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和道教有什么不同(道家和道教有什么区别)(1)

道‍德天尊与老子‍‍‍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各个时期的文人墨客,也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文学作品,为后世子孙所推崇,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作品也被搬上了大银幕。神话传说作为玄学的一部分人,被不少人所喜爱。

无论在《西游记》还是《封神榜中》都出现过太上老君这个人物,他的法力看似一般,做起事来唯唯诺诺,而且还经常被“猴子”欺负的上仙,通过这些影视著作,我们知道太上老君是老子的化身。但实际上,这种说法是有误的,准确地说,老子是太上老君的化身。

《道德经》中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由无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气,由元气化生阴阳二气,阴阳之相和,生天下万物。“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认为一化为三,三合为一,“用则分三,本则常一”。

后来的道教以此衍生出居于三清胜境的三位尊神。分别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子”。当然,也有观点认为三清是太上老君不同的化身而已,只不过是这是道教神化的结果。

道家思想和道教有什么不同(道家和道教有什么区别)(2)

道家与道教‍

需要指出一点,道家和道教有关系,但道家不是不是道教,老子创立的是道家而非道教,很多人容易把他们的关系弄混或者干脆把道家和道教混为一体,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老子是春秋时期陈国人,创立了道家,与后面的庄子合成“老庄”,需要区分的是,道家的集大成者是庄周,而非老子。道家和孔子的儒家以及墨子的墨家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哲学体系。

如果说儒家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那么老子的道家讲究的更是“大道”,也可以说是“天道”。小到人性,大到整个宇宙观,老子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里可以明确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在哲学方面,老子要比孔子更厉害。很多时候,孔子都会向老子请教,比如孔子所说的五十而知天命,而老子通过对上古奇书《易经》的解读,悟出了“天道”,人与社会、宇宙之间的关系,老子对“天道”的研究,成为后世很多文人追逐的理念。这就是先秦时期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说完了儒家和道家,再说一下道教。

在西汉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儒学成为中国第一主流学术。从此彻底服务于封建王朝统治阶级。儒家思想衍生出了承载封建王朝用人的“科举制”。在东汉末年,张陵综合了道家的理论、民间的方术以及神话传说等各种学术内容,创立了不可思议的“道教”。

道教大量借用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张陵的道教把老子(太上老君)奉为道教的祖师,而自己也化身为“张天师” ,这与秦汉以来,朝野信“玄学”的风气离不开。道教是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教派。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老子的影响之大。

道家思想和道教有什么不同(道家和道教有什么区别)(3)

老子的“神预言”‍‍

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老子之所以被神话为太上老君。可能源自老子对《易经》的正确解读,他能够做到深知天地宇宙万物运行之规律,并且还精通周易推演之术。

文章的最后讲一个关于老子的“神预言”,这不是传闻,这是有明确的记载的。

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秦始于周合,合而离,五百岁当复合,合十七年而霸王出焉”云云。

关于这个预言,有人说秦国从周分封为诸侯,然后替周再次统一天下,最后经过农民起义,秦国灭亡。霸王被代指楚霸王项羽。也有有种说法,天下统一于秦国,而霸王指的是完成霸业的秦始皇。

后世也学者认为老子的语言只是一种巧合罢了,不过多数人认为,老子既然深谙《易经》之道,而易经又可以推演宇宙万物之奥妙,因此预测对于老子来讲轻而易举。

最后,由于周太史儋写过《老子》一书,而有的史学家就直接指出周太史儋就是老子。不管老子是不是太上老君还是周太史儋,由于后面道教在民间的影响颇深,“道”在很多寻常人的眼里已经从“天道”变成了一种“玄学”,每当人们提起的时候,总是会想到“得道”是为了“成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