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养类图书推荐(本周人文社科类图书精选)(1)

《笔醒山河:中国近代启蒙人严复》

黄克武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一部建立在扎实学术基础上的通俗化、大众化的严复传记。中西文化接轨之关键时刻,看启蒙先驱,如何笔醒山河。书中围绕严复的历史处境与人际关系,以及严复的思想内涵两条轴线展开。作者试图从学术普及的角度,简明扼要地向读者描述严复“走向世界”所遇挑战、所经挫折与所得成就。

人文素养类图书推荐(本周人文社科类图书精选)(2)

《大英图书馆太平洋简史》

[英] 菲利普·J.哈特菲尔德 著

林安萧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作者在大英图书馆的藏品中精选了一系列物品,涵盖地图绘制、捕鲸、贸易以及那些曾经横跨太平洋的各种船只等多种主题,范围从人类与太平洋的早期接触,到库克船长和其他人开创的帝国时代,再到19世纪后期至今的现代时期,讲述了太平洋岛民、海盗、探险家、贸易商人和捕鲸者的故事。

人文素养类图书推荐(本周人文社科类图书精选)(3)

《德国出版零时年:作家、读者、畅销书,巨变后的图书世界》

[德] 克里斯蒂安·亚当 著

王琳琳 李晓艳 田汝丽 译

陕西人民出版社

二战结束,德国战败,整个国家士气低落,迷失了方向,在一片从零开始的废墟之上,“没有任何媒体比书籍更能影响德国民众的意识!”《德国出版零时年》真实再现了战后两德图书出版、交流、管控的真相,深度解读了战后两德的经典畅销文学,探讨了各方对待战争问题的微妙态度,帮助读者重新认识战后两德图书世界的艰难重组。

人文素养类图书推荐(本周人文社科类图书精选)(4)

《第三帝国的最后八天》

[德]福尔克尔·乌尔里希 著

何昕 译

索恩 | 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

第三帝国的最后一个星期开始了。希特勒已死,但是战争还未结束。一切看起来陷入停滞,却又处于令人屏息的暗动中。元首的继任者邓尼茨逃到弗伦斯堡之后,盟军继续大步前进。柏林放弃挣扎,C集团军群在意大利投降。记者、传记作家福尔克尔·乌尔里希以天为单位,描写了这个没有尽头的“零点时刻”。

人文素养类图书推荐(本周人文社科类图书精选)(5)

《第三共和国的崩溃:一九四〇年法国沦陷之研究》

[美] 威廉·夏伊勒 著

戴大洪 译

方尖碑 | 译林出版社出版

“法兰西在哪里?法国人遭遇了什么?”这一乔治·克列孟梭于德雷福斯事件时期的发问,同样适用于1940年的法国。作为一战战胜国、欧洲军事强国的法国,为何在短短六个星期内就走向覆灭?夏伊勒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与研究成果相结合,在这本厚重的作品中给出了答案。

人文素养类图书推荐(本周人文社科类图书精选)(6)

《法兰西的陷落:1940纳粹入侵》

[英] 朱利安·杰克逊 著

魏本超 译

万有引力 | 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讲述了1940年法国短短六周即沦陷的全过程。这次战败深刻地影响了二战的战略格局,使法国至今仍然笼罩在耻辱的阴影之中。作者从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角度,深入分析了这次溃败的根本原因,展现了身处战争中的法国社会全景,并真实地告诉人们,军事史上那些流畅而简单的叙述与混乱而复杂的战争现实是多么不同。

人文素养类图书推荐(本周人文社科类图书精选)(7)

编辑:金久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