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你心里的地位很重要(凭什么只有你可以坐头等舱)(1)

图 | 璀璨帝国

文 | miki粥

全文2685字,阅读时长大约7分钟。

伊万卡的妈妈从楼梯上摔下来,死了。

一个73岁的老太太,就这样结束了自己能折腾的一生。

南风窗有篇追忆文章,开头第一段说,葬礼上摆着她92年登上美国《名利场》的封面,上面写着:“伊万娜成为明星!”

比起川普的现任梅拉尼亚一副塑料娃娃的样子,她确实是个有头脑的女人。不然也不可能通过嫁老公做跳板,把自己从捷克普通中产,差点送上了美国第一夫人的王座。

她和川普13年的婚姻不多说,任凭你兢兢业业地做贤内助,还是出谋划策做账内军师,男女之间日子过久了都爬满虱子。

穷人如此,富豪更是这般。

不过虽然她没有成为第一夫人,又换了两任老公,但生的仨娃都是嫡长子,只要权势的斗争没到八王夺嫡那么惨烈,谁也取代不了她第一母亲的位置。

伊万娜当妈是真够「狠」的,从一些小事儿就能看出来。

比如,旅行。

有钱人都喜欢旅行,但旅行和旅行不一样。之前励志买包铂金包的耶鲁博士,也算是高级别的中产,为了鸡娃挤进曼哈顿的豪门教育圈之后发现——

儿子的同学不是金融世家就是工业巨子。一到放学,学校外头就停满了豪车,一群名牌满身的贵妇款款走下车。除了她家,儿子的同学家都有私人飞机。

能带小孩去周游世界就觉得自己可以俯瞰众生,谁想到那些阔人们的旅行都是候鸟式过冬,坐上私人飞机去自家的热带岛屿游泳…

说回伊万卡。她大概是热爱旅行的阔人里,为数不多会坐一般飞行器带娃出门旅行的。有一次去法国度假,只有她一个人买头等舱,小孩们都在经济舱挤着。

伊万卡挺生气,凭什么只有你可以坐头等舱?伊万娜说,你当模特有收入,自己花钱升舱呗。我也挺想你升舱,不然我一个人坐头等舱好孤单啊,连个聊天的人都没有。

伊万卡只能回去经济舱挤,她舍不得花自己的钱升舱。当兼职模特苦哈哈,不是为了换张椅子挥金如土的。

她在你心里的地位很重要(凭什么只有你可以坐头等舱)(2)

来源:南风窗

一个阔太能跟小孩把账算得这么明白的,还真不多。

连那些还没实现财富自由的普通有钱人家,都是恨不得把人民币都贴在小孩的身上,还怕自己给得不够——

不能遛马的别墅不够遛娃的不要住,车子不花30万排号不稀缺的不买,学费太低的学校生源鱼龙混杂的不读…

尤其是交朋友,更是要讲究个门当户对。不是高智商就是高资产的那一趴,才是你唯一能有的选择。其它的,不可以!一个个看似平时宠溺小孩的爹妈,遇到复杂的社交问题,都变成了道明寺的妈。

他们的供养,需要你做任何事都要有目的性。

读书只读名校,社交只认识有用的人。为了达成这个精致、体面、让人艳羡的人生,爹妈会奉献到底:飞机给你买头等舱,酒店只住五星级,旅行选最贵的路线,读昂贵的贵族学校…钱,不需要你操心。

结果只养出了两种小孩:

一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过度追名逐利,连爹妈都可以翻脸不认的人渣式学霸;

一种是只配啃老的学渣,对钱没概念,创业创一个瞎一个,是爹妈都不想回收的那种奇葩!

想要出人头地,大概只能靠自己爹妈努力实现飞黄腾达,把家产搞过亿,可能还有机会实现千万级的身家。

她在你心里的地位很重要(凭什么只有你可以坐头等舱)(3)

图片来源:留学生玩豪车视频截图

真的,很多富二代就这样活活被爹妈教育残了。仅存的硕果,大都是父母生意太忙,顾不上用心去栽培的结果。

但是你看,家里有矿的人反而不这么教育小孩。比如伊万娜,亲母女也要明算账。

之前很多人应该都看过洛克菲勒家族鸡娃历史,比伊万娜还要彪悍得多。洛克菲勒的老爹撵儿子去地里干活、挤牛奶,每个小时才给三毛七…熬到了第四代传人,洛克菲勒的孙子,零花钱每周才涨到了一块五毛…还必须拿出20%储蓄,20%做公益。

我都想替洛氏第四代Cry了…爷爷,你至于的不?

至于的!因为对他们来说,小孩的学业、人脉是其次的,只要智商不差,资源爹妈手里大把。最紧要的是,给你的,你有没有本事抓得住?拿钱砸出来的小孩哪行?他们只当爹妈是印钞机。

没钱?再加印一点就好吧!他们都不知道钱还是要赚的。

所以之前留学造成了家庭伦理惨剧,当爹的吃糠咽菜,劝留学的女儿省一点,被女儿组团网暴。饭来张口的日子过多了,一个小孩怎么会对一万块在大城市讨生活的难度,有具体的概念。

好在,现在有不少父母开始意识到花钱买罪受:小孩子不能太骄养,早点遭受社会化的毒打,对他们总是好的。尤其是今年,一些小孩从私立转回公立,爹妈的理由只是担心富贵乡里,没有「对社会的真实认知」。

看看前几年留学回来的小孩,有多少失败的样本吧!名校毕业也没有办法玩转国内职场,活得像水上的一层浮油,沉不下去,飞不起来。最后飘在水面上,一身斑斓无用的光,只让人觉得油腻。

爹妈是拼尽了一切力量造圈子,满怀希望想让小孩能有所成;但小孩却成了父母的观众,等着看热闹,只想爹妈送他们去坐头等舱。

这些爹妈真挺苦的。

让他们像伊万娜一样,把小孩塞进经济舱做不到,所以只能自己咬着牙,拼命去挣头等舱。

还有一类父母挺有意思,一副身价走不出经济舱。明明收入不菲,一年用在自己身上的花费不超5000块,给小孩做吃苦的榜样。

我有个朋友,小时候还捡过煤渣。前两年实现了财富自由,还是习惯了熬苦,平时吃饭用的是一个2元店买的碗,配上一双8块钱十双的筷子,喝水用的杯子是永和豆浆的赠品。

小孩读的是20多万的学校,暑假花十几万去美国度假,但有她这样以身作则,虽然在富贵窝里也没有塌。转去公立吃十来块的午餐也咽的下,和老师同学打成一片,完全没有哪种国际学校养出来的对物质的高度依赖…

坐得起头等舱,也挤得下经济舱。

之前还有个妈妈说自己的朋友,明明税后收入10位数很多年,也不买私人飞机;小孩从宋庆龄幼儿园读到包玉刚,穿超市十几块的拖鞋和沙滩裤,在路边撸串…

非要把凡人的生活过到底,不懂。

我想,这有什么看不懂?我也有个住优山美地的朋友,爱好跟这土豪异曲同工。

有一次请我吃饭,开着大奔就杀去了一家苍蝇小馆。这馆子有多么的惊悚你知道吗?回想起来,我当时是坐在一个汽油桶上的聚合板上,一手啤酒一手串。

我本就地气儿足,和这种市井的环境不违和也罢了,她可一身名牌,周身仙气儿缭绕呢!却非要以身作则,当自家「富二代」的表率。

都是奋斗一代精心保留下来的「苦」——自己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接班人也要吃得了地摊、品得出拉菲。

前几年爹妈不愁钱,最火的夏令营都是去欧美大陆挥金如土,今年这个暑假,赚钱没底了,爹妈都倾向送小孩去吃苦。

最火爆的项目都是啥?军训、拉练,还有超级越野赛——超长距离耐力跑,炙热的阳光下,一个个胶原蛋白溢出的小脸懵懵懂懂,完全不知即将要面对啥…

不急,你们马上就看清人生真相了。

她在你心里的地位很重要(凭什么只有你可以坐头等舱)(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