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态总述( 点→线→面):积极的人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心态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1、点———微笑

1) “我花了超过20年的时间,才体会到最厉害的武器是微笑,最强大的力量是爱。现在我要凝聚这种力量,传递给更多有需要的人”——李连杰如是说

2)初生婴儿的笑→妈妈,怕,你不会伤害我→勉强学笑。——弗洛伊德

3)你回头四顾,会不会认同她是身边最美的人?→笑靥如花→“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你是我的爱人是我的牵挂”

4)一把手的做法→把不会微笑的前台(发自内心的微笑)→回家待岗→练会了微笑来上班→所以,到哪都是一流的团队

2、线———愉乐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颜回,不以物外内心淡定,32岁的人生赢得孔门七十二贤之首,称“复圣”。孔子,“至圣”;孟子,“亚圣”;我国古往今来有几人敢称为圣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面———灵魂

《论语·卫灵公》篇有: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活着——心灵安慰。/慈不掌兵/皇帝梦魇/美国全职研究生太太/

《圣经》经典:“你们听见话说:‘当爱你们的邻人,恨你们的仇敌。’只是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当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有人打你的右脸,你把左脸也让他打;有人要你的里衣,连外衣也让他一同拿去;有人逼迫你跑一里路,你就同他一道跑二里。”

佛家经典: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七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

道家经典:“汝唯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唯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儒家经典: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入则兼善天下,退则独善其身。

电影《快乐岛》———原来快乐在心灵。

用细节与心态总结一些话(平常心进取6心态之赘述上)(1)

二、正向心理学

正向心理学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最能让我们感到快乐?研究结果可能会令人感到惊讶:财富、学历与青春对快乐的帮助都相当有限;婚姻的影响好坏参半;倒是宗教信仰与亲情友谊,才更能让我们快乐。

马丁·塞利格曼在《真实的快乐》一书中指出,快乐是由三项要素构成:享乐(兴高采烈的笑脸)、参与(对家庭、工作、爱情与嗜好的投入程度)、意义(发挥个人长处,达到比我们个人更大的目标)。三项要素之中,享乐带来的快乐最为短暂。塞利格曼说:“这一点值得大家注意,因为有太多人以追求享乐为生活的目的,但是参与和意义却远比享乐重要。”

正向心理学也认为人的快乐基点可以调整:人们可以借由后天的努力,改变先天人格特质的快乐水平。那么究竟如何才能使我们更快乐呢?

快乐的具体招数--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家桑雅· 吕波密斯基(Sonja Lyubomirsky)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八项具体可行的做法:

  1、心存感激:每周记下三五件令你感恩的事件。这些可以是俗事(你的牡丹花盛开了),也可以是更具意义的事(小孩开始学走路了)。保持鲜活,内容愈常更换愈好。

  2、时时行善:可以是随机的(排队时,让赶时间的人排你前面),或有系统的(每周日固定送晚餐给老年邻居)。对朋友或陌生人行善,会让自己感觉很慷慨、很有能力,也会赢得别人的笑脸、赞许及仁慈回馈。这些都会让人感觉快乐。

  3、品尝乐趣:多注意美好的事物,例如草莓的甜美、阳光的和煦。心理学家建议,不妨将快乐时光如照相一般“印存脑海中”,在痛苦时回味。

  4、感戴良师:如果有人在你的人生十字路口予以指引,要赶快致谢。越详尽越好,最好是亲自答谢。

  5、学习宽恕:对伤害与误解你的人,就放下怒气与怨恨写封信给对方表示宽恕。无法宽恕他人会让自己停在积怨与心怀报复上,宽恕则能让你继续前行。

  6、爱家爱友:对生活满意与否,其实与钱财、头衔、甚至健康关系不大。最重要的因素是坚固的人际关系。多花点时间与精力在朋友与亲人身上。

  7、照顾身体:睡眠充足、运动、伸展四肢、笑口常开都可暂时改善心情。经常如此会让你对生活感到满意。

  8、逆境自持:人生不免有难。宗教信仰可助你度过。不过一些非宗教的日常信条也行。例如“事情总会过去。”、“任何击不倒我的事,会让我变得更强壮。”关键在于,你必须相信它们。

用细节与心态总结一些话(平常心进取6心态之赘述上)(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