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招工难还是用工荒(年轻人失业高达18)(1)

今年注定是一个工作很难找的年份,其实早在今年年初我们就跟大家聊过,今年我们的高校毕业生破天荒的第一次超过1000万达到了1076万人。

要知道近些年来随着出生人口的不断减少,整个2021年恐怕我们连1000万人都没有出生,然而我们现在一年的高校毕业生都超过1000万人了,这个数字比去年就增加了100多万人。

现在招工难还是用工荒(年轻人失业高达18)(2)

更何况过去两年由于疫情有很多人去年前年的毕业生都还没找到工作,或者没找到特别合适的工作,暂时先零散就业着,所以今年要找工作的人的数量是非常非常多的。而另一方面,3月份以来本土疫情又起,很多城市的经济被按下了暂停键,大量的工厂暂时停工,这导致了很多企业是无以为继的。

有的企业说我已经停了两个月了,我还得给我的员工发工资,或者说至少也要发最低生活保障,那么我哪还有余力去招新的员工,所以一方面供给大大增加,另一方面需求不增反减,所以今年要找工作确实是很难的。

到现在为止很多高校真正落实了工作的学生大概只有两三成,要知道在以往到5月份很多高校毕业生的工作应当是要落实的了,再过几个月很多企业的下一年度的秋招都要开始了。

然而在现在这样一个状态之下,有企业给你发offer你能有一个稳定的去向这都已经是非常幸运的,更何况最近还传出消息有的企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竟然对应届生毁约。

什么意思?一个应届生可能从去年10月份11月份开始就参加了一些知名企业的校招,经过了几个月的时间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好不容易最终拿到了满意的offer,三方协议也签了,就等着再过两个月毕业之后就入职了,突然企业告诉他对不起由于我们战略方向的调整,我们要跟你毁约。

我们虽然已经给你发了offer,但是我们不认可了,你不可以再成为我们的员工了,还未就业就失业这样的打击真的是很惨烈的。尤其是本来都觉得自己高枕无忧了,突然我失业了还要重新去找工作,在现在这样一个紧张的环境之下能迅速地再找到一份工作吗?

现在招工难还是用工荒(年轻人失业高达18)(3)

所以这两天还有一则新闻传出来,这个数字听起来挺触目惊心的,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了失业率的相关数据,4月份全国16到24岁青年人的失业率大幅攀升到了18.2%,创有史以来的新高。16岁到24岁的青年人大概每5个人里面就有1个在失业,这个数字听起来确实是挺骇人听闻的。

当然以往我们就跟大家聊过,像西班牙、葡萄牙这些欧洲经济不是特别发达的国家,它们曾经一度年轻人的失业率高达50%,恐怕全球青年人就业难这都是一个普遍现象,所以很显然我们近一段时间的重中之重就是保经济增长、保就业。

尤其是要让那些刚刚进入到社会的毕业生最好能迅速找到一份工作,先踏实下来再慢慢发展自己,然而当我们为这过千万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之路发愁的同时,我们却突然看到了另外一个现象那就是招工也很困难。

并不是说我们市场上没有职位了,需求非常非常的大,大家打破脑袋去竞争一个位置,大家真正去竞争的是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好位置,比如说公务员、事业编、大的民营企业、大的外资企业以及国有企业,这些体制内的或者体制外工资高的好工作,那是有很多人去竞争的。

可是我们市面上实际上还有大把的工作是没有人做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今天我们几乎到任何一个饭店去吃饭你都能看到它的招聘,有时候真是奇怪了,难道所有的餐馆都联合起来要招聘吗?

餐饮业是严重的用工不足,大饭店缺人,小饭店也缺人,而且很多餐馆实际上现在给出的月薪并不低,两三年前有的餐馆能给3500、4000就已经算比较高了,现在您再去看看很多餐馆尤其是大一点的餐馆,人家给出的月薪动辄6000到8000,甚至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有些装修更豪华的餐馆给的价码更高。

现在招工难还是用工荒(年轻人失业高达18)(4)

然而即便是这样,我们都发现很多餐馆是常年招聘的,什么时候你去吃饭都会看到橱窗里会贴上一个招聘启事,而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餐馆中的人手似乎永远也都是不够用的。

尤其是这些年来网络发达之后,很多餐馆更是搞起了无人点餐,任何时候你进去之后,服务员都爱搭不理地跟你讲,你扫码点餐就可以了,我们这没有菜谱,我们也没有服务员帮你点餐。

更关键的是,大家有没有发现,那些餐馆服务员的年龄在不断地提升,倒退十几二十年前,很多餐馆一水的小姑娘小伙子,而现在我们看到很多餐馆中有非常多的大爷大妈或者说至少也是中年人。很多餐馆老板都抱怨我要招一个年轻一点的服务员都是很困难的,不光餐饮业是这样,工厂不更是这样。

去年开人大会的时候,有人大代表就说现在的年轻人都去送外卖送快递去了,没有多少人愿意进工厂,所以现在工厂是招工难招工荒,有的大型企业甚至开出价码如果能介绍一个人到他那去工作,工作满三个月的话能给一两千块钱的介绍费。

甚至有的大型企业干脆就在高速公路上堵城际运输的大巴车,冲到大巴车上来宣传到我们工厂工作福利待遇有多么好,甚至大家记得两年前疫情刚刚被管控住之后,很多南方的企业是包火车、包飞机、包大巴车来把它们的员工从家乡运到工厂所在地的。

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赶快把工人聚集齐,否则人家可能不一定愿意再到你这里来打工,所以我们面前出现了一幅奇异的景象,那就是一方面今年有上千万的大学生大家都抱怨工作不好找,打破脑袋也抢不到一个职位。

到现在为止,高校毕业生中真正能落实去向的恐怕真的也就是20%左右,而另一方面大量的餐饮业、工厂是极端缺工的,是常年招聘的,然而就是招不到合适的人,这其中一定是某些事情出现了问题。

现在招工难还是用工荒(年轻人失业高达18)(5)

实际上这是两方面的问题,首先第一我们看看人口比例的问题,今年我国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实际上大概也就是1600万人,但是这1600万人中有1076万人是各级各类的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也就是说只有500多万人不算高校毕业生,这个比例是不是有点夸张了?

我们以往就说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50%了,而看今年的就业数据,实际上我们高校毕业生占整个新增劳动力已经是接近7成了,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实际上都做不到这一点。

前几个月我们谈教育改革的时候很多家长是义愤填膺的,他们说为什么我们在中考的时候就分流,使得能考上高中的孩子只占同龄人口的50%,这太残酷了,为什么有一半的孩子连高中都上不去,他们当然也上不了大学了,很多家长实际上是误会了。

一个孩子上不了高中不代表他上不了大学,在职高技校培养几年之后他也可以考大专,甚至他也可以考大学,而且我们这个社会有各种各样的民办大学,大专专升本,所以看看数据我们就知道了1600万新增人口中有1076万是各级各类高校的毕业生,根本不是只有50%的人能上高中,继而只有50%的人能上大学。

而反过来讲,说实话有时候我们都觉得50%的人就读大学是不是这个人口比例都有点偏高了,实际上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也在做分流,比如说德国实际上早在小学的高年级,五六年级的时候就在对孩子分流。毕竟不是每个人都特别愿意学习的,也不是每个人都特别适合走学术道路的,所以有一些对搞学问特别有兴趣的孩子让他读高中、让他读大学甚至将来读硕士、读博士。

而有一些动手能力强对学习不是那么感兴趣的人,他们可能初中毕业之后就去读职业学校,未来做技术工人、做工程师而且也有深造的可能。德国几千万的人口,经济总量排全球第四,是欧洲经济最强大的国家,这不是没有缘由的,德国工业的强大固然有一大批的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博士毕业生,但是它也有全球最好的技术工人和工程师。

现在招工难还是用工荒(年轻人失业高达18)(6)

我们中国古代的当然是讲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了,所以中国家长绝不吝惜于对子女教育的投资,然而过犹不及,有的国家家长特别不重视教育,放羊一般,整个民族的素质特别低这固然不好。然而我们对于教育的投入是不是有点过火过热了,封建时代我们听说有很多人考了一辈子科举,从十几岁的童生能考到七八十岁,说实话都七八十岁了考上科举你又能给国家做什么贡献?

你这一生都在考科举,不从事实际生产,这个个人对社会又有什么贡献,反过来讲现代社会人人是平等的,我们讲究是分工的,一个博士在学问上肯定强于一个技术工人,可是他给一个社会的贡献难道真的一定就强吗?

所以我们要搞分流,我们这个分流不是把人分出三六九等,而是在保证每一个人的天性的前提下,尽量帮他设计好一个求学求职之路,让他真正能做到对社会有贡献,同时个人有成长。

反过来讲,如果我们一味地追求高学历,让读大学的人越多越好,甚至高中阶段的分流也不搞了,不要搞什么50%分流通通上,我们搞12年的义务教育我们也搞得起,所有的人都读高中甚至所有的人都读大学,难道这样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案吗?

要知道这只不过是把竞争压后而已,当所有的人都读大学之后,他们总归还是要到就业市场去竞争一番的,而真正能够提供职位的那些好的企业也就是那么多,所以反过来讲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那些急需员工的企业大家不愿意去,这固然有观念上的问题 ,谁不想拿个本科学历拿个硕士文凭,然后找个大企业坐在办公室里,当白领舒舒服服的工作挣钱,谁愿意去做一些服务员、工人,被人严格管束还要伺候他人的工作,这当然是一个观念问题。

大家都是在劳动,不是说我在餐馆里劳动就比在办公室里劳动的人低下,这也恐怕是一个待遇的问题,今天餐饮业或许能开出6000、8000的高薪,但是大多数餐馆一个礼拜只休一天,每天恐怕要工作12个小时,甚至五险一金都不给你上。

现在招工难还是用工荒(年轻人失业高达18)(7)

有的工厂或许能开出几千上万的高薪,但是那个工作是极其枯燥的,上厕所都要打报告的,要挣高工资是得不断加班的,所以年轻人不是傻子,年轻人也要衡量。

而且在未来几年我们恐怕会一直同时遭遇找工作难和招工难这两大难题,所以一方面在观念层面我们是不是应当做一定的改变,不是说读书就一定高贵,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高贵。

而另一方面那些真正用工难的企业是不是要考虑一下要靠什么来吸引年轻人,使得大家真正觉得我在这个餐馆中工作,我在这个工厂中上班我不弱于我的同龄人,我赚的钱可能比办公室的白领还高,而且我的社会地位跟他们是一样的,到那个时候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同时解决这两个难题。

现在招工难还是用工荒(年轻人失业高达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