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中,皇帝总是称自己为朕,而且这个字只有皇帝能称,其他的人是没有这个资格的。你知道为什么古代的皇帝都喜欢自称朕吗?又是为什么叫皇帝为“陛下”?

一、为什么古代皇帝自称朕和寡人?

古人为什么叫皇帝(在古代为什么叫皇帝为)(1)

在古装电视剧中,经常看到皇帝一开口便是:“朕”如何如何。观众也知道,“朕”就是皇帝的自称,是皇帝的专用词。皇帝为什么要自称为“朕”呢?

中国古代的君主分为皇帝和国王,皇帝从秦始皇开始,把原来每个人都能自称的“朕”用于皇帝的专称,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不能用。

国王则不一样,古代中国的国王(主要是秦朝以前的国王和后来分封的诸侯国王)不称“朕”,而是称“寡人”、“孤”、“不毂”等等。

古人为什么叫皇帝(在古代为什么叫皇帝为)(2)

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诂》说:“朕,身也。”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

其实,“朕”最早并非皇帝的专用词,而是人人都可以使用的通用自称词,“朕”即“我”的意思。汉朝蔡邕在《独断卷上》就解释为:“朕,我也,古代尊卑共之,贵贱不嫌,则可同号之义也。”

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朕”的用法就发生了变化。秦始皇规定只有天子才可以自称为“朕”。因此,“朕”这个字,自秦始皇之后,就专属于皇帝的自称词了,并一直沿用到清朝结束。

二、在古代为什么叫皇帝为“陛下”?

古人为什么叫皇帝(在古代为什么叫皇帝为)(3)

“陛下”是对君主的尊称,秦以后只用以称皇帝。陛为宫殿台阶。据东汉蔡邕《独断》,谓群臣与天子言,因距离远,先呼立陛下。侧近臣与之言,由彼上达。陛下之称,即由此而来。

很多读者对“陛下”、“殿下”、“阁下”等称呼并不陌生,这些都是尊称,但既然是尊称,为什么叫“下”呢?人们都是以“上”为尊,“皇上”怎么成了 “陛下”呢?

从这些尊称的本义上来考证,“陛下”不是叫皇上本人的,“殿下”、“阁下”也都不是叫对方本人的。“陛下”中的 “陛”实际上是指帝王宫殿的台阶。

古人为什么叫皇帝(在古代为什么叫皇帝为)(4)

东汉大文学家蔡邕(蔡文姬之父)曾经解释说,皇帝派他的近臣拿着兵器站在宫殿的台阶下,以防不测。所以,陛的下面是皇帝的近臣。

皇帝至高无上,臣子不敢直接同他交谈,只好让皇帝的近臣代为转告,所以一声“陛下”叫的不是皇上,而是叫站在陛下的人转告皇上。

但是,规矩不是一成不变的,臣子也不是绝对不能直接与皇上说话,但是礼节不能省略,所以,与皇上说话前叫一声“陛下”,就是表示自己的恭敬之意。

三、皇帝为什么叫九五之尊?

古人为什么叫皇帝(在古代为什么叫皇帝为)(5)

古人认为,九在阳数(奇数)中最大,有最尊贵之意,而五在阳数中处于居中的位置,有调和之意。这两个数字组合在一起,既尊贵又调和,无比吉祥,实在是帝王最恰当的象征。

具体来说,古代把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而男性为阳,女性为阴,数字九是阳的最高者,所以自然只有皇帝能用此数。

而数字五由于处于中间位置,代表的是皇帝是天下的中心,所以也只有皇帝能够使用此数字,所以古代九五是表示皇帝的尊贵地位。

古人为什么叫皇帝(在古代为什么叫皇帝为)(6)

“九”、“五”两个数字与封建宫廷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建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着至高无上的象征意义,只有封建帝王才能享有。

古时的皇帝都被尊称为九五至尊,在过去,九和五都有着至高无上的象征意义,而皇帝是古代地位最高的人,所以只有他才能用九五二字称呼,所以古代的皇帝都会被称为九五至尊。

总之,古代关于皇家的礼数较多,不仅在称呼上,在衣食住行等等都有一套严格的制度标准,所以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必须要懂得古代的传统礼仪。各位看官, 你说呢?

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分享、点赞、评论、收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