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县长宁镇的一片稻田里,形状各异、斑斓多彩的风筝在风中扬起,乘着南方冬日里的暖阳,把丰收的喜悦升腾到空中,挥洒在大地。

这是近日在长宁镇举办的第三届稻田嘉年华暨首届风筝节活动。以农耕文化为代表,近年来,长宁镇不断盘活农村物质和文化资源,通过三产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惠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环罗浮山等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整合形成一批乡村旅游集聚区和示范村。作为环罗浮山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的核心成员之一,长宁镇正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引领,加快导入产业项目,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引擎。

乡村振兴深化改革盘活资源(盘活资源凝聚合力)(1)

村民主动让地

支持示范带建设

在环罗浮山乡村振兴示范带的版图上,长宁镇松树岗村是引人瞩目的一处。随着示范带建设的深入推进,松树岗村正以“一天一个样”的速度发生改变。除了乡村颜值的升级,村民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转变。他们纷纷让地、拆墙支持村里的建设,以期早日建成美丽新村。

走进松树岗村田心小组,一条条崭新整洁的村道跃然眼前。村里的小溪边,一段明显新旧“拼接”的村道格外引人注目。原来,这里曾是一条断头路。今年9月,村民为了支持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主动拆除了围墙,让出土地,使得这段路从原来的大约50米延伸至100多米。断头路从此打通,方便了沿线村民的出行,也打通了村里的交通脉络。

村民的无私奉献和支持,离不开松树岗村村干部的宣传发动。自乡村振兴示范带启动建设以来,松树岗村村干部就忙不迭开始了宣传发动工作。他们不断向村民普及政策和村庄发展规划,为改造工作得到村民认可和支持打下基础。

作为松树岗村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邱顺添第一个带头让出了自家的土地,支持村里即将打造的家训广场和道路拓宽工程。“我叔叔已经八十多岁高龄,他带头让出来那么多土地,值得我们学习,其他村民看在眼里,也纷纷效仿。”邱顺添的侄子邱顺来说。

在邱顺添等老前辈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松树岗村民成为“让地人”。村民曾顺佑和几位邻居主动让出了自家土地,用于支持村里道路和“四小园”等项目的改造。如今,看着崭新的水泥路从自家门口经过,他们由衷感到欢喜。“修建这条路,我们几家人让出了四米宽、七米长的土地。路修好了,车辆走起来也比较顺畅。我们都很支持村里的建设。”曾顺佑说。

松树岗村田心小组组长邱小辉介绍,目前该小组已经有超过10户村民让出土地,让村里的建设项目得以顺利进行。如今,该村的“四小园”、村道、家训广场、围栏篱笆等建设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未来,村里还计划打造一批民宿,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涉及需要使用土地的项目,也将与村民沟通协商解决。

有了村民的支持,环罗浮山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建设凝聚起强大合力,不仅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快速提升,村民的文明素质也得以彰显。

乡村振兴深化改革盘活资源(盘活资源凝聚合力)(2)

突出体验感

开发新式农旅项目

12月1日,一场乡村振兴产业项目洽谈会在长宁镇召开。在这场洽谈会上,与会人员讨论了大湾区中央厨房项目的建设规划和市场前景。罗浮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长宁镇党委书记陈沛林介绍,该镇计划引进建设“三产融合田园综合体”,项目总投资3亿元,将着力构建中央厨房产业链,打造“从农场到餐桌”一站式供应的产业生态系统。项目建成后,预计可覆盖周边100公里内的学校和企业,一天就可以供应20万份订单。

推动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有着厚重红色军旅文化底蕴的长宁镇,正探索活化利用红色军旅资源,打造军事拓展训练基地,并将其建设成为产业振兴的新支点。陈沛林介绍,长宁镇计划因地制宜打造一个集军旅生活体验、红色研学游等于一体的军事拓展基地。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民宿酒店、营地酒店、房车酒店、高端旅游酒店等多层次的住宿业态。据悉,近期已有不少企业就此前来对接洽谈。

“我们的想法很清晰,就是要坚持产业引领乡村振兴,把重点放在产业发展上。”陈沛林表示,环罗浮山乡村振兴示范带的规划区紧接罗浮山即将开通的南大门,将示范带纳入罗浮山休闲旅游体系,有望形成“山上观赏、山下体验”的综合产业体系。

近日,长宁镇第三届稻田嘉年华暨首届风筝节活动在祥岗村鼎峰农场网红稻田上举行,吸引了来自广州、深圳等地的大批游客前来参加。活动现场设置了割稻谷体验区,游客们拿起镰刀,体验农耕文化,感受乡村振兴成果。活动现场的客家美食区,更是邀请了长宁镇当地农产品和食品企业现场展销,让当地“客家婆”豆腐花、窑鸡、手工艺糖人、客家糍粑等特色食品更广为人知。

在陈沛林看来,“农旅、文旅、军旅”三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关键是要突出体验感。“如今,游客不再满足于‘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式的旅游,而是更希望深度体验游。”陈沛林说,体验式农旅项目市场前景广阔,当地将紧贴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依托社交平台扩大影响力,运营打造一些个性化的“精品爆点”,更好地满足游客特别是庞大年轻人消费群体的需求。

“三变改革”

盘活土地资源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要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就必须让农民成为示范带建设的主体,形成强大建设合力。

为了盘活土地资源,长宁镇正大力实施“三变改革”。近日,该镇新村村、罗村村、松树岗村、石下屯村分别召开“三变改革、五大合作”第一届第一次股东代表大会。股东大会分别审议并一致通过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以及资产、土地、劳务、置业、旅游五大合作社的章程,选举产生了五大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组成人员以及理事长、监事长。

股东大会的召开,标志着长宁镇“三变改革、五大合作”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全面展开,开启了长宁镇农村集体经济创新发展新思路。

据悉,“三变改革、五大合作”是指按照“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思路,在农村成立集体资产、土地、旅游、劳务、置业等五大股份合作社的农村发展新模式。加快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村的治理体系具有深远意义。通过组建五大合作社,量化股权,可以充分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做大村集体经济,引导村民致富。

新村村、罗村村、松树岗村、石下屯村4个村作为博罗县首批“三变改革”试点村,已率先实施试点工作。长宁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支持引导这4个村的群众把人口、土地等资源整合,以股份合作形式入股分红,实现稳定增收致富。同时,与市场主体开展合作开发,吸纳社会资本参与“三变改革、五大合作”,建立密切利益联结机制,盘活资源,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快速发展,有效推进“三变改革、五大合作”进程。在此基础上,探索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改革成果,为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三变改革”的推进,长宁镇土地盘活的效果正不断显现,越来越多土地集中流转起来,为导入产业项目提供了充足土地保障。“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美好蓝图,也正逐渐照进现实。

【记者】廖钰娴

【作者】 廖钰娴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