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大家耳熟能详,但“月光”这个名字却是德国诗人雷尔施塔布根据个人感受加上去的。而德彪西的《月光》是作曲家自己取的名字。

在这首乐曲中,德彪西不仅沿用浪漫主义以富有歌唱性的旋律作为表现手法,还吸取当时美术界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绘画流派的概念,以特殊的和声组合、变幻无常的节奏音型处理,使整首乐曲笼罩在一种朦胧的、飘忽不定的、如同月光闪烁的氛围之中。

第一段,悠缓的旋律描绘出一幅月夜幽思图。乐曲一开始在行板速度上呈现出安宁祥和之感;一组组上行的琶音,似远去的风在银色的画布上辅叠开来。中段的音乐微微激动了起来;右手是一些短小的乐句,左手是风一般跃动的分解和弦,像树叶发出沙沙声;随着琶音的加快、踏板的重叠,形成一片色彩斑的意境。第三段基本上是第一段的再现,音乐的速度慢了下来,情绪更加放松,乐曲的尾声,宁静的曲调和分解和弦把月光下荒寂如梦的意境描绘的更富诗意。

如果说“静”是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最大特点的话,那么“动”便是德彪西《月光》的精髓所在。

音乐的语言是抽象而充满诗意的。《月光》的优美意境,仿佛与宋代大诗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描绘的场景有异曲同工之妙。你感觉到了吗?

德彪西热情与浪漫钢琴曲(我听德彪西钢琴曲月光)(1)

德彪西热情与浪漫钢琴曲(我听德彪西钢琴曲月光)(2)

分享德彪西的单曲《Clair De Lune》https://t3.kugou.com/song.html?id=3JsqS08y1V2(@酷狗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