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高质量用户(没有系统级用户入口的)(1)

Facebook 推出了其依托在 Messenger 上的虚拟助手 M,目前还是在内部测试中。比起 Siri,M 更像是 Siri 和 Magic 模式的结合版,除了常规的问答、信息查询功能,M 还可以帮助用户完成餐馆预定、购物等操作。

这是 Facebook 对虚拟助手这件事情给出的答案:AI 人工智能。负责 Facebook 通讯产品的 VP David Marcus 提到,通过大量人工辅助,M 能做到很其他虚拟助手做不到的事情。

M 目前只能在 Messenger 上使用,只支持文字输入,不支持语音。用户向 M 提出自己的需求后,M 进行语义识别后会给出回应。用户不会知道背后是机器帮助了他们还是人工。

M 背后的人工运营者被称为 M trainers。因为除了提供服务,他们还有一个任务是收集数据,让产品的 AI 更加智能。M trainers 就跟这个项目的工程师坐一块儿,随时同步信息。

Facebook 承认 M trainers 们是合同工 (contractor),而非正式员工 (employee),但是没有提及目前有多少数量。不过,Marcus 提到,他预计一段时间后,M trainers 的数量会达到数千名。

强人工运营其实也不是新鲜的玩法了。目前主要的虚拟助手无非是三种实现方式:纯人工、纯 AI 、AI 人工。人工的介入越多,能完成的事情就越多;而 AI 的成分越多,则扩展用户的能力越强。大公司的智能助手通常偏纯 AI,比如 Siri,因为他们既有用户量级很大,要覆盖得更全只能多用 AI。而创业公司例如 Magic,往往可以强人工介入,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但是用户获取上就会慢一些。

而 Facebook 采用强人工介入的方式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纯 AI 的方式它在用户获取上会有很大麻烦。虽然 Facebook 有巨大的用户量,但是它跟用户之间始终还是隔了一层操作系统。用户使用它的时候需要解锁 - 打开 Facebook Messenger - 输入文字(目前不支持语音)多个步骤,成本比使用 Siri 高很多。所以 M 不能用纯 AI 的方式去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需要通过人工介入,提供更深的服务,才能赢得用户。强人工介入的另一个好处是人性化,能够提供比机器更具人文关怀的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thethie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