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古道是北京一个重要的历史遗迹,很多人都认为京西古道是存在于门头沟的,起点是三家店,但是严格来说,京西古道应该是从阜成门起,终于西山的所有古道,北京西郊所有的山脉都统称为西山,其中包括天泰山、香山、翠微山等,这一带盛产煤炭与琉璃,所以商队等来往频繁,渐渐的就形成了包含商运道、军用道、香道的京西古道。

京西骆驼古道(这里是京西古道第一镇-也是骆驼祥子的来源-模式口)(1)

西山

京西古道的起点是阜成门,明正统四年重修的阜成门是北京城通往京西的门户,明、清两代自门头沟运来的煤都要走这个门,民间也称煤门,阜成门一路往西到达的第一个集散地就是模式口,之后才是三家店。

京西骆驼古道(这里是京西古道第一镇-也是骆驼祥子的来源-模式口)(2)

模式口老宅

模式口这个地名是民国才有的,之前它叫磨石口,宣德八年就已经是这个名字了,追其由来则是因为宋代起这里就盛产磨石,也就是磨刀石,晚清编纂的《光绪顺天府志》和奉宽的《妙峰山锁记》对于村子名字的由来提出了第二个说法,认为这里是燕国宫殿磨室宫所在,所以叫磨石口,但今天我们并没有发现磨室宫,所以还是采用第一个说法,至于这里改名模式口,则是因为1922年,京师华商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在磨石口村通上了电,乡绅李堪认为这是模范典型,所以报请时任宛平县长汤小秋请求改名,1923年这里就改名模式口了,转眼也快100年了。

京西骆驼古道(这里是京西古道第一镇-也是骆驼祥子的来源-模式口)(3)

模式口老宅

石景山地区过去是首钢所在地,所以模式口这里住的也是首钢的职工家属,如今首钢搬走了,这里看起来也荒凉了许多,不变的则是那一处处历史遗迹,在模式口村里有法海寺、过街楼、承恩寺、老爷庙、田义墓、第四纪冰川擦痕这些大家经常听到的古迹,同时也有永济寺、龙王庙这些少有人知的庙宇,更多的则是王公贵族的墓地。

京西骆驼古道(这里是京西古道第一镇-也是骆驼祥子的来源-模式口)(4)

模式口

模式口是京西著名的“龙形古道”,因为模式口村坐落于矮山上,所以村庄沿着街道的游龙形走向而建,这条大街全长1500米,是京西古道的咽喉,也是重要的军事要道,明代土木堡之变之前,李自成撤离北京都从这里取道,在模式口散落着大小庙宇二十多座,岁月变迁,有一些消失了,但另一些依然存在。

模式口的古寺与古墓

京西骆驼古道(这里是京西古道第一镇-也是骆驼祥子的来源-模式口)(5)

承恩寺

模式口盖了小区,很多平房也被推平了,所以模式口大街东侧最显眼的建筑群就是门牌号为模式口大街20号的承恩寺, 始建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根据承恩寺的正德皇帝敕谕碑可知,它是司礼监太监温祥所建,在寺庙建立的过程中,同时建造了坟墓和祠堂,所以可知这座寺是温祥用来养老和入葬的,温祥的一生没有太多记载,反倒是承恩寺留下了三不五绝,如今这座古刹尚未对世人开放,但很快它就会作为燕京八绝博物馆面向世人了。

京西骆驼古道(这里是京西古道第一镇-也是骆驼祥子的来源-模式口)(6)

承恩寺

承恩寺的东侧是三界伏魔大帝庙,与承恩寺一墙之隔的三界伏魔大帝庙也被称为承恩寺关帝庙,是一个二进院落的古建筑,目前也不对外开放。承恩寺前方九中门前的寺庙是城隍庙,18年修过一次,现在还在动工修缮。

京西骆驼古道(这里是京西古道第一镇-也是骆驼祥子的来源-模式口)(7)

城隍庙

模式口大街81号是模式口龙王庙,模式口龙王庙是清代建筑,因古街中最大古井而建,17年修缮,目前空置,未来会作为小型博物馆开放,主题应该是水利类的。

京西骆驼古道(这里是京西古道第一镇-也是骆驼祥子的来源-模式口)(8)

龙王庙

刚刚开放没多久的老爷庙位于大街中段,门牌号为模式口大街80号,始建于明代,现存山门,正房和东西配房,如今作为模式口民俗陈列馆和咖啡馆对外开放,无需预约。

京西骆驼古道(这里是京西古道第一镇-也是骆驼祥子的来源-模式口)(9)

老爷庙

老爷庙旁是慈祥庵,是清代建筑,根据慈有方墓碑碑文等可知 ,这是时任乾清宫御司房忠勇营中军总护官御马监太监慈有方于康熙十一年捐产所建,目的是为了看护田义墓,同时用作慈有方养老入葬之用,由于过去庵前曾有一个巨大的石香炉,所以这里也叫石香炉庵,慈祥庵曾有四进院落,但北部曾被模式口小学占用,如今留下的建筑不多了,并不对外开放。

京西骆驼古道(这里是京西古道第一镇-也是骆驼祥子的来源-模式口)(10)

慈祥庵

慈祥庵旁就是田义墓了,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唯一保存最完好、规格最高、石刻最精美的明代太监墓,目前是石景山文刻园和宦官文化博物馆,预约可参观。

京西骆驼古道(这里是京西古道第一镇-也是骆驼祥子的来源-模式口)(11)

田义墓

除了大街上的这些寺庙外,在模式口北部山上还有三座庙,分别是龙泉寺、法海寺和永济寺,龙泉寺位于法海寺西侧,俗称西庙,是模式口地区最早的寺庙,具体年代不可考,但肯定早于明代,因为在法海寺建造碑文上,称它为古寺,法海寺则因为明代壁画而出名,游人众多,至于东部的永济寺,则是弘治十五年始建的,原本法海寺山下还有一座万泉寺,可惜毁于明末清初。

京西骆驼古道(这里是京西古道第一镇-也是骆驼祥子的来源-模式口)(12)

法海寺壁画

除了这些寺庙,模式口原本还有苏武庙、娘娘庙、山神庙、五道庙、七星庙等寺庙,如今呢都已经不复存在了。

第四纪冰川与福寿岭林场

​法海寺南侧还有一座中国第四纪冰川陈列馆,它是世界上唯一的以第四纪冰川擦痕实物为基础建立的博物馆,馆藏化石与第四纪冰川擦痕,面积并不大,免费开放。

京西骆驼古道(这里是京西古道第一镇-也是骆驼祥子的来源-模式口)(13)

第四纪冰川陈列馆

第四纪冰川擦痕是地质学家李捷在勘测永定河引水渠地质、地貌时发现的,并经过了李四光等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鉴定,如今在博物馆内展出了五处。

京西骆驼古道(这里是京西古道第一镇-也是骆驼祥子的来源-模式口)(14)

第四纪冰川擦痕

在这里也能看到鸵鸟蛋、恐龙蛋、三叶虫、猛犸象牙等化石及各种大小不同的冰渍石实物标本,适合带小孩子来学习。

京西骆驼古道(这里是京西古道第一镇-也是骆驼祥子的来源-模式口)(15)

化石

第四纪冰川陈列馆的东侧是福寿岭林场,福寿岭林场是西山试验林场的分场,1959年12月4日被特赦后在北京生活,之后曾在福寿岭林场工作过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溥仪在模式口的房子里写下了我的前半生,完成了从皇帝到平民的转变。

​过街楼遗址与远去的城墙

明清时期,模式口是一个军事重镇,作为镇级行政单位,模式口是有围墙的,如今只有模式口西古墙和东古墙两段遗址了,模式口的代表性建筑,过街楼曾有四座,如今都成了遗址,唯一完整的遗址就位于龙王庙不远。

京西骆驼古道(这里是京西古道第一镇-也是骆驼祥子的来源-模式口)(16)

过街楼遗址

模式口的老宅子

清末民初,来往模式口的商队更加繁多,模式口的店铺也就多了起来,如今模式口进行了改造,很多房子被拆除了,而进行修缮的很多房子,其实也破坏了文物,反而成了假古董,反倒是大街西侧还没有改造的房子更有岁月的韵味,这也是文物保护和开发之间的矛盾吧。

京西骆驼古道(这里是京西古道第一镇-也是骆驼祥子的来源-模式口)(17)

历史建筑-模式口村委会占用

值得一提的是,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祥子的外号也源于这里,在小说里,刚买了新洋车的祥子为了两块钱的车资拉着客人去清华,可是刚出西直门就连车带人被抓了壮丁,在模式口的时候他趁着夜色逃离,并且牵了三匹骆驼回来,从此便有了“骆驼”这个外号。

京西骆驼古道(这里是京西古道第一镇-也是骆驼祥子的来源-模式口)(18)

历史建筑

走在模式口,会看到很多拆字,这也意味着很多老居民会搬离这里,老房子被扒到,老人也像京西古道上的驼铃声一样渐渐远去,可能这也就只是一条街了。模式口这个地方还是模式口的好,他没有必要变成第二个南锣鼓巷,也不知道下次再来这里,还能不能看到这些饱经岁月的老宅,但肯定可以看到,很多游人对着新建的仿古建筑拍照,这也是一种无奈吧。

京西骆驼古道(这里是京西古道第一镇-也是骆驼祥子的来源-模式口)(19)

仿古建筑

模式口还有很多故事,但是文献里我却找不到太多,新建筑也让我无法想象他的过去,只希望这条古街可以变得更好。

京西骆驼古道(这里是京西古道第一镇-也是骆驼祥子的来源-模式口)(20)

模式口

模式口地区还有很多墓葬散落,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寻访,关于承恩寺、法海寺、老爷庙、田义墓的介绍,我在后面的文章也会写出来,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关注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