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北京的爱情,和在家乡的爱情,就像是现在的中国和十多年前的中国一样,因为时间、地域的差异,爱情虽不同,但寻找家乡的状态是相同的。

这部由第五代艺术片导演何平所拍摄的电影《回到被爱的每一天》,不仅斩获了第四十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导演荣誉奖,更是受到了众多导演和资深影迷们的称赞和推荐。

影片将视线聚焦于在城市中“漂泊”的小镇青年身上,以平静的心态诉说爱情,展开了一个关于爱情与成长的命题。

本片中所叙述的爱情形状就像一座十字架,无论是在漂泊的北京,还是在回归的家乡,爱情都成为了一种救赎。就像我们身边很多的朋友,在北京辛苦打拼了十几年,到了三十多岁仍然没有成家立业,大多都选择离开北京回到了家乡。

爱情有时像糖水一切甜蜜全靠嘴(爱情没有世外桃源)(1)

01、爱在大城市

舞蹈专业毕业的艾伶离开故乡的小镇,在偌大的北京寻找一块立足之地。她找到了工作,在瑜伽中心做教练,她也有了住处,合租房里一个非常小的房间。

在北京,她有更多工作的机会和发展的空间,这里有更多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和图书馆,有更多同类的人。但她不一定有自己的生活,白天穿得漂漂亮亮,挤着地铁去上班,晚上拖着疲乏的身体回到小小的房间,吃着快餐或泡面,用一台电脑冲出房间的束缚。

大城市里,爱情是当你在困境中感到孤独时,汹涌而来的一种迫切需求,有了它,租住的房间里,生活才会散发它应有的暖意。

年轻时,爱情、事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旦哪个疲软下来,人生似乎就缺少了点什么。然而,他们不一定能获得自己想要的,或许只是从小镇的局限里,跳到一个视野开阔但却依然受困的铁笼里而已。

事实上,大多数人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里进进出出,拥有的不是让自己倍感骄傲的事业,而只是一份仅够生存的工作而已,那么,最能给他们带来安慰的情感就是爱情。

爱情有时像糖水一切甜蜜全靠嘴(爱情没有世外桃源)(2)

冰球教练姜和,也是个北漂。艾伶在北京的生活是现实使然,但姜和不同,他的父亲是个有钱的生意人,他多少算个富二代。只是姜和的三观纯正,有理想、有追求,在北京一切都靠自己打拼,所以,姜和也住在艾伶的合租房隔壁。

离开父母的孩子,出于自尊心也好,怕父母担心也罢,无论遇到什么委屈、困难或复杂情绪,都不会轻易和他们倾诉。尽管科技的进步,让他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找到宣泄出口,但终究替代不了一个可以在身边给予安慰和理解的人。

艾伶和姜和,此时心境相通,同在一个屋檐下,一面没有隔音效果的墙,阻挡不了他们对彼此的需要,爱情就这么来了。

大城市里生存的危机感和个人的空虚,使他们更需要一个可以朝夕相对的人,“一个人,没有同类”的感觉不是人人都可以承受住的。爱情该是什么样子,谁也说不清,可能现在刚刚好。

爱情有时像糖水一切甜蜜全靠嘴(爱情没有世外桃源)(3)

02、依恋在家乡

家乡的小镇,生存的压力转变成一眼看到头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爱情是两个人的甜蜜相守,是想象中该有的悠闲,但现实并非如此。

在困境中走到一起的两个人,想要安逸自在的回到家乡,亲近自然,但又放不下已习惯的生活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上班族们混迹的大城市就如同侠客们的江湖一样,一方面期盼自己有天能在这个江湖里如鱼得水,实现自己的理想;另一方面,他们又在想象着逃离大城市的生活,似乎他们的理想并不在这里。

艾伶带姜和回了一次家乡,在那里他们暂时过上了一段悠闲的生活,看着熟悉的戏台和河流,仿佛时间没有流淌过一样。

但当艾伶游走在家乡的街头,探索不知道通向哪里的新马路,不知道在哪个方位的菜市场,渐渐地体会出一种陌生的感觉,此刻的艾伶像一个外来的游客,是在观望这座小镇,而非生活其中。

爱情有时像糖水一切甜蜜全靠嘴(爱情没有世外桃源)(4)

对于归来的游子而言,多年的不在场 ,让家乡点点滴滴的变化都成为一场翻天覆地,这份自觉中的陌生感,也是许多漂泊青年的内心体验。

在自己努力融入大城市生活的那些年,已然缺席了家乡这些年的变化,在远方经历过一次与发达的格格不入后,回家的游子又体会了一场与熟悉的格格不入,似乎哪里都像家乡,但哪里都不是家乡。

无法融入的,除了家乡客观的变化,还有游子内心的情感。奋斗的时光里,为了学会在外生存,许多人压缩自己的内心,封闭自己的情感,所以,达到大城市标准线上的那个都市青年,未必是真实的自己,毕竟,隐藏和伪装,是大城市惯用的生存手段之一。

但回到家乡,也并不一定是全部情感和情绪释放的窗口,当老同学用羡慕的口气称赞北京繁华、上海洋气、广州明媚时,生活的心酸往往会第一时间涌到眼前。除此之外,还有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容易让人感到更加孤单。

幸运的是,艾伶遇到了书吧和书吧老板,这里的氛围就像北京,又带着家乡的气息,同时,书吧老板曾是沪漂,让艾伶觉得是同一类人,于是,在远方与家乡的落差中,这间书吧就成为一处平衡点。

爱情有时像糖水一切甜蜜全靠嘴(爱情没有世外桃源)(5)

03、情归于故里

无论在哪里,内心的追求都混杂着理想与现实的冲击,爱情的需求在此时此地和彼时彼处,随着心境在变迁。

有些事对于理解的人不需要多余的语言,便可以在彼此身上找到慰藉,在痛苦时第一时间想到的那个人,便是爱情所在,姜和即是艾伶的那个人。

小镇青年返回故里时,他们对家乡淳朴的幻象,是滤去了左邻右舍闲言碎语中暗藏的"恶意"。以前,他们在这里成长,有父母的庇护,不曾在这里真正独立生活过,便也不知这里的水有多深

姜和曾对艾伶说,自己不与老同学联系,是因为生活离得越来越远,他说的别人不爱听,别人说的,他又听不懂。姜和因车祸去世后,艾伶又回到一个人的孤独状态,或许正是这无常的打击,让她萌生了结束"漂"生活的想法。

现实没有给年轻人浪漫的机会,艾伶失去了能理解和安慰她的姜和,在两地都不如意,思念的情愫更加急切,爱的人已经不再,可自己还要继续生存下去。

爱情有时像糖水一切甜蜜全靠嘴(爱情没有世外桃源)(6)

过往的生活琐事,就像鞋里磨脚的沙砾,我们跋涉千万里寻找的那座大都市并不是家。第二次回到家乡的艾伶,爬上石墙躺下,努力感悟在此成长的记忆,想要把握自己熟悉的那些感受。

然而,时代的前进是一场相对运动,参照物就是永远无法再见的记忆。当从北京回来的艾伶撞上缓慢转动的老时光,便有一个巨大的矛盾挤压在心中,走得越远,看得越多,越会发现家乡不似从前,而自己渴望看到的那些早已尴尬变形。

当书吧老板移民后,艾伶便接手书吧,并将其改造成了舞蹈教室。重新爱上家乡是酸楚的,这个过程比在北京的辛酸尤甚,而爱情再次成为支撑生活的全部,在这里,艾伶将像她的老同学那样找一个安稳的人成家。

爱情有时像糖水一切甜蜜全靠嘴(爱情没有世外桃源)(7)

结语:从大城市回到家乡,经历的既是一次转变也是一次回归,幻想的安逸小城就在眼前,心境却不同。

回到被爱的每一天,其实是回到自己的内心,无论是对家乡的感觉,还是对城市的感情,常常都在变,你需要的是什么,决定了你会去追求怎样的生活与爱情。

生命就像那条河,有些人的感情表面平静,实则暗潮汹涌,隐忍并不意味着忘却,妥协也不意味着背叛。我们最终会回到被爱的每一天,因为爱一直都在,从未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