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不是指拥有高学历的博士硕士,也不是那些整日都在沉浸式学习的学生,读书人是一种保持读书习惯的群体,把读书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样的读书人也许在高楼中,也许在小巷里,也许就是看见这段文字的你。

《要把读书当回事》是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集,对于季羡林先生的作品我也算读过很多,先生的博学在文章中展露无疑,同时也体现了先生的真性情,没有矫揉造作的词语,更多的是对生活以及读书的感悟,记录着那些岁月留给先生的礼物,先生也将岁月记在书里。

季羡林读书见解(要把读书当回事)(1)

《要把读书当回事》主要记录的都是先生和书之间的故事,劝青年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分享先生最爱的书斋,书籍以及与外国语言,外国文学的故事。此外,先生也回忆了自己最初的漫漫求学路,从童年,小学一直写到清华北大,也寄希望于当代青年,愿所有年轻人把读书当回事。

读书其实很有多的学问,虽然季羡林先生在本书的开篇就说开卷有益,但我总认为读什么样的书还是会影响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纵然开卷有益,益处也不尽相同,有些书中的观点新颖,能够开拓思路,有些能培养兴趣,更懂生活,而有些快餐文学,读过以后也不过是短暂的欢愉,浪费青春罢了。

季羡林读书见解(要把读书当回事)(2)

于是我仔细阅读了季羡林先生最喜爱的书以及对季羡林先生影响最大的几本书,季羡林所钟爱之书多为诗词,有远离俗世的陶渊明,也有飘然思不群的李白,还有沉郁顿挫的杜甫,苏轼与纳兰性德同样受先生钟爱,诗词是陪伴先生一生的读物。曹雪芹的《红楼梦》以及《史记》也是先生常读的书。

中国诗词值得反复阅读,但是我一直以为若钟爱李白的豪迈则难以读懂杜甫的沉思,若喜欢陶渊明田园的生活,又怎会喜欢生于富贵的纳兰性德呢?,季羡林先生却兼而爱之。可见是我之前格局过小,风格太过单一,没有读懂诗词背后不同的人生。

而对季羡林先生影响最大的书来自于两位大师之手,一位是德国的亨利希 吕德斯,另一位则是陈寅恪先生,两位均是考据大事,行文逻辑缜密,讲究证据属实,而这些书也切实影响了季羡林先生。

季羡林读书见解(要把读书当回事)(3)

读书在当今时代是一件奢侈的事,也同样是最便宜的事。电子书的流行让读书可以发生在任何场景,可以是等车的时候,可以是休息的片刻,可以睡前的时光,可偏偏很多人将这些时间留给了游戏,短视频,留给了发呆。

读书是一件比较私密的事,我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沉浸在书本为我们营造的世界里,我们跟着书中的主人公经历不一样的人生,我们站在上帝的视角看着所有故事的发生,然后在故事的结尾或唏嘘或感慨,读书能提供给我们长久的充实与快乐。

把读书当回事,让空暇的时间变得更有意义,这样才能填满我们由无数瞬间组成的人生。读书是一件好事,读好书则是一件幸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