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日本料理,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寿司,寿司几乎成了最典型的日本食品。其实寿司真正的历史不过200年左右,大概成型于日本江户时期,所以现在最高端的日本寿司店都叫江户前寿司。

寿司软的好吃还是硬的好吃(这些年我们寿司都吃错了)(1)

寿司在各色店里都能享用,上至一枚1000日元的高档日式餐厅,下至传送带上每枚50日元的回转寿司小店,寿司真正走进了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在分享寿司正确的吃法之前,我们先简单的回顾一下寿司的发展历程。

寿司发展历程

寿司经历了三种发展阶段:熟寿司——生熟寿司——早寿司,早寿司就比较接近于我们现在常见的握寿司。但不论在哪个阶段,寿司都是由鱼、米饭、食盐三种材料制成。

寿司起初是一种保存鱼类的方法 ,为了便于鱼类储存,往往将腌渍好的鱼放入米饭一起发酵,经过1月到3年,去除米饭(此时米饭已成为糊状),食用鱼类。这种传统法寿司尚存在于滋贺县,人们依然在吃,称为鲫鱼寿司

寿司软的好吃还是硬的好吃(这些年我们寿司都吃错了)(2)

鲫鱼寿司

在15世纪,可能因为人们忍受不了如此长时间的发酵时间,又或者不忍将米饭丢弃,便出现了一种将发酵时间大大缩短,将鱼与米饭同食的生熟寿司。这种演变已经渐渐脱离最初的保存食物的目的,缩短发酵时间注定食物不能长期保存,而这种短期发酵所产生的酸味才是其魅力所在。

两个多世纪以后,寿司发生了最重要的转变:由醋代替米饭成为发酵剂。醋的酸味代替了原本发酵产生的酸味,也大大加速了发酵的过程,鱼类可以很快食用。

在种种改良的基础上,终于在江户时期,一个叫华屋与兵卫的人确定了寿司最终的形态:将蒸好的大米承在木桶内,在未冷却时用醋拌匀,而后将米饭快速捏成椭圆形的小饭团,在饭团上加入一点山葵泥,最后放上鱼片或虾片,就形成了现在人最熟悉的握寿司

寿司的食用方法

在寿司不再作为食材保存方法的时候,对于其品鉴,更注重于对食材本味的品尝,一枚好的寿司必定足够新鲜、符合其时令以吃到其最优的口感。而这一点也处处体现在吃寿司的过程中。

那么寿司正确的吃法时什么呢?

1⃣️吃寿司的顺序一般是白身——光物——赤身——贝类鱼虾等——玉子寿司——细卷

白身一般鱼肉多为白色,如鰤鱼、比目鱼等

寿司软的好吃还是硬的好吃(这些年我们寿司都吃错了)(3)

赤身鱼多为红色,多为洄游鱼类,海中运动量较大,血液含氧量丰富,味道较为浓郁香甜,比如三文鱼、金枪鱼等。

寿司软的好吃还是硬的好吃(这些年我们寿司都吃错了)(4)

光物鱼身带点银色、如秋刀鱼、竹荚鱼。

寿司软的好吃还是硬的好吃(这些年我们寿司都吃错了)(5)

玉子寿司味道较甜,相当于饭后小甜点。

寿司软的好吃还是硬的好吃(这些年我们寿司都吃错了)(6)

不过也存在一种说法,一般正宗的老饕会先吃一盘小鮗鱼寿司和玉子寿司,因为小鮗鱼腥味较重,很考验厨师处理食材的功力;而玉子寿司则更容易吃出醋饭的味道,这两样决定了一个寿司店真正的水平。不过说一千道一万,食物多为愉悦自己而生,不必对顺序太过执着。

2⃣️寿司可以用手吃,也可以用筷子吃。但是对于握寿司,要将鱼肉的一面沾酱油,不要讲酱油蘸在醋饭上,容易夺取醋饭的调味。而军舰类寿司,多用生姜沾点酱油点在食材上食用。卷类寿司则将寿司蘸一点点酱油就可食用。

3⃣️不建议将山葵溶于酱油之中。一是因为寿司制作过程中,会在米饭上放上山葵,所以无需另行加入;而高品质的寿司店,酱油多为自己制作,将山葵放入酱油中容易破坏酱油本身的风味。

寿司软的好吃还是硬的好吃(这些年我们寿司都吃错了)(7)

山葵

4⃣️可以吃完一个寿司再吃点生姜,可以有效去味,而不影响对下一个食材风味的品尝。

寿司软的好吃还是硬的好吃(这些年我们寿司都吃错了)(8)

5⃣️一枚寿司从端上桌到吃掉最好不超过15秒,而且最好一口吃完,才能尝到醋饭混合鱼生在口腔里的美妙滋味

6⃣️吃寿司可以搭配清酒,但最好不要超过小罐2瓶(老板会觉得如果想喝酒大可以去面店,寿司店则是吃鱼的地方)。如果点osake店员会默认将酒煲热给你,但是老饕则会点nurukan,这种酒不冷不热,是搭配寿司最好的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