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机局限性(3D打印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1)

3D打印的概念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得以发展和推广。

如今,3D打印机已经不仅仅代表着高科技,更是成为了消费类产品,走进大众的视野中。

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PLA,ABS,光敏树脂,亚克力,尼龙铝粉,人造橡胶,铸造蜡,石粉,混凝土,金属粉末,陶瓷粉末,石膏粉末,人造骨粉,生物细胞,食物等。

目前3D打印的材料已经超过了200种,一般是熔融材料层层喷涂然后固化。

3D打印技术原理并不复杂,但寻找可用的耗材却是难点,材料的不同性能会极大的改变打印机的应用方向和效果,这使得3D打印机的应用场景非常广大。

目前的应用场景:

消费级3D打印机,用于教学和产品设计的模型打印,以及日常打印小物件;

无人机混凝土3D打印机,打印建筑物,尤其是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和灾区;

大型混凝土3D打印机,打印建筑物;

医学3D打印机,打印骨骼,心脏等器官;

金属3D打印机,打印工业零部件;

食物3D打印机,打印食物。

优点:

在个性化定制上,相比传统生产,成本更低,更加快速,高效率,低消耗,环保。

不足之处:

体型大,专业性强,价格贵。

3D打印机未来会如何发展?

消费级:

设备更智能,操作更简单,成本低,小型化,打印更加快速,环保,支持打印的产品种类更多,使得万物皆可打印。

3D打印机逐渐成为大众消费品,推动3D打印产业更加成熟,技术更新迭代更快。

工业级:

材料更加广泛,支持打印的种类更多,性能更好。

专业的零部件和定制化产品,甚至大型建筑物,更多使用3D打印机打印,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解决过去无法生产或者定制化产品成本太高的难题。

3D打印机与AI相结合:

远程快速识别物体,将其数据化,生成3D建模并打印出来,隔空造物成为可能。

3D打印机与生物医学相结合:

随着打印人体器官技术的成熟,成本会越来越低廉,人造器官、骨骼、假肢会越来越普遍,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人造人,克隆人等事物也同时挑战着人类的社会伦理。

可以说,未来3D打印机的应用前景无限广大,既跟材料技术的突破有关,跟与其他行业技术相结合的广泛性有关,也跟你我的想象力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