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们的故事

近期,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摘得桂冠。

提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人们一般觉得它们只适合成年读者阅读。

不过,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著名作家艾·巴·辛格,则为孩子们创作了大量风趣的故事。

麦克米伦世纪童书出版的《给孩子们的故事》,收录了这位大作家创作的36篇“小故事”。这些故事蕴含生活的智慧,适合全世界所有孩子阅读。

这本故事集包含两篇纽伯瑞银奖作品——《山羊兹拉泰》和《恐怖客栈》,以及其他脍炙人口的名篇,如《两片叶子的故事》《好运和噩运》等。

同时,这本书是一场文学大师与翻译名家跨越时空的合作——本书由著名翻译家、儿童文学泰斗任溶溶翻译,译笔生动幽默,是一份给孩子的精神财富。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作者艾·巴·辛格的创作前言,以及任溶溶的译者后记,走近这些好故事吧!

诺奖获得者的励志故事(原来为孩子们写过这么多好故事)(1)

《给孩子们的故事》 [美]艾·巴·辛格 著 任溶溶 译

诺奖获得者的励志故事(原来为孩子们写过这么多好故事)(2)

纳夫塔利是一个特别爱听故事的人。他说:“我不能没有故事!”小的时候,纳夫塔利听爸爸妈妈讲故事;识字以后,他把零用钱攒下来,买了很多故事书来看;长大后,他赶着马车,拉着满满一车的故事书,去很多地方寻找、传播着好故事;等到他老了,走不动了,就安顿下来,把积攒的无数好故事都记下来、讲出来。他是名副其实的“故事大王”。

故事到底是什么?在这本书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巴·辛格用36个故事告诉我们:人每过一天,都会留下一个故事,故事就是我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作者的话

我从来不相信我能为孩子写作。我一直有个错误的印象,为孩子写作的人不是真正的作家,为书籍画插图的人不是真正的画家。的确,我小时候读《格林童话》德文本,也读《安徒生童话》译本,我喜欢它们。我也忘不了读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探案》意第绪语译本所感受到的巨大快乐。

可为孩子写作的念头还是从未进过我的脑子。不过编辑常常比作家本人更知道作家。伊丽莎白·舒布小姐这位编辑认定我能为孩子写作,我说什么也不能让她改变这个信念。她久久盯住我不放,最后我终于写出了一些故事,它们如今收在《山羊兹拉泰和其他故事》以及十多本其他儿童书里。其中有许多由舒布小姐和我自己译成了英文。

这一部儿童故事集对我来说特别重要。虽然我喜欢儿童故事的插图,在许多情况下,它们对故事是非常好的补充。不过我还是认为,语言文字的力量是和我们的小读者谈心和愉悦他们心灵的最好工具。我小时候读的故事大都没有插图。不用说,在这部集子里,我很高兴就用语言文字来跟我的小读者讲故事。我依然相信,“逻各斯”,语言文字的力量,是第一位的。

艾·巴·辛格

1984年 纽约

译者的话(节选)

这个集子是美国的犹太作家,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专门为小朋友写的。

辛格主要用东欧犹太人通用的意第绪语写作,再由他自己或别人译成英文。他一生出版了九部长篇小说、十部短篇小说集、两部剧本、十六部儿童故事集。他获得过不少文学奖,包括1970年和1974年的两次美国国家图书奖,其中,1970年的图书奖是奖给他的儿童文学创作的。1978年,辛格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在辛格的全部著作中,儿童文学作品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在这个集子的《作者的话》中说,他本来没有要为儿童写作的打算,是他的编辑逼着他写起来的。可是一开了头,他就停不下来了,于是接连不断地写下去,并且对为儿童写作有了自己明确的观点。他后来写过一篇题为《儿童是最终的文学评论者吗?》的文章,表达了他的观点。

他这篇文章开头第一句就是:“儿童是真正文学的最好读者。”

他说成人迷信大名气,迷信高压般的广告,“可是儿童不听这些”。儿童“要真正的故事,有开头,有中部,有结尾,这是千百年来讲故事的方式”,“儿童是只跟着自己的兴趣走的独立的读者”。

他在文章中讲到他是这么写作的:

“当我坐下来写一个故事的时候,我首先必须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主题或者题目……

“我还必须有写故事的真正渴望或者激情。有时候我有了题目,却没有非写它不可的冲动。我曾记下千百个题目,却都没用上,就因为它们不能真正引起我的兴趣。

“最后,我必须有自信,或者是想象这个故事只有我才能写出来。它一定要是我的故事。它必须表达我的个性、我的性格、我看世界的方式。

“如果这三个条件具备了,我就动手写这个故事。我为儿童或者为成人写作都是如此。”

辛格说了,小读者要的是真正的故事,有头有尾的故事,“这是千百年来讲故事的方式”,因此,他非常重视千百年来的民间文学、民间传说、民族传统。他说:

“民间传说在儿童文学中是很重要的,现代成人文学的悲哀就在于它与民间传说完全脱离。许多现代作家失去了他们的根。他们不属于、也不想属于任何特殊的群体……

“其实没有文学是没有根的。模糊笼统地写一个人,这样写不成好小说。在文学中和在生活中一样,每一样东西都是特定的东西。每一个人有他现实上的和精神上的地址。不错,在某些寓言中,这种地址没有必要,甚或是多余的,可文学不是寓言。一个作家越是扎根于他的环境,就越是为所有人了解;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

“没有民间传说和扎得深深的根,文学一定会衰落和枯萎。对一切时代的一切文学,这都是千真万确的。幸运的是,即使在今天,儿童文学也比成人文学更深地植根于民间传统中。光凭这一点,就足以使儿童文学在我们这一代变得十分重要。”

对于辛格的小说,评论家说过这样的话:他的小说写波兰犹太人往昔的生活和美国犹太人现今的生活,其中也有不少是神秘故事,富有寓意。又说:他与其说是小说家,毋宁说是传奇故事作家、寓言和讽刺作家。想来,当时熟悉辛格的那位编辑女士执意要他尝试为儿童写作,正是看到了辛格的这种文学风格和本领。辛格没有辜负她的期望,的确为儿童讲了许多好故事,而且因为是为儿童写作,他更充分地运用了千百年来讲故事的手法,因此,我们读他这些故事,就像是在听他讲故事。

辛格的故事充满童趣,不禁让人觉得,大作家偶尔写儿童,总把他们写得那么真实生动,活灵活现。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写的汤姆·索亚和哈克贝里·芬就是例子。我想,他们观察人物,哪怕是孩子,全都一样深刻,因此写起儿童来也就充满童趣吧。因为儿童本来就是充满童趣的。辛格写儿童的那些故事也是如此。

任溶溶

2000年10月

来源丨麦克米伦世纪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周明明

校对丨朱毅帆

审核 | 迟安妮

核发 | 李振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