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德育管理包括哪些(学校德育需要拓宽学生自主管理)(1)

1.站在自我教育的德育制高点上,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新课程培养目标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教育,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为关键,以开掘学生发展的核心潜能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形成具有极强再生能力为主要目标。“强调自主,注重激励,着力内化”,让学生不断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我校从满足学生的需要入手,努力寻找学生身边的德育因素,学校通过成立各种学生自主管理组织,建设各种自主活动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自主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1)将工作重心放在班集体建设上。自主教育的学校德育活动须合理降低起点,着力于学生基础文明习惯的养成。我校的德育工作以学生的成人、成才为目标,以理想成才和规范行为养成教育为抓手,以班集体文化建设为特色,让学生做传承和谐发展文化,建设和谐发展校园的主人。学校德育将工作重心放在了班集体建设上,强化班集体建设,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自选主题、自定内容、自主设计形式,开展了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加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例如“班级名片”活动,学校让学生自己研究、讨论和制定有针对性的、有个性特征的“班级名片”,让学生做创建班集体文化特色的主人。

学校很多班级的班内日常事务都由班委会自行分工,各负其责。每天,英语课代表第一个来到学校,为大家调试、播放英语听力内容;副班长做好考勤记录;大课间体委准时带领全班出现在跑道上;午间,值日组长带领组员做好班级卫生;离校前生活委员督促检查教室卫生,让窗帘整齐划一地挂在窗户的右侧;学习委员也肯定会在学习专栏帮大家记录当天作业等等。久而久之,其他同学在班干部的感染下,自理意识越来越强,并形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

班集体建设不仅加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2)在引导学生实践上加大力度。学校通过成立各种学生自主管理组织,建设各种自主活动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自主教育活动,如让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参与学校管理,负责学校事务,参与社会服务,讨论社会热点……给学生新的经历,新的感悟,新的心理体验,让他们知行结合,获得自我教育与发展。此外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的班校会、体育运动会、竞赛、演出、艺术节、成人仪式、毕业典礼等活动更是朴素真实、自然有效的育人过程。与此同时,学校引导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帮助他们学本领,提高自身素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亲身经历,得到积极性的启发和暗示,在感悟中发展了德育素质。

2.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人意识。

组织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格品性等教育的重要途径。活动影响人、教育人,关键在于它是潜移默化的、不动声色的,无数事实证明有时一次活动胜过无数说教。参观、访问、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国际修学等形式的活动,不是去讲许多的大道理,而是让学生在亲身体验感悟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交往。

(1)做好青年党校和青年团校的工作。学校抓好党课、团课的备课,授课和学习考核,本着“慎重发展,重在培养”的原则,做好团员发展工作以及优秀团员入党的前期培养工作。

(2)开展科学家走进校园活动。邀请青年科学家走入校园活动,传播科技知识、展示创新成果、交流创新体会,引导广大青少年以青年科学家为榜样,学习他们心系祖国、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祖国的发展之中。

(3)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纳入整体规划。学校坚持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文明环境建设,包括护绿、养绿、社区宣传、服务邻里、慰问、敬老服务等;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实践和调查,包括调查社区历史变革、环境现状、人物事迹、活动场所的管理等,丰富了学生生活,推动了社区建设。每年的暑期社区共建活动中,充分利用学校所在的社区基地,积极开展服务社区的活动,不仅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而且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学校组织青年志愿者在社区中开展清整社区环境(包括清除大量标语广告、拔杂草、清扫楼道等)和美化社区环境(包括植绿护绿、为社区布置宣传栏等)的活动;组织青年教师为建设文化社区出计献力(包括为下岗职工家庭子女进行义务家教活动、开办家长学校义务进行培训等)。社区的居民们都说:“和学校搞共建活动,我们受益很多。现在小区环境更美了,人的素质也提高了,我们也懂得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了。”

3.充分发挥学科德育功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

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

我校要求每一位教师除了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还必须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和教材,积极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教师们普遍认识到各学科的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首先,应提高对思想政治课使命感的认识,切实让政治课发挥主渠道作用。其次,语文、英语、历史等人文学科的思想教育内容充实,物理、化学等科学领域潜在的思想教育内容也不少。如数学课必须适当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科学的思想方法;地理课可利用自然现象和实验引导学生爱护大自然,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并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美术、音乐可结合实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等等。

学校首先要求教师们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把思想教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会于教学过程中,完成德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之后进一步要求教师要结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自己所教学科,深挖其思想精华,科学地渗透品德教育。在此基础上,学校倡导教师们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积极学习的心理需要,通过游戏、唱歌、比赛、表演等教学形式,把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体验巧妙地结合起来,向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

班级文化与传统文化相关链接:班级文化建设:班徽、班训、班风、班级口号、班干部、班规样板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大合集,持续更新中,请大家收藏此页★感谢朋友们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