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兰春的故事大全(杨兰春和他的朝阳沟)(1)

晚年的杨兰春。 孔祥峰供图

■阅读提示

“亲家母,你坐下,咱俩说说知心话……”每当现代豫剧《朝阳沟》的唱段“亲家母对唱”响起,许多人都会情不自禁跟着哼唱起来。

一部《朝阳沟》,传唱60多年,影响几代人,成为中国戏曲现代戏的一座里程碑。

创作这一经典的,是从我省武安走出去的著名戏曲编剧、导演艺术家,中国戏曲现代戏的奠基人之一 ——杨兰春。

被誉为“朝阳沟之父”的杨兰春,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朝阳沟》?武安家乡的地方戏曲,给他的创作带来什么影响?他的创作实践,给新时代的文艺工作留下哪些启示?

2020年11月5日,恰逢杨兰春诞辰100周年,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人民艺术家的戏剧人生。

杨兰春的故事大全(杨兰春和他的朝阳沟)(2)

电影豫剧《朝阳沟》剧照。 河北日报记者李冬云截图

常演不衰的《朝阳沟》

2020年11月5日上午,武安市新荣艺苑平调落子传习所。

为纪念杨兰春诞辰100周年,武安地方书院神钲书院和武安市文联、武安市戏剧家协会专门举办了一场座谈会,当地戏曲名家们再次唱响豫剧《朝阳沟》选段,纪念这位从武安走出的戏曲大家。

杨兰春之子杨光,特意通过微信为座谈会发来一段语音,感谢武安的乡亲对父亲的追念。

杨兰春能创作出《朝阳沟》这部经典之作,与他的生活经历和长期的积淀分不开。

1920年农历九月二十,杨兰春出生在武安县(今武安市)馆陶乡列江村(今朝阳沟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

因为家里穷,13岁那年,杨兰春的三弟被卖掉。他为了减轻家里负担,找到当地一个武安落子戏班,拜师学艺。跟着草台班子行走乡里的生活,让他饱尝冷暖,也看到农民的疾苦。

卢沟桥事变后,戏班散了。1938年,杨兰春参加了革命,先后担任村、区青救会主任、村长等职务,后参加八路军,跟随刘邓大军转战南北,并担任文艺宣传工作。

1947年,杨兰春负伤转业到河南洛阳地区文工团,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

1950年,杨兰春有机会参加了中央戏剧学院招生考试。当时,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主任马可是考官之一,他让杨兰春展示一项才艺。

杨兰春说:“歌,俺唱不好。说段快板,你说中,还是不中?”

马可哈哈一笑,说:“中!”

杨兰春扭头跑出考场,捡了四块瓦片,两手打着瓦片,武安落子夹杂着河南坠子,唱了起来:“小瓦片一打响叮咚,请问在位诸先生,你们爱听文来爱听武,爱听奸来爱听忠?爱听文咱说共产党,爱听武咱说八路军……”

听到这样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马可很欣喜。他当场拍板:“及格。”

就这样,杨兰春被录取了。

在中央戏剧学院接受了专业的戏剧创作训练,但杨兰春并没有忘记他的根在农村。

毕业回到河南,杨兰春进入河南豫剧院,任三团团长。

为了打好演员们的创作基础,他把当时太行山区的河南登封县大冶镇曹村作为剧团的生活基地,也让曹村成为后来《朝阳沟》重要的素材来源地。

1957年7月,正逢曹村遭遇旱灾。杨兰春到曹村深入生活,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抗旱。

杨兰春在《豫剧〈朝阳沟〉诞生记》中这样写道:“我和老乡们朝夕相处,他们有啥知心话都愿意悄悄跟我说。”

当时,一位老农民忧心地对杨兰春说:“老杨,你说这新社会,谁家的孩子不念两天书,谁家的姑娘不上几天学?读两天书上两天学都不想种地了,这地叫谁种呢?那能把脖子扎起来不吃饭?”

这一问触动了杨兰春,让他有了创作的灵感,他的心中在酝酿一个城市知青下乡,扎根农村、建设农村的故事。

1958年3月初的一天,时任河南省文化事业管理局副局长的冯纪汉找到杨兰春,动员他为即将召开的全省文化局长会议排一部新戏,这让杨兰春想到他正在勾勒酝酿的故事。

思考两天两夜后,杨兰春开始动笔,笔下的城市姑娘银环和农村青年栓保是高中同学,相互爱慕,高中毕业后,银环经过思想斗争,最终决定到未婚夫栓保的家乡朝阳沟参加农村生产建设。

1958年3月20日,《朝阳沟》首演。没想到,观众反响热烈,不久又进京演出,一下红遍全国。

至今《朝阳沟》已经传唱了60多年,河南豫剧院的演员更替到了第四代,总计演出5000多场,并且被改编成电影、京剧、评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中国戏曲现代戏奠基人

2020年11月5日,武安市朝阳沟景区。

“走一道岭来翻一架山”“山沟里空气好,实在新鲜”“在这里一辈子,我也住不烦”……豫剧《朝阳沟》里的经典唱词,被刻到了景区的一块块风景石上。

这里就是武安市馆陶乡朝阳沟村(原列江村),杨兰春的家乡。

作为著名戏曲编剧、导演艺术家,中国戏曲现代戏的奠基人之一,杨兰春创作出的经典唱词,质朴却鲜活。

比如豫剧《朝阳沟》中,栓保娘、银环妈、二大娘等人的一段经典对唱:

栓保娘:(唱)亲家母你坐下,咱俩说说知心话。

银环妈:(唱)亲家母咱都坐下,咱们随便拉一拉。

……

栓保娘:(唱)家里地里都能干,十人见了九人夸。

二大娘:(唱)又肯下力有文化,不愁当个啥?啥、啥……

巧真:(唱)当一个农业科学家。

二大娘:(唱)对,当一个农业科学家。

“这段唱词总长达42句,但生活化的语言,朴素又风趣。家长里短式的对唱,不仅通俗易懂,而且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母女情、婆媳情和邻里情。”武安市平调落子剧团原团长孔祥峰说。

杨兰春能创作出这样生动鲜活的唱词,与他对太行山一带地方戏的熟悉有关。

2002年,孔祥峰到河南看望杨兰春。当时杨兰春已经82岁,耳朵明显背了,走路也是小碎步,但说起武安平调落子,他却异常兴奋。

杨兰春自豪地说,他还能一字不落地背诵100本武安落子戏,并连连称赞:“落子真是好东西,可千万不能丢呀!我写《朝阳沟》时就曾大段大段地引用过落子戏里的词,而且直接拿过来,不用修饰。”

比如《朝阳沟》中的唱词“棉花白,白生生,萝卜青,青凌凌,麦籽个个饱盈盈,白菜长得磁丁丁”,这些形容词,都是武安平调落子中常用的修饰语。

其实,最初被中央戏剧学院录取,马可看重的就是杨兰春对地方戏的熟悉,戏剧创作语言的鲜活。

当时,中国首部戏曲现代戏《白毛女》引起轰动。《白毛女》导演舒强,是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马可是主要曲作者之一。

杨兰春对中国戏曲现代戏的专业学习,从中央戏剧学院开始。杨兰春入学第二年,马可给他布置任务:“参与创作歌剧《小二黑结婚》的剧本。”

杨兰春着急地说:“我的文化水平低,写剧本,不中。”

马可说出了选他的本意:“不要你的文字,是要你的生活,你又熟悉民间地方戏。”

《小二黑结婚》小说作者赵树理,看过杨兰春改编的剧本后给予了肯定,而且对唱词很感兴趣。

比如,《小二黑结婚》中媒婆唱词“春夏秋冬不种田,我手里不缺零花钱”,小芹的唱词“只要劳动能生产,不愁吃来不愁穿”,小二黑的唱词“咱好似两个铁横枕,生生死死结得牢”等,都是杨兰春根据自己对原著的理解加进去的。

赵树理高兴地说:“这些词土得有味儿,农民一定喜欢听。”

杨兰春既能创作又能导演,除了豫剧《朝阳沟》这部经典之作,他编、导的豫剧还有《李双双》《小二黑结婚》《刘胡兰》《好队长》等一批现代戏。

杨兰春创作的每一部现代戏作品,都有着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真实生动的语言,这些作品主题思想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和需要,属于它的时代,又超越了它的时代,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因此保持了持久生命力。

杨兰春也因此成为中国戏曲现代戏的奠基人之一。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热心为家乡导戏

杨兰春再次回到武安这片故土,是为了给家乡导一部戏。

1990年10月,武安市平调落子剧团要排演一部新剧《丢官记》,邀请已经退休的杨兰春前来执导。

“一个精瘦的小老头,头发花白。”当时,孔祥峰第一次见到杨兰春。“他说话略带河南口音,有说有笑地走进了我们给他事先安排好的办公室,一进门就脱掉了羽绒服,摘掉了鸭舌帽,一边洗脸,一边说着俏皮话。”

剧团居住条件简陋,武安市文化局特意把杨兰春安排到市政府招待所,早晚车接车送。不料,被杨兰春断然拒绝,“现在剧团都很困难,咱没有必要去住高级房间,倒不如省下钱来多买些戏装。”他执意要和演员们吃住在一起。

后来剧团反复做工作,杨兰春才勉强答应住招待所,但早晨不让车接,他愿意自己走在城里看变化,到路边小摊吃家乡小吃。

新剧开排,杨兰春的敬业再次给演员们做出了榜样。

孔祥峰记得其中一场,双目失明的牛母告状喊冤。根据剧情,牛母要一面喊冤,一面抡起盲杖狠狠砸地,闹得公堂乌烟瘴气,大小衙役惊恐万状。但演员表演时,表情动作不到位。

“杨老看着着急,就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做起示范来。”孔祥峰看着七旬的戏剧界大家如此投入,眼睛顿时湿润了。

杨兰春排练时,也即兴创作了一些有感染力的唱词。

《丢官记》中,当牛母向秀才致谢时,杨兰春加了一句唱词,他一边表演一边唱:“我的好人呐——”唱得撕心裂肺,使围观的演职人员都为之动容。

大约排了一个多月,《丢官记》终于上演了。

首场演出武安剧场里挤满了观众,笑声、掌声此起彼伏。许多观摩的专家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杨兰春坐不惯沙发,索性就蹲在沙发边虚心地听着,不时地点着头,丝毫没有大导演的架子。

《丢官记》没有辜负杨兰春一片心血。1992年5月,《丢官记》在石家庄参加河北省第三届戏剧节汇演,一举夺得优秀剧目一等奖,此后还获得了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

杨兰春的专业、敬业业内钦佩,脾气倔也是出了名的。

“杨老要回河南之前,执行导演刘式海自己花钱买了5斤冻羊肉,想让他带回去补一补,杨老不收,还说‘你把它退回去,要不然我不走’。肉退了,杨老才放心坐车走了。”孔祥峰回忆。

后来,武安市文化局把执导工作报酬通过邮局汇款给杨兰春,没想到,杨兰春跑到邮局,大笔一挥写下“拒收 杨兰春”,把汇款退了回来。

2009年6月2日,著名戏剧艺术家、“朝阳沟之父”杨兰春在河南病逝,享年89岁。

2009年7月13日上午,细雨霏霏,杨兰春的骨灰运抵家乡武安市馆陶乡朝阳沟村。朝阳沟村的大街小巷挂满了悼念杨兰春的横幅,灵堂前摆满了寄托着乡亲们哀思的鲜花。

落叶归根。昔日那个在戏班学唱武安平调落子的少年,以中国戏曲现代戏奠基人的身份“回家”了。

时至今日,冀南一带农村每逢家中办喜事,还会播放豫剧《朝阳沟》选段,杨兰春的经典作品仍在民间唱响。(河北日报记者李冬云)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相关

念念不忘故乡情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头顶悬崖盖,脚蹬无水河。”杨兰春曾这样形容他的家乡朝阳沟村。

朝阳沟村位于武安市西北部山区,属太行山深山区。这里地处革命老区,是太行山抗日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带有八路军梁沟兵工厂、新华日报社、军械修理所、白求恩医院三院的旧址。在抗日战争中,村里的55位青年人踊跃参军,12人牺牲、16人负伤致残,是太行山中的拥军模范村。

杨兰春参军后就离开了家乡,他对家乡的记忆,一直是那个偏僻穷困的小山村。但他一辈子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故乡,多年来惦记着家乡百姓的生活。

杨兰春的儿子杨光曾讲述过父亲生前一件趣事。有一次他从市场上买来一个南瓜,特别甜,杨兰春要求把所有的南瓜籽都留下,要收集起来给老家寄回去。“老家人后来给他带来一个大南瓜,他高兴得和孩子一样。”杨光说。

老家的人到河南看望杨兰春,他也关心地问现在乡亲们能不能吃上饺子。

去看望杨兰春的老家人告诉他,2004年,村里以朝阳沟为品牌,做起了旅游开发,老家的村民已经逐渐富起来了。

如今的武安朝阳沟景区,有杨兰春故居、马峰岩等170多个人文、自然景点,是国家4A级景区、河北省洺河源森林公园重要组成部分、全国乡村游示范点。

朝阳沟春天桃花满山,杏花满坡,盛夏彩蝶纷飞,流水潺潺,秋天果实累累,红叶满山,冬天银装素裹,冰瀑飞挂。

正如豫剧《朝阳沟》里那句著名的唱词:“朝阳沟好地方名不虚传。”

近几年,朝阳沟景区还打造了传承知青文化、弘扬知青精神的朝阳沟知青博物馆。该馆总面积约400平方米,馆内陈列着知青用过的物品,展示了以杨兰春创作的《朝阳沟》戏剧为代表的一大批知青时期创作出来或反映知青生活的小说、电影、电视剧等作品的照片和资料。

2004年,杨兰春最后一次踏上故乡的土地,一别竟成永别。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杨兰春在报纸上刊登遗嘱,身后骨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撒到河南登封“朝阳沟”,另一部分要撒到家乡武安,他出生的地方。

如今,在武安朝阳沟景区入口处,矗立着一尊杨兰春的塑像,老人手拄拐杖,静静看着家乡的变化。(文/河北日报记者李冬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