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原英国领事馆故事(鼓浪屿最精美的领事馆)(1)

百年记忆,历久弥新

古典复兴建筑风格

自三丘田码头登上鼓浪屿,徐行数步,走到三明路26号,映入眼帘的双层大三角圆柱欧式红砖洋楼便是在此静谧守望了近百年的美国领事馆。

鼓浪屿原英国领事馆故事(鼓浪屿最精美的领事馆)(2)

美国领事馆旧址平面呈“H”形,立面采用横竖三段式及三角形山花、科林斯柱式,严谨的荷兰式砌法,使得整座建筑稳重、实用而又美观,呈现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风靡一时的古典复兴建筑风格。

鼓浪屿原英国领事馆故事(鼓浪屿最精美的领事馆)(3)

美国领事馆平面图,比例尺1:150

曾是十几个国家公共租界的鼓浪屿,岛屿面积虽小却领事馆林立,而美国领事馆又素有“鼓浪屿最精美的领事馆”之称。建筑三面围以花圃庭园,面朝鹭江,主体以红白两色为基调,东南两面矗立着白色二层通高大廊柱,气派不凡,四面山墙呈五个大三角,作为屋顶装饰,整体给人以洗练明快、流畅舒展的审美体验,尽显现代风采。洋楼亭立于绿茵之中,庭园美景已是美不胜收,站在设于壁炉与烟囱之间的观景天台举目望去,更是能沐浴着海风将鹭江胜景尽收眼底,晨昏之时则可以在此静听潮起潮落,海涛波声,可谓心旷神怡。

鼓浪屿原英国领事馆故事(鼓浪屿最精美的领事馆)(4)

美国领事馆旧址

除英国外,美国是最早派驻厦门领事的国家。1844年,美国在鼓浪屿上当时的兴贤宫旁(现洋人球埔附近)设立“交通邮政办事处”,代行领事职责。1859年副领事代理海雅特(Hyatt T.H.)在鼓浪屿岩仔脚建造了领事公馆。1866年第一任由美国政府委派的专任领事李让礼(General LeGendre)抵达厦门。1871年,通过与清朝当局协商,李让礼得到三丘田码头附近的地块。1893年美国开始建造其驻厦领事馆,在紧邻海滨的地方建成一座二层高的外廊式建筑。

鼓浪屿原英国领事馆故事(鼓浪屿最精美的领事馆)(5)

(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领事馆)

现存美国领事馆旧址于1929年在原址基础上翻建完成,新馆由美国建筑师哈沙德(Elliott Hazzard)设计,从原先靠海的位置向高处后退一些,需通过底部的大台阶攀爬而上。当时,领事公馆设在二层,副领事住所在一层靠右的位置,而办公室在一层左侧,整座建筑最庄重的立面就在这个方向。

鼓浪屿原英国领事馆故事(鼓浪屿最精美的领事馆)(6)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领事馆)

百年历程

美国领事馆建成后先是历经同治、光绪、宣统三个时期,后又跨越军阀混战时期。1941年底,它曾为日军所封闭。

到1948年,美国政府重新派代表到厦门办理结束馆务的手续,相关的领馆善后事宜交由美国上海总领馆办理。在此之后,厦门美国领事馆旧址曾被借给菲律宾驻厦门领事馆使用。

鼓浪屿原英国领事馆故事(鼓浪屿最精美的领事馆)(7)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领事馆旧址曾作为厦门市的干部疗养所,1979年10月又改作福建省海洋研究所,现在产权已归我国。

经历了近百年岁月的洗礼,美国领事馆旧址的原貌难能可贵地保存了下来,不仅丝毫不显破败零落,近年来,馆前更是新修了花园,使得整座庭园的“颜值”再一次迈上新高度。

鼓浪屿原英国领事馆故事(鼓浪屿最精美的领事馆)(8)

美国领事馆旧址作为20世纪上半叶鼓浪屿领事馆建筑的代表,见证了当时鼓浪屿在外交领域与美国及其他西方各国交往的历史,它既是鼓浪屿多元建筑之林中的一个瑰宝,也是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百年发展历程和外交历史的一个重要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来源:鼓浪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