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八旗,很多人知道这个概念也是从影视剧当中,以至于民间对八旗制度其实有很多错误的理解。今天我就来说一说这其中几个问题

八旗制度最低的旗(关于八旗制度的诸多误解)(1)

镶黄旗

第一,八旗头旗为镶黄旗,而非正黄旗。一直以来很多人把正黄旗当作头旗。实际镶黄旗地位最高,清代中后期很多皇后抬旗,都是抬入镶黄旗。皇后抬旗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抬高皇后一门出身的旗属地位。

八旗制度最低的旗(关于八旗制度的诸多误解)(2)

正黄旗

第二,八旗上三旗为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其余为下五旗。一般来说,上三旗旗人确实在某些方面拥有下五旗旗人不具有的“特权”。如清代规定,宫中侍卫皆从上三旗中挑选。另外,康熙开始,规定以后的皇子皇孙们,皆编入下五旗。所以整个清朝,只有太祖,太宗,世祖子孙有在上三旗的,假设你如果遇到一个自称是乾隆后代又自称是正黄旗的,基本可以判断此人是假冒伪劣。

八旗制度最低的旗(关于八旗制度的诸多误解)(3)

正白旗

第三,八旗≠贵族。这也是大多数人一直以来的一个非常错误的认知。认为只要在清朝是八旗的旗人,那这个人就是贵族。其实八旗类似我们今天户籍制度,八旗当中有皇族,有达官显贵,也有普通百姓,八旗跟是不是贵族压根没有关系。八旗的每个旗中都有大量的普通百姓。一个自称正黄旗就牛逼哄哄的,一般都是不懂八旗制度的小丑罢了。

八旗制度最低的旗(关于八旗制度的诸多误解)(4)

镶白旗

第四,清代旗人和民人。清朝其实把百姓分为旗人和民人。所谓旗人就是满洲,蒙古,汉军八旗,一共24旗的属人。而民人指的就是不在旗的其他所有,不只是指的汉族人。而且八旗当中也是有汉军旗的,他们的民族属性其实就是汉族,只是被编入了八旗,他们成为了旗人,在待遇上是明显比普通民人好的。甚至可以和皇族联姻,比如康熙和嘉庆的母亲,其实都是汉人,只是列入的是汉军八旗。

八旗制度最低的旗(关于八旗制度的诸多误解)(5)

正红旗

第五,爱新觉罗就都是正黄旗。这个错误的认知还是在于大家不懂八旗制度,刚才我已经提到,八旗每个旗内都有皇族,康熙以前在上三旗,下五旗都有。康熙以后开始规定只编入下五旗。比如清末著名权臣恭亲王,他家就属于正蓝旗中。

八旗制度最低的旗(关于八旗制度的诸多误解)(6)

镶红旗

第六,旗人待遇是不是比普通民人好的多。好的多谈不上,但的确有所优待,不过雍正开始,皇帝就因为旗人民生问题头疼,皇帝希望旗人自食其力,但遭到的阻力很大。雍正乾隆两朝,就经常把在京八旗的旗人迁往关外开垦,但很多人私自逃了回来。乾隆时甚至还实行了出旗为民的政策,也就是从八旗中剔除,恢复普通民人的身份。

八旗制度最低的旗(关于八旗制度的诸多误解)(7)

正蓝旗

第七,八旗旗主很厉害,有推翻皇帝的权力。其实,在清初,努尔哈赤实行八和硕贝勒共议朝政的制度,当时的八王议政确实可以推举新皇帝,比如皇太极就是靠这种方法登上皇位。但随着后来清代诸帝逐渐收回权力,打压其他旗主,八王议政名存实亡。康熙雍正以后,所有八旗旗主也不再是清初那样,由某一皇子担任。八旗名义上都归于皇帝。每一旗内任有都统,代皇帝统领本旗事务。我们看到雍正王朝电视剧中,八王议政对雍正逼宫的情形,是不可能出现的,根本没这个权力。

八旗制度最低的旗(关于八旗制度的诸多误解)(8)

镶蓝旗

好了,希望通过本篇讲解,让大家了解一个真实的八旗制度,不再被误导。不过说起来,每每看新闻有自称是xx旗,就一副骄傲嘴脸的人,我都嗤之以鼻。这些人基本不了解八旗制度,即便她真是某某旗的旗人,也有可能就是一臭要饭的。

,