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投资是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过去十年是中山投资格局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中山多措并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促进民间投资,投资的关键作用不断凸显。全市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基础设施投资比重从2011年的13%持续上升至2022年8月的36%;工业投资比重从2019年的16%持续上升至2022年8月的24%。2020年和2021年,中山市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21.5%、15.3%,投资增速分别排在全省第一、全省第五(珠三角第二)。

坚持联系指导:科学调度激发有效投资动能

去年12月30日,备受关注的中山南北主干道坦洲快线全线通车,市民从中山中心城区直达坦洲,全程只需要18分钟,多年来备受市民期待的中心城区至南部镇街乃至珠海的“快速道”被彻底打通。

地方扩大有效投资存在的问题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1)

坦洲快线。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交通领域是中山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领域,近十年来,包括交通道路在内的基础设施投资占中山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连创历史新高。特别是2019年以来,随着交通大会战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投资比重显著提升。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中山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全省排名第二,坦洲快线、南外环、南三公路(南头至黄圃段)等一批重点交通项目近年来先后动工或建成通车。

交通领域投资热度持续攀升,背后有着科学清晰的投资计划作支撑。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每年制定重点项目计划。今年,该局进一步强化项目周期管理,牵头编制了政府投资三年滚动计划,建立起“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项目储备机制,形成了项目接续不断、滚动实施的良性循环。

为确保有效投资动能不减、有效落地,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完善体制机制,优化投资调度。今年初,该局牵头制定印发了《中山市扩大有效投资十八条》。新政聚焦提速重大项目建设、加强要素资源保障、激发社会投资动能、拓展投资发展新空间和打造一流投资环境等5个方面,推出了18条措施,成为中山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指引。

该局还充分发挥市领导联系指导重点项目工作机制和稳投资工作专班作用,并建立对口联系基层制度,领导班子、业务科室分片负责,走访镇街、企业和重点项目现场,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建设和投资运行中的问题。

目前,中山投资工作已建立起“每天对接,每周总结,每半月调度,每月研判”的定期研判分析,对固定资产投资进展情况进行深度分析,确保投资有效、预期可控。

筑牢“压舱石”:提速建设一批重大项目

重点项目是保持经济稳增长和扩大有效的“压舱石”。在中山扩大有效投资的大局中,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建设是重中之重。

除了交通,环境治理、新基建、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等基础设施也是中山投资建设的重点。中山市是广东省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重点城市。“十四五”期间,中山将新增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2万套,其中2022年筹集建设3000套,2023年筹集建设5000套,2024年筹集建设5000套,2025年筹集建设7000套。今年,首批通过认定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已陆续投入使用。

今年以来,中山打响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和水污染治理两大攻坚战,两大领域也成为重点投资领域。按照“三通三控一平台”的总体思路,中山将实施一批治水项目,推进污水处理厂扩容和污水管网建设,并开展农业面源整治,全面提高污水集中收集和处理率。而在“工改”领域,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已累计拆除整理低效用地面积近万亩,一批现代化高端产业园区正加快落地建设。

地方扩大有效投资存在的问题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2)

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已累计拆除整理低效用地面积近万亩。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建设重大产业平台是中山强化产业发展动能的重要抓手。提出建设打造十大主题产业园,谋划智能家电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研发与高端制造产业园等十大万亩级主题产业园。2022年中山大型产业集聚区范围内计划完成投资总额不低于500亿元。

营造投资优质生态:强化要素保障,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中山“拿地即动工”的消息变得频繁起来,项目落地建设不断提速,中山企业服务的响应速度进入以“小时”乃至“分钟”计的阶段。今年,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牵头成立了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审批服务工作专班,研究出台区域综合评估、标准地、建设用地带设计方案出让等改革措施,加速项目落地。截至目前,已有超过40宗重点项目通过上述改革机制实现“拿地即动工”。

中山市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市改革的“头号工程”,致力打造大湾区审批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拿地即动工”是其中的缩影。

作为中山营商环境优化工作的核心牵头部门,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不断创新改革举措,以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激发更大的投资动能。

在企业服务方面,中山市已建立企业诉求“马上办”机制。借助该快速服务机制,该局参与推动解决影响企业投资发展的瓶颈难题,鼓励和引导企业做大做强,激发企业增资扩产活力。此外,该局深入参与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深入推动“清单 告知承诺制”“一站式审批监管”“工程风险分类分级管控”等一系列“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区域评估制度,推行两阶段施工报建,加强惠企兑现,持续提升投资建设便利度。

充分有效的要素保障是投资落地的重要前提。在众多要素保障中,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重点在资金方面发力,通过发挥各类金融工具作用,为项目建设提供要素支撑。

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该局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储备,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发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专业性,积极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等上级资金支持,发挥拉动投资效应。

中山是制造业大市,民营经济活跃,该局还支持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促进民间投资,积极调动社会投资力量,多措并举支持制造业投资稳定增长。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雷海泉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作者】 雷海泉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