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二位都承旨

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九月二日,在与病魔抗争了两个多月后,被朝鲜君臣寄予厚望的王世子李暲倒在了病榻上,在一片嚎哭声中被葬于京畿道高阳县蜂岘原。李暲病卒后,伤心欲绝的世祖大王李瑈不仅罢朝五日,身穿素服为子哀思一个月,并且数次拒绝大臣们呈上来的膳食。而作为李暲的结发之妻,时任王世子嫔的韩氏也是泪流满面,因为丈夫的逝去令她再一次承受与亲人阴阳相隔的苦楚,这位女性不得不带着自己年幼的3个子女(月山大君李婷 乽山君李娎 明淑公主)去面对未知的命运。

朝鲜历史上哲宗时期的赵太妃(懿敬世子文武兼备的朝鲜储君)(1)

韩国JTBC于2011年12月3日上映的宫廷巨作——《仁粹大妃》

朝鲜历史上哲宗时期的赵太妃(懿敬世子文武兼备的朝鲜储君)(2)

桃源君、懿敬世子、怀简王、德宗——李暲

多年后,由于睿宗李晄英年早逝,在世祖大王原配、贞熹王后尹氏的鼎力支持下,李暲的幼子、乽山君李娎顺利继承王位,是为成宗大王,韩氏也因为母凭子贵得以重新踏入景福宫的宫门,被尊为仁粹王大妃,拉开了叱咤朝鲜宫廷长达35年的传奇后半生。当望着自己儿子坐上龙辇时,想必在韩氏的心中一定充满着酸甜苦辣。如果丈夫李暲还再世,他也会为儿子感到骄傲吧!然而,这个世界上从来不存在“如果”两个字。

在朝鲜王朝518年的国祚里,懿敬世子李暲的知名度并不亚于后世的诸代国君和后妃。究其缘由,一方面源自他身旁两位鼎鼎有名的大人物,即父亲世祖李瑈和爱妻仁粹大妃韩氏;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他本人的优秀之处,用文武兼备来形容也不为过。透过对《世祖惠庄大王实录》和《燃藜室记述》两本权威史料的解读,不难发现朝鲜官民对李暲的交口称赞,以致于朝鲜史官在编撰实录时,记录下了“得民心之归焉”之类的话语,充分肯定李暲在他们心目中的正面形象。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李暲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在朝鲜王朝的历史长河里究竟留下了什么?为何仁粹大妃始终对他念念不忘呢?所有疑问的答案,都需要从他的人生背景去分析。

朝鲜历史上哲宗时期的赵太妃(懿敬世子文武兼备的朝鲜储君)(3)

景福宫光化门

朝鲜历史上哲宗时期的赵太妃(懿敬世子文武兼备的朝鲜储君)(4)

世宗李裪的嫡次子、首阳大君、世祖大王——李瑈

懿敬世子李暲,本贯全州,字原明,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九月十五日丙申生于景福宫。父亲是世宗大王李裪的嫡次子、首阳大君李瑈,母亲是判中枢府事尹璠之女,他是家里的嫡長子。李暲的降生在当时的朝鲜国内可以称得上是一件八卦猛料,热度绝不亚于新君登基。上文提到,他的父亲是朝鲜历史上赫赫威名的世祖大王李瑈,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世宗时代,李瑈只不过是一介王室宗亲。按照常理,宗亲之子的出生地一般在自家府邸,毕竟宫廷律法在上,除了王世子和王世孙外,每一位授爵后的王子都要离开宫廷,启程前往自己的处所居住。除非被挑选为继承人,否则一旦被发现没有及时离开宫廷,后果是相当严重的事情。

恰恰相反,并非王世子和王世孙的李暲居然能够在宫廷里降生,显然让世人倍感疑惑,大家争相猜测李暲降生宫廷的深意。根据《世祖惠庄大王实录》的记载,李暲之所以生于宫廷,是因为他的母亲深受世宗李裪和昭宪王后沈氏的眷爱,所以才有此特殊待遇。虽然不明世宗夫妇的动机,但尹氏在禁中产子的消息,很快就在民间迅速传播开来,甚至有好事者将其视为首阳大君日后龙御王廷的征兆。由此可见,李暲的降生是多么轰动的事情,这也从侧面预示着他日后不平凡的一生。

《朝鲜王朝实录·世祖惠庄大王实录》

旧事诸王子夫人之将娩者必就外第,慈圣王妃(贞熹王后)特承两宫眷爱,故生世子于禁中。

据记载,出生后的李暲“岐嶷夙成,姿容端雅”,用今天的话讲就是长的很可爱、很好看,因此颇得世宗李裪的喜爱。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探望小李暲,祖孙俩其乐融融,羡煞不少宗室王孙。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正月,年仅6岁的李暲被册封为正义大夫兼桃源君,正式拥有属于自己的官位和爵号。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正月,时年16岁的李暲进阶拜授承宪大夫(正二品),并于当年四月入学深造。由于天资聪慧、领悟能力卓群,李暲在诸王孙里很快就脱颖而出,凭借着出色的才识和品德,逐渐赢得了师傅及兄弟们的认可和尊重,开始显露过人之处。

朝鲜历史上哲宗时期的赵太妃(懿敬世子文武兼备的朝鲜储君)(5)

因为父亲登鼎王位,桃源君李暲被册封为王世子,地位水涨船高

朝鲜历史上哲宗时期的赵太妃(懿敬世子文武兼备的朝鲜储君)(6)

李暲与王世子嫔韩氏

然而,正当李暲沉浸于儒学典章之际,随着14岁的端宗李弘暐受迫于【癸酉靖难】的影响,同年闰六月十一日,摄政的首阳大君李瑈如愿以偿地从自己侄子手里接过传国玉玺,头戴翼善冠、身穿衮龙袍,在众人的欢呼声中登基即位,是为世祖大王,成为朝鲜王朝第七代国君。首阳大君李瑈的华丽逆转,霎时间让其家族成员欣喜异常,因为他们很清楚晋升王族意味着什么。桃源君李暲身为嫡長子,自然不能有所忽略。于是,世祖在即位后不久就册封李暲为王世子,借此表达对他的重视,并且向宗主国明朝呈递国书,希望天朝承认自己儿子的地位和身份。就这样,李暲带着自己妻儿搬入了景福宫资善堂,从一名普通的宗室王子变成整个国家的继承人,地位水涨船高,逐渐吸引了举国上下的目光。

在中国有句俗话:“能力越大,责任愈重。”也许是察觉到肩膀上的千钧重担,成为王世子的李暲不敢有所懈怠,平日里除了追随师傅研究儒家经典外,还会抽出时间大量阅读宫廷藏书,但凡遇到不解之事,他都会找来书筵官(朝鲜王朝时代负责王世子学业的官员)解答迷惑。期间,李暲干过最牛逼的一件事情,莫过于跟书筵官辩论三天三夜,最后搞得对方精神崩溃。可想而知,李暲对知识的渴求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也从侧面折射出他的坚强意志,或许他并不希望变成第二个端宗李弘暐。此外,亲眼目睹父亲血腥夺位的李暲深知武力在政治博弈中的重要性,故而主动寻找各种机会去接触军事领域,广泛吸取军事知识,尤其对中国古代兵书《黄石公三略》异常喜爱,常常手不释卷,史籍记载曰:“服膺圣训,造次不违,故学日进以就高明”。

《朝鲜王朝实录·世祖惠庄大王实录》

殿下选置师傅宾客及书筵官,以尽教养之方,世子亦乐学不倦,引书筵官讲说者日三焉。他凡读书皆然,疑则必问,问则必审。

由于王世子李暲的出色表现,让世祖李瑈倍感欣慰,老子千辛万苦抢过来的王位,总得有个人继承吧?他似乎对自己这位文武兼备的继承人很满意、很放心,因此尝试将一些政务交给他处理,甚至在前往拜谒齐陵时(齐陵:埋葬朝鲜太祖李成桂的原配、神懿王后韩氏的陵寝),委任李暲留守京畿汉阳,还亲自授予他符节,允许他专断中外事务。此时的李暲就如同当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嫡長子、皇太子朱标一样,深受父亲的器重。

朝鲜历史上哲宗时期的赵太妃(懿敬世子文武兼备的朝鲜储君)(7)

景福宫禁军

朝鲜历史上哲宗时期的赵太妃(懿敬世子文武兼备的朝鲜储君)(8)

景福宫王座

为了不负众望,李暲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恪守节俭、朴素待人、尊师重道。难得可贵的是,贵为王世子的李暲坚持弘扬“实学”,懂得在实践中验证事物的真理性,而非只会夸夸其谈的书呆子。仅凭这点,他就胜过了周围不少人,也很有信心继承世祖李瑈来之不易的王位,继续开创繁华盛世。只是,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优秀过人的王世子李暲终究无法撼动命运的根基。就在众人以为他即将开创新时代之际,一场致命的疾病却向李暲凶猛袭来,彻底掐灭了希望的火苗。

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七月,随着盛夏时节渐渐褪去,秋意伴随着金黄色的落叶缓缓降临,这又是一年丰收的季节,田野间洋溢着百姓们的欢声笑语。王世子李暲一如既往地带着王世子嫔韩氏和嫡長孙月山大君李婷前往寝殿向父王和母妃问安,期间还仔细侍奉他们进膳,尽显王室孝道。正当侍膳工作结束,李暲起身准备离开寝殿时,可能是前不久偶感风寒的缘故,李暲顿感头晕目眩、神智模糊,突然失足跌倒,吓坏了在场所有人。在一番嘈杂声中,早已丧失意识的李暲被众人扶入内室,并接受内医院太医的详细诊断。

出现在王世子李暲身上的疾病,让雄霸一时的世祖大王李瑈忧心忡忡,因为他明白自己在谋朝篡位的过程中杀了太多人,欠下了累累血债,双手沾满了鲜血,不知有多少双怨恨的眼睛盯着自己,如今儿子的状况很有可能是上苍清算旧账的开端。抱着这样一种心态,同时也期盼李暲能够顺利康复。于是,世祖决定将他暂时送回曾经的旧邸居住,派遣专员向山川社稷焚香祷告,大批全副武装的禁军彻夜守护。数日后,李暲病情转好的消息传来,令世祖李瑈欣喜不已,正在处理朝政的他当即颁布教旨,凡在世子病中有过侍奉经历的人皆官升一级,封赏力度可谓之大。

《朝鲜王朝实录·世祖惠庄大王实录》

其始遘疾,殿下忧甚,即与之避忌于旧邸,祷祀医药无所不用其极。于是疾小愈,殿下喜之,凡左右侍药者及军士之侍卫有劳、庶士之奔走供办者,皆升一级。

世祖的一番大动作看似达到了目的,实际上却是杯水车薪、一相情愿罢了。仅仅过了数日,原本已经可以出门散步的李暲再次疾病复发,而且比之前更加严重。急忙赶来探望的世祖见到儿子气息微弱,即便曾经踏过政治斗争的血雨腥风,这位坚强了一辈子的老人也难以掩饰悲痛之情,当场泣不成声,哭着对一旁的靖难功臣申叔舟说道:“修短命也,其嗣皆幼,不可不传其貌以遣之。”命令内官传唤宫廷画师崔泾和安贵生,让他们把王世子李暲的模样画下来,父子之情袒露无遗。

朝鲜历史上哲宗时期的赵太妃(懿敬世子文武兼备的朝鲜储君)(9)

躺在妻子怀里的王世子李暲,也许他并不甘心自己过早逝去

同年九月二日,与病魔抗争久矣的王世子李暲、被世祖钦定为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储君,在景福宫资善堂的正室内溘然长逝,享年20岁,谥号【懿敬世子】,永远闭上了双眼。临终前,李暲拖着病体艰难执笔写下了辞世诗,以此表达自己对世间的留恋,以下是诗文原句:

风雨无情落牡丹,翻阶红药满朱栏。

明皇幸蜀杨妃死,纵有嫔嬙不喜看。

一绝以示侍疾者,人忧其诗语不详。

李暲的离世,无可避免地加剧了王室的悲伤,让原本平静的宫廷再次暗流涌动。李暲的母亲、贞熹王后尹氏痛不欲生,身为结发之妻的王世子嫔韩氏也无法接受,成为了最可悲者。为何这么说呢?首先,短短一年时间内接连失去父亲和丈夫,这对于一个弱女子而言是相当残酷的现实;其次,王世子李暲病卒,意味着东宫之位空悬,围绕着储君人选引发的权力斗争即将拉开序幕。既然丈夫已卒,寡妇韩氏自然不可能继续留在宫中,只能顶着“粹嫔”爵号,带着子女离开景福宫,一起居住在王室为他们准备的避接所,从此过着不问世事的清净生活,直至乽山君李娎登鼎王位,韩氏才得以返回景福宫。只可惜,眼前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逝去的人再也不会回来了。

朝鲜历史上哲宗时期的赵太妃(懿敬世子文武兼备的朝鲜储君)(10)

睿宗薨逝后,在贞熹王后的鼎力支持下,乽山君李娎顺利继承王位,是为成宗大王

朝鲜历史上哲宗时期的赵太妃(懿敬世子文武兼备的朝鲜储君)(11)

重新踏入景福宫宫门的韩氏,虽然贵为仁粹王大妃,可是眼前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了

懿敬世子的故事,经由历代文学家的创作和渲染,在朝鲜民间广为流传,一度成为众人茶余饭后的热点谈资。据坊间传闻,韩国编剧郑夏渊在创作《仁粹大妃》的剧本时,一直想突出韩氏跌宕起伏的人生,尝试从新角度去诠释这位朝鲜历史上著名的女性,可就是写不出满意的剧本,以致于让他惆怅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他把目光瞄准到懿敬世子李暲的身上才灵感闪现。

透过韩氏与丈夫李暲、公公李瑈、婆婆尹氏之间的情感纠葛,使用艺术手法将这段历史展现在观众面前,而蔡时娜、含恩静和白成铉在剧中的精彩演技,也为全片增添了众多看点。结果,《仁粹大妃》于2011年12月3日首映时,当日收视率就突破了1.7%,成为韩国JTBC有线电视台最佳开台大作,被人们称为韩国版《金枝欲孽》。毫无疑问,《仁粹大妃》的成功离不开全体剧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郑夏渊的慧眼识珠和独出心裁,让我们重新对这位朝鲜王朝历史上文武兼备的储君、仁粹大妃一生最爱的男人刮目相看。

【参考文献】

1.《朝鲜王朝实录·世祖惠庄大王实录》

2.《燃藜室记述·德宗故事·德宗》

3.《燃藜室记述·成宗追尊·德宗》

PS: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请尊重版权。

⭐经典韩国电影推荐(第五期)

朝鲜历史上哲宗时期的赵太妃(懿敬世子文武兼备的朝鲜储君)(12)

天文·问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