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喝汤

黄丰收

民俗特色和风土人情(说喝汤方言的民俗文化)(1)

民俗特色和风土人情(说喝汤方言的民俗文化)(2)

十里方言不同,入境先问俗,不同的风土民情。而且,方言有很多都是先民最原始的文化。只不过由于时代变迁,社会更迭,更朝换代,很多原始的含义已经慢慢的被人们忘记了,失传了,不了解他的本来含义了。

西安的阿房宫,这本来就是一个很有名的地方,秦朝在此地建立宫殿。现在的读音很多,有读a fang gong的,也有读e fang gong的,还有读e pang gong的。这都有他们的道理,他们的理解。

其实,还原当时的历史史实,我们可以想到,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王寺街道,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

阿房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前后役用人数达70万左右。遗址范围东至皂河西岸,西至西安市长安区纪阳寨,南至西安市未央区和平村、东凹里,北至西安市未央区车张村、后围寨一带,总面积15平方千米。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国力日益强盛,国都咸阳人口增多。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开始营造朝宫,即阿房宫。由于工程浩大,始皇在位时只建成一座前殿。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其规模之大,劳民伤财之巨,可以想见。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写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可见阿房宫确为当时非常宏大的建筑群。

也是一个基本常识,宫殿没有建设完成,没有竣工就没有专门命名,那是要有剪彩仪式的。就像嬴政给自己称号,秦始皇帝,简称为秦始皇。自己就是三四皇,五六帝。

建立宫殿的地方也是一片荒芜之地,不毛之地,根本就没有名字。咸阳是秦国的老都成,咸阳人就把在渭河对面正在建立的宫殿,就叫唔傍宫,这就是咸阳方言,把那边,就叫wubangge,那自然就成为,wubangge的宫殿,用汉字写出来就是阿房宫,读音应该是wubanggegong。

还有zeilengzi,侧面。日吧欻。

我刚毕业分配,在三原嵯峨中学,当时很爱看世界杯足球赛,晚上没有事就去同事家看电视。

同事家里人非常热情招待我们,就问我们,喝汤不?我说,不喝了,刚在学校吃过了晚饭。他家里人坚持说,没事没事,烧些汤吧!我看吃拗不过,烧就烧吧。

我们电视都看完了,回到了学校,我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就问同事,你家里人说,给咱们烧汤喝,怎么一直没有见到?我还一直在等着,就是不好意思问?

同时也很吃惊,说,咱们不是把几暖水壶的茶都喝完了吗?还没有喝汤?

我说,我们咸阳人,“喝汤”就是吃完饭的意思,那是有馒头,有稀饭,有菜的,是一顿饭,是实实在在的一顿饭。

哦,我明白了,三原人“喝汤”就是喝开水,最好就是喝茶!

当然,汤要有内容,也说的很清楚,羊肉汤,面汤,紫菜汤。

还是我们咸阳人实在,喝汤的内容丰富实在!

其实,“汤”,在文言文里,它的本意就是开水,固若金汤,就是这个意思。这只能说明,三原保持着传统文化的根本,保留着文化的本义。看起来,还是三原人民有文化底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