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失去了沟通的家庭有多可怕?

前些时间,江苏常州的一个小女生,在爸爸工地玩耍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装修用的气钉枪。

气钉枪中的钢钉直接打进了小女生的胸膛。

可是因为当时没出血,小女孩也怕告诉爸爸被责怪,所以一直忍着。

直到晚上,伤口疼痛难忍,她才把事情告诉爸爸妈妈,经过医院的紧急救治,小女孩体内的钢钉已经被取出,没有对身体造成进一步的危害。

在整个事件中,有一个细节非常显眼。

小女孩是因为“害怕被责备”而没有第一时间和爸爸说。

也就是说,在小女孩的眼中,“被责备”的杀伤力甚至要大于“钢钉穿膛”

其实这和很多家长的一个“坏习惯”有关。

那就是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先劈头盖脸地训一顿,然后让孩子自己承担做错事的后果。

19岁女子打钢钉后续(女孩钢钉穿胸不敢告诉父母)(1)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算术题来解释这种行为对孩子的危害有多大。

假设平时孩子的心情是0,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他的心情变成-1,这时候他想寻求爸爸妈妈的帮助,结果被骂了一顿,心情不但没有变回0,反倒变成了-2。

然后又因为要自己处理自己犯的错,-2的心情很有可能变成-3甚至更多。

时间久了,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信任因为一次次的-2、-3消耗殆尽。

而当孩子和父母间的信任消失的时候,孩子就很难向父母吐露心声,反正“犯错了除了挨顿骂,不会从父母那里得到任何安慰。”

19岁女子打钢钉后续(女孩钢钉穿胸不敢告诉父母)(2)

所以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先别急着发泄自己的情绪,先把孩子的情绪尽量调整到0,让孩子有心情、有信心去面对犯错后的烂摊子。

尹建莉老师曾经说过:“人在犯错的时候,最需要人关怀。

我们可能觉得,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骂一顿孩子不长记性”,可这种“记性”消耗的是亲子间的信任关系。

这种消耗很亏,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安慰后的说教、通过让孩子承担犯错的后果等等方法让孩子“长记性”,这些方法都不会消耗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信任,反倒会增强和孩子之间的信任感。

19岁女子打钢钉后续(女孩钢钉穿胸不敢告诉父母)(3)

因为这个时候,在孩子的眼里,爸爸妈妈是和他站在一起的,虽然犯错了还要自己弥补,但是更有底气了。

其实归根到底,就是亲子间的沟通效率出现了问题。

记得前几天还有一个新闻,一个孩子在商场偷了一个玩具,妈妈问了几遍之后孩子拒不承认,最后报警的新闻。

19岁女子打钢钉后续(女孩钢钉穿胸不敢告诉父母)(4)

这则新闻下,叫好声此起彼伏,连成了一片,大家纷纷表示:“这才是最好的教育。”

19岁女子打钢钉后续(女孩钢钉穿胸不敢告诉父母)(5)

19岁女子打钢钉后续(女孩钢钉穿胸不敢告诉父母)(6)

19岁女子打钢钉后续(女孩钢钉穿胸不敢告诉父母)(7)

可是在这里我非要杠一杠,如果这是最好的教育,那真的不需要父母了。

孩子犯了错,都交给警察叔叔处理就好了,打个110比干啥都好使。

可这真的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吗?

我认为不对,报警的人不对,商店丢了东西,报警的人应该是店员。

我认为作为母亲,你可以提醒店员报警,但是你不能主动做这件事,丢东西的不是你,你报警,只能证明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你没办法了。

19岁女子打钢钉后续(女孩钢钉穿胸不敢告诉父母)(8)

如果不报警,可以怎么处理呢?

孩子偷东西,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不好意思向妈妈要钱,所以才偷的。

所以如果妈妈真的认定东西是自己孩子偷的,完全可以就当着孩子的面照原价赔偿,因为这个孩子的本质并不是十恶不赦。

她偷玩具的动机是认为家里没钱,不好意思问妈妈要,如果这时候妈妈照原价赔偿,那孩子的心里一定也会很愧疚。

自己想钻空子,但是妈妈发现了,把“空子”补上,原本家里的条件就不好,因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让家里的条件“雪上加霜”。

19岁女子打钢钉后续(女孩钢钉穿胸不敢告诉父母)(9)

如果这时候妈妈能和女儿聊聊,简单说说家里的经济状况,甚至直接跟她说:“因为帮你付了玩具钱,你想吃的xxx或者想要的xxx可能办不到了。

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家里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比把事情闹到警察那,闹到网上要好得多。

试想一下,现在这个孩子确实不敢犯错了,但是如果身边的人丢了东西,会不会不由自主地怀疑她?

毕竟她是有“案底”的。

从上面的两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沟通真的非常重要。

钢钉穿膛事件,因为孩子怕被责备,忍着疼痛,差点伤害了自己;

偷东西事件,因为孩子知道家里条件不好,不好意思问妈妈要钱,所以才偷玩具。

这两件事中,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信任都是缺失的,而亲子间的信任缺失,大多是因为沟通效率过低造成的。

所以我还想再介绍一下最近刚刚学到的沟通方法——拉波波特法则

这个方法的作用就是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提高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效率。

拉波波特原则一共有四步:

1.重复对方观点,告诉对方,你听到了。

2.告诉对方你认可的部分观点,达成初步共识。

3.告诉对方你从他的观点中看到了什么,让对方知道自己的观点有价值。

4.提出自己的反对观点。

举个例子,当你和孩子在逛商场的时候,孩子突然想要一个玩具,而你并不想给孩子买的时候,你们可以这样对话:

“妈妈我想要这个!”

“宝宝想要这个玩具呀!”(重复对方观点)

“是不是感觉这个玩具特别有趣?”(达成初步共识)

“我也非常喜欢这个玩具,因为它确实很有趣。”(肯定孩子的感受)

“但是今天逛商场妈妈没有准备买玩具的钱,所以今天不能买,但是我觉得你可以通过回家做家务的方法,自己赚到买这个玩具的这笔钱。”(提出反对意见,并且给孩子提供意见)

19岁女子打钢钉后续(女孩钢钉穿胸不敢告诉父母)(10)

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可如果我们对孩子的要求不回应、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失去效率,消耗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信任。

长此以往,孩子有什么秘密都不会主动和你说了。

他会形成专属于自己的“保护壳”,这个壳不仅保护自己,还挡住了包括我们在内的所有人的关心。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首我最近看到的一首诗,和大共勉:

如果我能再次养大我的孩子,

我会先蹲下,

再温柔地诉说,

我会多用拇指竖起,

少用食指指点,

我会注意少一点责备,

而去多一点关心,

我不再追求对权力的爱,

我会效法爱的力量。

声明:文字内容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