里的《请你等等我》《永远有你的影子》《情》等几首歌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现在有时也还哼哼其中的歌曲旋律。

初三年级,也就是八九年初中准备毕业的时候,那时正准备中考,那时县广播站在傍晚的时候经常放电视《便衣警察》主题曲《少年壮志不言愁》,正为中考而努力复习的我听到里面的歌中唱到:危难之处显身手~少年壮志不言愁~时,内心深处涌起一种不怕艰难,要勇于奋斗的精神,正是这首歌激励着我走过了中考,当我接到中师录取通知书时,不油自主地想起了这首给了我莫大精神支柱的歌曲。中考过后,一个朋友借了随身听耳机给我,我于是又听到了那时歌坛劲吹的“西北风”,《信天游》《我热恋的故乡》《黄土高坡》那种呐喊式的唱法与激昂的音乐交织在一起,中考中的压力在听了这几首歌后烟消云散。当我收拾行礼从宁明中学毕业,要离开住了两年多的县委大院和邻居一起上学的朋友时,恰逢齐秦的《大约在冬季》传唱开来,伴随着这首歌传唱开来的还有《无奈的思绪》《走过咖啡屋》《当我想你的时候》,这些谁听了都会引起共鸣的歌曲的优美旋律,让当时初中毕业喜欢听歌的我多了一份浪漫情怀,平添一份忧愁!

读中师期间,进去的时候,便学会了弹吉它,闲时喜欢在教学楼和宿舍楼群的楼梯处大声唱上几句当年的十大中文金曲《真的爱你》《烟雨凄迷》《谁明浪子心》,直把常和我一起走的喜欢唱歌的马山仔高呼:哟,有两下子哦!记忆中的中师就要毕业那年,常和宿舍里的三个舍友就在三楼的宿舍门口,我拿上吉它,另外两个站在我左右两边,面对着对面的两栋教学楼和下面不时有男女同学走过的校园过道,还有足球场上玩球的小子们,放声高歌《我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我曾用心爱着你》《雨夜浪漫》,居然也唱得有模有样,楼上楼下的师兄弟很多报以热烈的掌声。中师的更多个夜晚,是和吉它联系在一起的,没事的晚上,我和好友啊吕便扛上吉它在校园蓝球架下弹上几首歌,月色下,有时也会引来几个女同学走过来听得如痴如醉,去实习的时候晚上也如此,不过那时在乡镇小学,那个校园有一棵枯树,几个男女同学入夜了便喜欢在月亮和枯树下围在身边听我弹唱着那时校园里最流行的吉它情歌。中师的日子有快乐也有苦闷,一个很苦闷的晚上,远处《千千阙歌》优美的旋律和歌声款款而至,中师的三年里,听这首歌的晚上是如此的寂寞美丽!临近毕业,刘德华的《一起走过的日子》刚好唱响,三年的中师生活,在这首感情至深的歌声中徐徐落下帷幕。

十八岁那年中师毕业当上海渊初中语文老师,第一件事就是为自己购买了卡啦OK音响,拥有了音响,房间里便响起了那时最流行的《潇洒走一回》《像雾像雨又像风》《对你爱不完》,现在再听这两三首歌仍能真切的感受到当年刚参加工作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激情四射的情景。刚参加工作的我的房间一张单人木沙发、一套音响、墙壁音响上方张贴一张自己亲手画的独眼骰髅黑白画,还有自己的大红光脚板脚印印记,彰显个性的房间成了师生们平日里听歌和卡啦OK的地方。每天的傍晚,不管是喝酒了还是吃饭了,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努力唱上几首歌,让高兴的事不快乐的事都随歌声飞向遥远.那个时候光买磁带就买了整一个抽屉,全都是那个年代最流行的歌曲,从我的房间传出去的歌,传哪首整个学校学生中不几天就都流行开来.记得那两年的学校举行的元旦晚会,主持人一报我出场唱歌,所有在场学生欢呼声四起,受欢迎程度绝不亚于那个年代的香港四大天王.那个充满音乐的房间,伴随着我走过三年快乐无限的日子!还有那几个当年说喜欢过我和我听过音乐唱过歌的女孩最后都嫁给了别人,喜欢音乐的我,那个年代没有遇到一个真正懂音乐爱音乐的女孩,真的是此生最大憾事!

现在,家里有了VCD影碟音响,有了电脑,什么新歌老歌应有尽有,我也从一名老师通过努力工作成为了一介公务员,但是听歌,再也找不回小时候听父亲的那部录音机的喜悦,再也找不回听谭咏麟的歌的感觉,唱歌,都是在装修豪华的KTV包厢里,但再也回不到从前在学校那间普通的仅有十几平米的砖瓦结构房间享受音乐那份自娱自乐逍遥自在的感觉。

一声叹息,如歌岁月,岁月如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